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 0zw,最快更新重返1977最新章節!
洪衍武的父母的初次相見是在1936年深秋,那時什刹海的荷花早已凋零,東嶽廟的金桂卻香氣正濃。
當日,壽敬方約洪祿承聽下午戲出來後,由於時間尚早,他就提議趁著“花紅鳥季兒”(俗稱,意為秋季是鳥市旺季)去隆福寺逛鳥市。
當時京城鳥市時間地點都不是固定的,多附屬於廟會,每月從舊曆初三起,輪流分期。
初三為土地廟,初四為花市,初五初六為白塔寺,初七初八為護國寺(俗稱西廟),初九初十為隆福寺(俗稱東廟),以下類推於十三、二十三、十四、二十四等日。其中尤以隆福寺鳥市最盛,後又於初一、初二增期兩天,一月之中便再無虛日矣。
洪祿承當然知道壽敬方在玩物上的獨特愛好好,怕要不陪他去一趟,得遭他好幾天的埋怨,於是欣然允諾。
可不成想,倆人就在雇了兩輛人力車,剛走到(女乃)子府西口之時,忽有黑雲飄來,正臨頭頂。電光雷鳴中,頃刻就灑下了瓢潑大雨。
雨夾著風,風刮著雨,整條街道頃刻成了一片白茫茫,人力車自帶的氈布防雨蓬居然都遮擋不住了。
老天既然這麼不給臉,彆說鳥市肯定沒得逛了。洪祿承和壽敬方弄不好也得淋成水雞子。
好在洪祿承急中生智,想起自家的“金蘭齋”就在附近,就趕緊吩咐兩個車向西改奔東華門。
也加上兩個車夫實在,毫不惜力地在白雨中奔跑成了一線。這才讓他們沒被全淋透。
多給了倆車夫一倍的車錢,一進鋪子壽敬方就直誇洪祿承聰明。
因為真去彆的地方避雨,來得及來不及先不說,就是到了也就是避雨,可“金蘭齋”卻不一樣了,這可是有吃有喝的好去處。
而對“金蘭齋”掌櫃的來說,少東家和壽家的大少爺的到來,無異於是兩位巨星級的人物大駕光臨,自然要熱情招待,上趕著巴結一番。
掌櫃的不但招呼夥計趕緊奉上茶水,燒起堂前爐火給倆人烘衣服。另外,還囑咐後麵的烘爐掌案趕緊操辦兩份特殊的孝敬。
那就是隻有洪家名下的餑餑鋪,隻有老主顧湊巧才能享受到的一種糕點——“八寶缸爐”。
這“八寶缸爐”名目聽著挺唬人,可說白了或許會讓許多人失望。因為那其實就是點心渣子重新組合烤製的無餡圓餅。
不過,它也確有獨到之處,才能被叫做“八寶”。
說到這兒就得又說一說京城傳統的餑餑鋪了,洪家經營的全是滿式糕點,跟南式、洋式點心很不一樣。
滿族人管點心叫“餑餑”,餑餑鋪又叫“達子餑餑鋪”,薩其馬、百果花糕、芙蓉奶糕、細品小餑餑、酥皮點心、奶油烏他,這樣的“達子餑餑”,用料中多有蜂蜜、酥油、奶油和各類果仁。
所以正是由這些多種多樣,品質甚高的下腳料融會在一起,燒製出的火燒才會滋味綿長,鬆軟可口,甘美異常。
特彆是剛出爐的熱缸爐,那香味一裡地以外都能聞到,使得“聞香下馬”者,被香味引進門來的主兒,也大有人在。
但是這種東西,洪家的餑餑鋪偏偏是不賣的。對一些特意登門的人和趕上的老主顧都是免費贈送。碰巧了您能白白地吃上,碰不上想買也買不著。
洪家的用意很明白,不為彆的,隻為舍小利招攬人氣。於是天長日久地貫徹下來,這些原本不值什麼的點心渣滓,不但為洪家的買賣宣傳了口碑,也贏得了許多新老主顧的持久性青睞。
當然了,以洪祿承和壽敬方的身份,在這種口福上就有特殊的便利條件了。隨時到,隨時有。並不在受限之內。要不怎麼說是自家買賣呢?
可誰都沒想到,就在洪祿承和壽敬方喝了口熱茶,正圍著火爐子烤衣服的時候。偏巧門外又進來了兩個被雨淋得頗有些狼狽的女人。
一個是年方二八,穿著洋學生衣服,容貌秀麗的大姑娘,一個是年紀三四十歲的中年婦女。看樣子,就知道是一個大家閨秀的小姐和她的仆婦。
果然,那仆婦就跟掌櫃打上招呼了。說她們是從中山公園出來,中途歸家趕上的雨,誰曾想車又壞在了半道兒上,不得已才進來避雨的。想請掌櫃的行個方便,給她們小姐沏杯熱茶。
這話說完,不等掌櫃的答話,洪祿承就先起身應承下來。這是洪家做生意的一貫原則,和氣生財,人望為首。
並且不等茶水端上來,洪祿承就把自己的椅子相讓,邀請小姐坐到爐火近前來暖身。
那小姐本有些害臊,可架不住忠心的仆婦一再相勸,怕她生病回去沒法交代。洪祿承又是盛情拳拳,於是推辭了幾番,最後也就臉紅著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