等“小媳婦兒”和倆“大佛爺”又合計了老半天,他們才算琢磨過味兒來。都覺著弄不好,人家早就看出他們幾個布下的陷阱,那倆孩子就是受人指使故意鬨了這麼一出。
因為利用人們的好奇心理,吸引人注意力,趁機下手,是賊行裡的慣技。這叫“欲知其妙而售其奸。”
通常情況下,“佛爺”們都會用“撞人”,“爭執”之類的行為來吸引人注意力。
隻要街上行人一貪看,“佛爺”就會貼近那些如癡如醉的走神者,然後趁其神不守舍之際扒走其錢包等物。
按理說,他們本應該有個提防。可這一次,人家這一手“聲東擊西”玩兒的卻是十分高明。
一反常態,絕不流於俗套。兩個孩子的表演配合這種特殊場景,是既自然又真實又有趣。才會讓他們不知不覺中,喪失警惕。
要不說,乾哪一行,他都得琢磨呢。
再加上這神不知鬼不覺的“清手活兒”,估計真掏他們的時候,人家也就一碰一靠,東西就到手了。
誰見過這般出類拔萃、神乎其神的“手藝”?
所以他們恨是很,但對這個沒露過真容的主兒,還真不能不服!
可他們雖然服了,“小雷子”還偏偏不信邪呢。
他不但立馬再召集人手,把手底下手藝好、眼力好的“大佛爺”又調了五個來。還親自上陣,就戳在“小媳婦兒”的身邊兒。
這是虎視眈眈非要跟這個“賊”死磕到底了。
還彆說,這陣勢兒倒是真管了用。
在七個“大佛爺”,十幾個“戰犯”,共同嚴防死守的死盯下,這一天,“小媳婦”的票款頭一次保住了。
但惡心人的事兒還在後頭。
那就是大家隨後卻發現,除了站在這些人視角中心的“小媳婦兒”和“小雷子”倆人。其他的十幾個人,身上的鈔票可都讓人給掏走了。
合著“小媳婦兒”和“小雷子”反倒成了吸引大家夥注意力的道具,賊抓住了這個破綻,讓他們又鬨了一個灰頭土臉!
到這份兒上,儘管“小雷子”暴跳如雷,恨得牙根癢癢,可他也沒轍了。
這還能怎麼辦呢?
他們在明,人家在暗。他們人來少了不管用,人來多了,人家轉移下手目標。
死局啊!
可要說事兒也真邪性。就在“小雷子”和“小媳婦”焦頭爛額,不知如何應對的時候。突然之間,就天下太平了。
“小媳婦兒”的票款居然再沒丟過。那暗中跟他們較勁的“高手”不知怎麼轉了性兒,從此再沒光顧過。
這讓“小雷子”和“小媳婦兒”實在感到匪夷所思。
而他們商量過後得出的結論是,大約是那個“高手”也覺著再橫行下去危險太大,繼續冒險不劃算。也或許,備不住是人家偷夠了,去花錢享樂去了。
反正不管怎麼說吧,能不繼續出事比什麼都強,至少在洪衍武回來前,損失越小越好。
為此,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大大鬆了一口氣。
可是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恰恰完全相反!
實際上“伸手來”他們得手這麼多次,一直對沒能把洪衍武和陳力泉逼出來感到詫異。
因為按正常來講,作為當家人的“紅孩兒”和“陳力泉”早就該跳出來扛事兒才對,怎麼“小雷子”都冒了頭兒,他們倆卻沒了蹤跡呢?
於是,“二頭”就出麵掃聽了一下消息。
嘿,萬萬沒想到,敢情最近就沒人見過洪衍武和陳力泉。
這說明什麼問題呢?弄不好“老虎不在家”。
那麼有了這個念頭,“伸手來”乾脆就讓“二頭”帶路,一起去探了一次洪衍武的老巢。
大晚上的,他們到了觀音院西院一看,陳力泉家還真是黑著燈呢。
憑著祖傳“登堂入室”的本事,又是個沒人的空房子,那還不由著他這個“雲裡飛”的兒子折騰?這還真是“猴子稱霸王”了。
說真的,也多虧洪衍武把大部分的錢財都變成了郵票、字畫和印石了。
再加上“伸手來”一是不懂行,二是祖訓有雲,隻許拿現金細軟。最終造成的損失還小點。
但再怎麼說,“伸手來”卻是把洪衍武鋪底下的現金都斂把走了。另外,洪衍武藏在頂棚上餅乾盒子裡的那些儲蓄存單也被“伸手來”尋了出來。
所以儘管當天回去的挺晚,可無論是“伸手來”、“二頭”,還是“滾子”,又或是“大眼燈”都睡不著了。
因為戰利品實在是太豐厚了,存單就五萬五,還有三千多現金,要再加上頭一段日子的斬獲,歸了包堆兒,六萬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