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農家飯(2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8153 字 2024-03-24

“大叔,要照我看,城裡眼下也就這點好處了。可您彆忘了,日子是會變的。現在村兒裡沒有的,未必將來就不會有。村兒裡現在沒城裡好,將來卻未必不會超過去。我也不說彆的,等明年您再看,我保準兒農村政策會和今年有個大變樣……”

這話絕對語出驚人,幾乎所有人都看向了洪衍武。

安書記當時就愣了。“唉,你這話可有意思,我可是連想都不敢想。政策?會變?”

洪衍文更是忍不住好心提醒。“老三,這坐的都是你的長輩,說話得有把門的,彆多喝幾杯滿嘴跑火車……”

沒想到洪衍武卻是滿不在乎,還言之鑿鑿。

“二哥,我朋友的爸爸可有當大官兒的。也算消息靈通。你忘了提前讓你複習的事兒了,可真不是胡說啊。”

安書記是大隊書記,他不論彆人怎樣,可是真產生濃厚興趣了。就催洪衍武快給說說能怎麼變,還表示反正是自家人,關門說話,說錯了也沒什麼。

這樣一來,洪衍文也不好再攔,也就隻得任由洪衍武高談闊論。

“大叔,其實具體政策還沒定。但方向肯定是往寬鬆了變,您大概往原來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去琢磨就對了。”

“啊,這不是走回頭老路麼?那政策可是……那誰提出來的……絕不可能!”

還不光安書記,在場上歲數的人都嚇了一跳。

因為“運動”餘波猶未散去,恐懼都是滲透在骨髓裡的。這政策又是當年偉大領袖親自發動這場“運動”的最初原因,真要像洪衍武說的,也太過聳人聽聞。

洪衍武自然理解大家的心情,琢磨了一下才繼續說。

“我知道大家都不信,但從去年起,發生的變化大家就都能想到嗎?大學改擇統一考試,優錄錄取了,知識又值錢了,老右也摘帽了。這哪一件可都是讓人想不到的呀。其實我的話,大家現在還不妨當個笑話聽。但我把話擱這兒,不是年底,就是明年,知青問題,咱們這樣家庭的成份問題,就都會出政策。等這些都發生了,你們也就會信我了……”

一時沉寂無語。沒錯,即使聽來相當不切實際,可洪衍武的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這就不能不讓在座的各位,往深處去想一層了。

可到這兒,洪衍武還意猶未儘呢,他又把頭轉向了安書記。

“大叔,從大麵上講,咱們國家亂夠了,國家的底子都被掏空了。現在偉人主持國政,為的就是要讓國家重新走向正軌。咱們是農業國家,農村人口最多,就是大力發展工業,農民也是基礎,因為人總得要吃飯的。國家不可能不給農村減負,提高生產積極性。從下頭說呢,老百姓也窮夠了,餓怕了,都盼著過好日子。過去出了那麼些政策,哪些管用,哪些不管用,不用我說,您心裡最清楚。這才是我說這話的原因……”

還真彆說,在這種有理有據的屢次“洗腦”之下,安書記的態度還真有點鬆動了。

“他三外甥,你說的這事我還吃不準,但我也盼著能這麼變。不說彆的,真要變了,兆慶倒騰雞蛋的事兒也就不算啥了。我實在是怕有人拿這個找他麻煩,這還琢磨著就不讓他弄了呢,想給他在隊裡找個耍筆杆子的差事……”

沒想到竟聯係到了自家身上,允泰和兆慶父子頗有些意外,也亦喜亦憂。

喜的是這明顯是安書記要照顧自己女婿,以後兆慶就不用乾體力活了。憂的是,賣雞蛋的進項大,要不能乾了,兆慶今後吃藥治病可就有點為難了。

洪衍武當然明白眾人的不同心理,他先是讚同了安書記一下。

“大叔,其實還是您考慮的周到。現在政策還沒變,的確容易落人口實……”

可跟著又話鋒一轉,“不過呢,事兒得看怎麼說,雖然倒賣獲利是不對的,但如果是給親戚捎雞蛋呢,應該不違反政策吧?”

安書記官兒真不白當,很快領悟。

“他三外甥,你是一張好嘴啊。可不嘛,你們是京城裡的親戚,那兆慶進城可就讓人說不出什麼來了。要不,他的差事我再緩緩……”

洪衍武見安書記這麼上道兒,心情也很愉快,臨時起意,便繼續深入探討了一下。

“大叔,其實您對兆慶才是真的心疼。怕他受累,也怕他在城裡出事,才會給他尋個好差事。所以要是這樣,我還有個想法,今後兆慶乾脆就彆自己去賣了,不如讓這位日頭大哥幫個忙。今後由他代替,把兆慶收的雞蛋送到我那兒去。剩下的隻要把錢帶回來,其他都不用管。這樣兆慶的藥錢有了著落,日頭大哥也能有點外快。您看好不好……”

好!怎麼不好?這主意是真好,絕對的肥水不落外人田,什麼都不耽誤。

所以當時安書記就點了頭,還催著讓隻顧埋頭吃喝的安太陽道謝。允泰、兆慶也都喜上眉梢。

可父子倆轉念一想,卻又覺得有點過意不去,因為這無疑是洪衍武給自己添了大麻煩。還擔了份兒責任。

但洪衍武卻表示無妨,說城裡太缺雞蛋了,他自己不用上街去買,光熟人就能給包圓了

王蘊琳當然是心疼哥哥一家的,見洪衍武既然這麼說,知道他有把握,一琢磨便也表示讚成。

“哥,你就彆客氣了。哪兒還有親戚不向著親戚的,回頭讓外人都笑話,就按老三說的辦吧……”

沒想到,這話又讓安書記產生歧義了,他搶著聲明。

“他大姨兒,咱們是兒女親家,可是實在的親戚啊。孩子要生了孩子,你們這麵兒叫爺爺奶奶,我們那邊兒是叫姥姥姥爺。咱不是外人,真不是外人……”

王蘊琳和允泰對視一眼,不由都笑了。

允泰搶著解釋,“廣勝兄弟,沒說你,多心了。我看哪,咱哥兒倆,乾脆商量一下孩子的婚事吧。看看哪天是個好日子,咱們又該怎麼辦呢?您和小芹媽得先說說意見才好……”

這一來,自然是讓兆慶和小芹都不好意思了。

但安書記和小芹媽卻同時眉開眼笑。

“那敢情好,咱們知根知底,又都是莊戶人,沒什麼講究。儘快吧,熱熱鬨鬨就好……”

在屋裡響起一片歡聲笑語中,這一天的夏日午後,一切都顯得那麼美好,和睦。

外麵的知了不知疲倦地唱著讚歌。藤架上的小葫蘆被風吹動輕輕搖擺著,好像它們都要參與到屋裡歡喜的隊伍中來。

那條黃狗也不知什麼時候悄悄躥進了屋,拿嘴使勁拱洪鈞的腿,尾巴撲棱撲棱搖得很歡。

它心裡想的什麼,洪鈞當然全都知道。他就把一塊兒肥肉攥在手裡,送到桌下。

很快,黃狗在桌底下用嘴拱開他的手,悄沒聲兒地把“賞賜”給吃了,還把他的手舔得精濕,癢得他直笑……

這就是生活,這就是日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