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障礙(2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6785 字 2024-03-24

兆慶也知道份量,就馬上很認真地發誓保證。他和小芹絕對清清白白,沒做任何損害名譽的事。

安書記聽了總算臉色好了些,可他跟著就問兆慶拿什麼娶小芹。

“就你一年那幾個工分還沒知青多,你養得活小芹嗎?我知道你最近賣雞蛋掙了幾個錢,可那是‘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範疇。(即“自留地、自由市場、自負盈虧、包產到戶”和“自由租地、自由貸款、自由雇工、自由貿易”。它是劉主席1959年4月份提出來的)隊裡隻是看你家太窮,欠了一屁股債,才懶得管你。今後要是管你,這就是事兒。靠這個可不行!”

這話可一下讓兆慶卡殼了。他支支吾吾說不出來。

安書記這就得著理了。

“想和我家閨女訂親?你先回去想明白了再來吧。要是想不出來,你們就得給我斷了。也不怕你不愛聽,你娘嫁給你爹,這輩子吃了多少苦?我可不能讓閨女再犯糊塗!”

話音一落,他就把小芹脖子上的紗巾和這次兆慶帶回來的東西,全都塞還給了兆慶。也不顧小芹的哀求,就讓倆侄子硬拉著小芹回了屋,把兆慶給乾晾在當院了。

這一晚過後,小芹好幾天沒出家門,明顯是被安書記給軟禁了。

兆慶自己也是抓心腦肺,冥思苦想解決的辦法。

可這個年代的體製之下,他又有什麼辦法可想啊?這時候反倒真期盼著大學能考上了。

好在事情居然在暗中有了轉機。可這不是因為高考錄取通知書,而是小芹媽替閨女做通了大隊書記的思想工作。

小芹媽首先跟安書記說,“他爹。棒打鴛鴦不散,天下間就沒有硬拆姻緣能拆出好結果的來。你看咱們村裡的,兩口子吵架的,不好好過日子的,全是因為當年心裡有彆人。就是後來勉強按長輩意思成了親,私底下還是惦記著另外的人。為這個,又鬨出多少家務是非來?”

安書記一琢磨還真是這麼回事,他最了解村裡的情況,男女上的“亂子”真不少。那背後勾勾搭搭的,還真差不多全都是當年曾搞過對象的。好些孩子模樣明顯就有傾向性,隻不過誰都沒轍,鬨出來白丟人,吃了虧的就隻能關門打老婆,黑不提白不提罷了……

小芹媽見安書記麵呈憂色,知道他心思動了,就趁熱打鐵又提了一條。

她說龍口村的安家本是大姓,世世代代下來,跟孟、宮兩姓又都有親。再加上如今亂七八糟的,血緣關係越來越近,這一輩兒的孩子,論理兒是隻能外嫁外娶了。

可他們隻有這一個閨女,招上門女婿又難。兆慶媽安大妮兒既然跟安書記已經出了五服了,不如就成全了他們。

其實什麼都是次要,重要的是,今後閨女就能守在他們倆眼跟前了,有個病啊災的不至於沒抓撓。今後老了還隨時能看見外孫子、外孫女。親的,熱的在一起,還有比這更實惠的麼?

這話算是真說到墾節上了,安書記一下就真動心了。

他想了想也說,“我倒不是全然看不上兆慶。至少這小子敢當麵跟我求親的膽色不孬。而且他們家人也真有點家傳的鬼聰明,腦子靈。他爹當年給村裡立下的大功勞就不說了。兆慶也有點家傳本事,念書畫畫、擺弄花草、漁獵打鳥就沒不成的。幾個雞蛋也能讓他發了財,除了他,村裡人誰都不行。可問題是靠這個過不了長遠日子啊?他身上又長了一根懶筋,能乾什麼活兒……”

小芹媽這就笑了。說“你一個大隊書記還不能給自己女婿安排個好差事了?你這還是把兆慶當外人啊。他能寫能畫的,書記員、管倉庫,什麼乾不了?照我看就是隊裡的出納、會計,水平也沒這孩子高。”

這話讓安書記當場茅塞頓開,直說自己糊塗,也忍不住笑了。

事兒到了這一步,其實本來挺好的。可誰能想到,老天爺就是這麼愛跟人開玩笑,他總得把事兒辦過了火兒才行。

敢情恰恰就這個時候,高考錄取通知書下發到龍口村的大隊部了。

現實可真是讓安書記瞠目結舌。九龍山人民公社下的三個生產大隊,一個京城知青都沒考中,偏偏就是龍口村的這個兆慶高中了。

沒錯,這是好事,對兆慶家是絕對的好事!

安書記知道憑這張紙,兆慶就能完成他父親的夙願,進京城念大學了。畢業留城吃上公糧也不會是什麼問題,弄不好日後,頭上的官兒帽子比他要大多了。

可話反過來說,這對他家來說卻真不是什麼好事。

從知青身上來看,他壓根兒就從不相信任何的保證,也不相信什麼“紮根農村一輩子”。他心裡明白,那些知青遲早要走,所以很多京城人對小芹獻殷勤,他都要乾涉。

而現在兆慶也留不住了,他要走了自己閨女可咋辦?

這一去可就是三四年,大學裡什麼姑娘沒有?他閨女又是個初中水平。能保證不看花了眼?

真最後變了心,他家的小芹那不白等了三四年,都熬成老姑娘了。

再說了,就是不變心又怎麼樣?把小芹接到城裡去?小芹能適應的了嗎?

小芹又沒工作,進城也隻能當個家庭婦女。而且他們老兩口,看不見閨女,不又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嗎?

他可不是趨炎附勢,想攀高枝的主兒,何況又當了二十年的大隊書記。見過的,聽過的太多了。他看見過誰從官位上掉下來,也見過誰火箭一樣的躥升。

在他眼裡,其實乾部不乾部,城裡鄉裡的都是扯淡。什麼大道理也是瞎掰,要論講,他比誰講得都好。

他並不求女婿是個什麼樣兒的人物,隻求能對他的閨女好。能全家老少待在一起,有口熱飯吃。這就是最好的日子。

或許讓外人看,這念頭顯得有點傻。可傻不傻不是光嘴上說的,個人的角度不一樣,死要麵子活受罪的事兒他可不乾。

所以這麼一來,這張讓大多數人豔羨無比,足以對兆慶肅然起敬的大學錄取通知書。現在反倒成了橫在兆慶和安小芹之間的新障礙。

安書記不得不重新慎重考慮閨女婚事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