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 0zw,最快更新重返1977最新章節!
思路已經成型。2月15日當天晚上,喝完酒一回去,半醉中的洪衍武就迫不及待開始著手準備。
他彆的也沒乾,先找父親要來了一張當天的《京城日報》研究上了。
在當年,《京城日報》第四版(最後一版)的下端,有一個廣告區。其主要內容就是電影廣告。
此外,還刊登有少量文藝演出、體育比賽、電視節目之類的廣告。但肯定是沒有商業廣告,那個年代還不允許呢。
而在電影廣告裡打頭的,一般都是偉大領袖會見外國領導人的紀錄片,其實就是故事片的加片。其餘則要標明各類故事片在今明兩天的放映場次和時間。
有些包場或票售一空的電影,儘管對讀者觀眾已經失去意義,但也會印出來,標明“滿”或“全滿”的字樣。
所以隻要手拿這張報紙,不但全市的各個影院一目了然,不同片目的場次和票務情況也能大致了解到。
洪衍武先大致算了下影院的數目,就感到十分滿意。
因為據報紙上顯示,全市的公開售票的所有類型影院全加在一起,也不過三十家。
其中,東城區的大華電影院、長虹電影院、明星電影院,西城區的首都電影院、紅樓電影院、勝利電影院,重文區的花市電影院、天壇南裡電影院,玄武區的中華電影院、大觀樓電影院、廣安門電影院,朝陽區的紫光電影院、勁鬆電影院,還有豐台區的右安門電影院,是屬於“專營影院”。
而吉祥影劇院、華夏兒童劇場、東四工人文化宮、西單劇場、地質禮堂、重文影劇院、重文區工人俱樂部、珠市口影劇院、菜市口影劇院、天橋劇場、京城工人俱樂部、蓮花河影劇院、曙光影劇院和朝陽區工人文化宮,則屬於“兼營影院”。
有一個最令人欣喜的情況是,在所有各區中,竟然以玄武區的電影院數量最多,一共有八家。而且好幾家電影院屬於“小酸棗”、“紅葉”和“小雷子”的勢力範疇。
這不能不說,對於洪衍武即將起步的“倒票事業”,實在是一種莫大的便利條件。
就這樣,經過一夜的深思熟慮。2月16日一早,洪衍武就把陳力泉、“小百子”、“小媳婦兒”、“小奶酪兒”,還有“淘氣兒”、“菜刀”、“順子”、“三蹦子”統統都發動起來。
他不僅要求這些手下們分赴玄武區的各個影院去看電影,還要他們晚上一起來彙總各處的親身體驗和見聞。
而他最關注的內容,就是每家影院的座位數量,座位編排,電影的上座率、影片票價以及新影片的預售日期!
在當年,電影票主要分三部分內容。副券,排號(這部分內容中還包括蓋著印有放映時間的紅藍戳子),加價部分(原票價是一毛或五分,票尾是加價,自一毛五起,五分錢一標)。
僅從這一張不及一摣長的小票子上,就能顯出出不少的影院相關信息。可由於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劃,具體情況差異較大。
比如說現在的影劇院是一概單雙號。可那時候既有單雙號的,也有數字排號的,像計委禮堂票麵上的第一排居然是最後一排。
所以搞清每家影院的座位數目和編排方式問就相當重要。座位數目直接影響到能拿到多少票子。自然居中的好座位,也會比通道兩邊的、或是挨著廁所的座位賣價要高。
而電影的上座率,主要是針對一天的不同場次而言的。如果弄明白每個場次的大致情況,就能知道哪個時段的票子最有利可圖。
至於影片的價錢,基本還算統一的。學生和成人是兩種票價,學生票一毛(寒暑假五分),成人票一毛五到兩毛五不等。但新片和老片的價錢並不一樣,這就會有加價部分。
但說了歸齊,在所有的信息中,新影片的預售日期才是最關鍵、最核心的一點。
這是因為當年想看電影到觀眾太多了。電影院為了解決每場放映前,人員極度擁擠的現象,便采取了預售電影票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