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農家飯(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8153 字 2024-03-24

本站 0zw,最快更新重返1977最新章節!

等到安太陽回來,飯食基本已經被擺上桌了。和狗滾到了菜地裡的洪鈞,也被洪衍武給提拉了回來。

還真彆說,這緊手忙腳臨時準備的一頓飯食,雖然簡單,卻還挺合大家的胃口。

先說那盆爆醃老洋瓜。

老洋瓜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粗細介於西葫蘆和黃瓜之間,白皮白瓤,皮厚籽硬,沒有任何味道,最大特點是便宜好存放。是這個年代京郊農民的主打菜。

爆醃,則是京城百姓很常見的一種吃法。

說白了,就是臨吃之前抓把大粒兒鹽對新鮮瓜果蔬菜突擊性的醃製。蔫了的,走了水的,都不行,那隻能醃鹹菜!

這種做法的好處是既有鹹味也不損食物原本的鮮嫩,用當今時髦說法就是“保留了食物原生態”。

這一盆老洋瓜是允泰家地裡自產的,賣相上就很不錯,夾雜著星點紅辣椒和青蒜,頗能引人食欲。

而它的吸引力,主要就體現在了洪衍武的身上。

因為這東西雖然眼下繁盛得要命,在農村隨處可見。但在進入九十年代,漸漸就會絕跡。

雖然洪衍武小時候,簡直把老洋瓜都快吃傷了,但對今日的他來說,那無異於是分隔了好幾十年“老朋友”,是絕對的“咱哥兒倆好久沒見了”。

於是等到上桌吃飯的時候,他就光招呼這玩意了,咬得“嚓嚓”地響,直說脆生,好吃。

不但引得人人捂著嘴兒樂他,就連他親媽都感到奇怪。

“這孩子,小時候沒見怎麼愛吃啊,怎麼現在倒成了個‘老洋瓜腦袋’?”

和洪衍武不同,上歲數的人更得意安大妮兒的稠粥。

那是大柴鍋熬的,棒渣兒很粗,很有嚼頭。裡麵還擱了豆子,煮出來的粥紅黃紅黃的。

這樣的粥一開鍋,在院裡都能飄滿香味。那濃鬱的糧食香味,聞著就讓人踏實和感動,它代表了生活的真諦。

洪祿承、王蘊琳,壽敬方一邊喝一邊喝彩。連洪鈞也很喜歡,直嚷嚷說這樣美好的柴鍋豆兒粥,他還從沒喝過。

這些話自然就把大妮兒誇得臉紅過耳,心虛地說實在算不得什麼,這裡誰家的粥都是這麼熬的。

允泰聽了倒是對她一笑,說你也彆難為情。這就是農村的好處了,在京城裡他們還真喝不上,並不是跟你客氣。

有這麼好的粥,必然需要同樣好的佐粥小菜才相得益彰。這樣,安家的醃雞蛋也就跟著出了彩兒。

如今人們多吃鹹鴨蛋,卻不知雞蛋用來做鹹蛋,其實比鴨蛋更好。因為雞蛋蛋黃雖然小,醃製出來卻遠比鴨蛋黃更為細膩,軟嫩。

並且不得不說,小芹媽的手段很有些高明之處。

她醃出的雞蛋打開不但都是紅色的,還個頂個有油兒。居然還很有點溏心兒雞蛋的意思。可謂彆具風味。讓每個人吃了都讚不絕口。

洪衍茹就不免感歎,說既然醃雞蛋這麼好吃,那大家還買鹹鴨蛋乾嘛啊?

為此,小芹媽大感麵上有光,就高高興興給她解釋。

“丫頭,那鴨蛋能和雞蛋比?天生一股子腥味,要不做鹹蛋,那還怎麼吃啊?另外,咱們村兒,夏天的雞蛋也不一樣。山上有一種草叫“鳳頭黃”,雞吃了這種草的草籽,下的蛋油大色紅,與眾不同,才能醃出這個味兒來。我們這兒冬天的雞蛋就差好些呢。”

大家恍然大悟間,王蘊琳就說,“難怪最近覺著家裡的雞蛋好吃多了,敢情是這麼回事。”

除了這些醃雞蛋,安太陽拿來的那兩瓶子酒也很不錯。

彆看是土燒鍋的玩意,色澤有些渾濁,不是特彆的清亮透明,口感也略有些澀口。

可因為是純糧食釀的,決非城裡那些摻香精兌水糊弄人的東西。酒香撲鼻不說,入口也很醇厚,回味悠長,喝多了還不上頭。

這可就投了陳力泉所好,他一盅一盅輪著敬人,喝得好不痛快。

不過或許是酒多了,人就放鬆了,他一不留神禿嚕了一句嘴。

“我覺著農村也挺好的呀,吃的喝的都比城裡強,還有這麼寬敞的地方,乾嘛人就都想往城裡跑呢?要我,我就樂意留這兒……”

這句話頓時就讓桌上的人都有點尷尬。不過陳力泉性子敦厚,允泰這邊都知道是無心之語,倒沒人計較。他們隻是怕安書記多想。

安書記呢,為人也痛快,根本不避諱,哈哈一笑索性直言。

“小夥子,你這麼說我聽著高興。但說實話,其實農村還是不行,活兒累,東西還少。遠比不得你們城裡吃用都有國家供應,老店名店也多。你看就這些吃的東西吧,你們主要還是嘗個新鮮才覺得好,天天讓你吃這個,肯定就受不了了。哪兒有你們的醬肉、燒餅好吃啊?在我們這兒,油水,細糧,那才是真正的好東西。我們就是過年也吃不上這麼地道的醬肉啊,真解饞哪!……”

確實,“天福號”的醬肉在京城鼎鼎有名。味道之美妙,曾促使“末代皇帝”溥儀在被****第二天,就騎著自行車來西單“天福號”門市部買醬肘子。

用這樣的肉食塞在燒餅裡,那還能不好吃嗎?

彆說在場的人人都愛,連洪鈞那丁點兒的小人還吃了倆呢。

特彆對龍口村的本地人來說,恐怕桌上的一切加一塊堆兒,也沒這兩樣東西具有吸引力。

彆的不說,就看安書記和小芹媽把肉大塊大塊地往嘴裡填,順嘴順手往下流油的樣子,就知道他們簡直舒展極了,幸福極了。

而那安太陽在吃上更是不吝,一點不客氣。筷子像是長了眼,專挑肥的往自個兒跟前夾,真正是吃著碗裡的,看著盆裡的。

說白了,這年頭太缺嘴了。短了葷這個主心骨,素怎麼也體現不出應有的美感來。

若真是沒有桌上的大盆醬肉和小山似的芝麻燒餅,今天的農家飯桌想必就會失色許多,遠沒有現在這般美好和熱鬨了。

隻是安書記的話雖是不折不扣的現實,可洪衍武卻能掐會算、通曉未來。他心裡是有底的。於是舉起了酒盅敬了安書記一杯,跟著就斷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