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 0zw,最快更新重返1977最新章節!
自家的小院兒後,“伸手來”當然是得意洋洋,渾身充滿了成就感。
“娘的!沒想到這小子還挺肥。這麼多錢也不知道他怎麼弄來的?還他媽藏在頂棚上?這世上有些人就是愛自作聰明啊,總喜歡把東西藏在自以為隱秘的地方……”
“二頭”和“滾子”則紛紛捧臭腳。
一個說,“大兄弟,你是誰啊?京城第一神佛!他‘紅孩兒’再有本事,跟你比也就沒了。隻有他藏不了的東西,可沒有你找不著的地方!大概所有的老底子全被你卷了,爽利!”
另一個說,“師叔,您這手簡直是釜底抽薪啊。乾這麼一票,就跟偷了銀行似的,咱們可什麼仇都報了!今後咱還不想過什麼日子過什麼日子。您,您真稱得上是天下第一神偷!”
可唯獨“大眼燈”麵上青紅不定,不但猶豫,還很有點畏懼。
“強子,你們太胡來了!電影院門口去折騰就沒必要,還掏了‘紅孩兒’和‘陳大棒槌’的老窩!你們惹他們,怎麼都不跟我商量一下啊?這錢太多了,瘮人呢。那‘紅孩兒’和‘陳大棒槌’可不是一般人物,真要讓他們知道,弄不好是要出人命的……”
不過他的這瓢涼水可不管用,“伸手來”壓根兒滿不在乎。
“哥,你就是杞人憂天。讓他們知道?他們哪兒知道去!不瞞你說,我入戶時,沒一個人看見,手指都刷上膠水了!我敢打包票,就連警察都查不出誰乾的。憑他們?兩個就會耍胳膊根兒的傻青!我呸!”
“二頭”和“滾子”也隨聲附和。
一個說,“師父,你放心吧。到手這麼多錢,那咱們今後就到此為止了。師叔說了,今後不會再去“首都電影院”跟他們叫勁了,那還怕什麼。”
另一個說,“就是,眼兒哥,這些錢,足可以保證咱們躺在床上慢慢想,今後要乾什麼了!有了這些餘糧,咱今後的路子就寬了,反倒是不用整日提心吊膽了!”
而緊跟著,也不等“大眼燈”再發表意見,“伸手來”就一語定奪,對戰利品作出了分配。
“唉唉,大家聽著,這些錢這麼著。我的意思是,我哥留三萬。‘二頭’兩萬。‘滾子’一萬。剩下多少,我離京時候帶走。大家都沒意見吧?”
這還有什麼意見?簡直太仗義了!
‘二頭’和‘滾子’沒乾什麼就憑空發了筆橫財,立刻眉開眼笑,連連稱謝。
而在這種恨不得舉手歡呼的喜慶下,“大眼燈”緊皺的眉頭和隱隱的憂慮,卻再也沒人關注了。
總之,得手的當天晚上,除了“大眼燈”以外,其他人都是興奮莫名,鬨著要喝酒慶祝。
隻是這麼晚了,他們又去哪兒喝去呢?
對!東四有家“青海餐廳”。
可他們去了一趟,白跑。
敢情,這天上晚班的一個廚子病了,飯館提前打烊。
這就隻剩下西單“首都電影院”旁邊的“新豐飯館”小吃店了!
可他們真要去那兒,那絕對是吃飽了撐的,自己作死,非碰上吃夜宵的“小媳婦兒”他們不可。
而他們現在不但要躲著這些人,還需要降低曝光率。
那又該怎麼辦呢?
幸好,京城還有“燎原日夜食品店”。
現在的人大多認為在幾十年前的京城,由於人們沒有夜生活。一過晚半晌,整個城市所有服務業機構就都關門了。除了澡堂子能開的晚一些,頂多有幾家提供夜宵服務的飯館、飲食部。
但其實不然,當年的京城還真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晝夜二十四小時都不關門的便民商店。那就是“燎原日夜食品商店”。
說起這家商店,還是得念咱們總理的好。
由於滬海在1968年首辦了全國第一家二十四小時營業的“星火日夜食品商店”。
以“扔掉排門板,今夜不打烊”的服務熱情,非常有效地解決了“太陽三尺高,門板都關牢,太陽一落山,東西買不到”的民生問題,獲得了老百姓的一致讚許和好評。
於是總理批示,又繼而在京城和津門分彆設立了這種日夜商店。
京城的日夜商店就取名叫做“燎原”。用以呼應滬海的“星火”,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
當年這種商店的特點是,以地處鬨市為選址原則,以“小、特、快、便”四字作為服務方針,以“熱情、周到、薄利、貼心”為服務宗旨。彆看店麵麵積都不大,但服務項目可真是五花八門。
店中除了備有糕點、煙糖這些食品、副食以外。還賣熱茶、冷飲。
除了蠟燭、火柴、針線包這樣的日用小商品,還有劈柴、引火炭、信紙、郵票、報刊、雜誌。
最方便的還有修理自行車的服務和提供氣筒子。
而且還可以免費灌熱水,還可以免費給顧客熱烙餅飯菜。
完全可以說,它具有哪怕今天市場經濟環境下那些知名商家,也不具有的服務意識。比今日大家早已離不開的便利店還要方便、周全。
因此這種商店對於所有的京城百姓簡直像久旱逢甘霖。從“前門”設立的第一家起,一經廣播電台報道,迅速發展到“王府井”、“新街口”、“西單”、“東四”、“東單”,又接連開辦了五家日夜商店的局麵。
哪怕在十年浩劫那個冰冷的年代裡,這些“燎原日夜食品商店”也依然給百姓提供著脈脈溫情。
所以說到這兒,後麵的事兒也就顯得很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