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狂熱的市場(2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5583 字 2024-03-24

這種對海參的狂熱追捧,甚至還蔓延到了官場上。

許多人都說,現在辦事情,送什麼禮都沒用,隻要送海參就行,海參就是錢!而且是大錢,保值的錢!就是黃金,就是硬通貨!

在這種炒賣預期的推動下,整個濱城陷入一種非同尋常的幻想與癲狂。民間甚至開始流傳一句話,“雖然海裡無數寶,可隻有海參才是傳家寶”。

1977年的11月,成了濱城人記憶中永遠難以抹去的一筆。

一片沸騰,一片狂熱!

濱城瘋了,海參也瘋了!

當然,在這麼巨大財富效應下,在非同尋常的激動與狂熱形成後,一些由此引發的各類犯罪案件也大量出現。

據說,一個老頭傾儘血本買了十斤海參,藏在家裡囤積牟利,但是某夜被人偷走,結果氣得立馬斷氣。

還聽說,有個單位的會計動用了上萬公款參與炒賣海參,幾筆買賣得手後賺了數千元,可惜在一次市場交易後被人盯上,在歸途中被歹徒持刀搶劫,人被捅死了,錢也沒了。

這些都是由這場金錢盛宴導致的真正的悲劇,都是發生在濱城人民生活裡的真實案例。

可這種情況就像銀是銅的伴生礦一樣,在每一次社會財富發生劇烈動蕩時都會發生,根本無從根除。甚至就連對此早有預計的洪衍武,對此都無法徹底避免。

比如說,“老刀魚”的家裡,在一天晚上就進了飛賊。這小子翻牆進院之後,在“老刀魚”當初存放海參的兩件庫房裡尋摸來、尋摸去。

要說也是這小子倒黴,雖然他用藥包子迷暈了“老刀魚”的看家狗。可“國慶節”後“老刀魚”下鄉插隊的女兒邵娟回家探親,這幾天正住在家裡。

偏巧這個姑娘還神經衰弱,睡覺特彆輕,比狗還警醒,一聽見院裡有聲就起來探看。而就在這個賊一無所獲正要走,剛摸到院牆的時候,露了行跡。

邵娟膽小,剛看見一個黑乎乎的人影,“嗷”一嗓子就哆嗦上了,可“老刀魚”夫妻倆也因此醒了。

還彆看“老刀魚”年歲大,可他生就的“鋼骨叉子”,一邊讓老伴照看女兒,一邊抄起魚叉就去追那黑影去了。

那賊也不傻,當然立馬倉皇逃竄,可正因為太著急,跳下院牆的時候蹲了腳,反倒崴了泥。他沒跑出一裡地去,就被“老刀魚”攆上了。

一個赤手空拳腳上有傷,一個手拿魚叉怒氣填膺,那麼誰勝誰負也就不用說了。

“老刀魚”上手就一叉子,胳膊一掄就把對手撂倒了。跟著就是一通腳踹,可沒想到,就在要下狠手去叉這小子大腿時,卻發現這個人竟然是“飛蟹”……

這件事最終結果是,“老刀魚”的女兒被嚇病了,住進了醫院。可“老刀魚”卻在被驚動的漁村村民趕來前,把“飛蟹”給放走了。

洪衍武得知這件事,是在“老刀魚”進城找他要錢給女兒看病的時候。

“老刀魚”當時對他解釋說,放走“飛蟹”並不是自己當時心軟。而是因為“飛蟹”極為無恥,當時竟拿大夥兒囤積海參的事兒來威脅自己。

自己也是怕這小子被漁村的人堵住,送進了派出所,把一切都說出來壞了大夥兒的事兒,才不得不放這小子走的。

洪衍武對此深以為然,覺得“老刀魚”的處理方式十分正確。

而為了消除後患,不出岔子。他一方麵把這件事告訴了“大將”,讓“巴蛸”、“海狗子”和“死屍”分頭去尋找“飛蟹”的下落。另一方麵更加緊了售賣海參的進程。

隻是沒想到,他對“飛蟹”的一切盤算和防範都枉費了。這小子自此再無蹤跡,甚至沒有再回漁村。

並且不久之後,漁村裡就有傳言說,“飛蟹”在天放晴之後求財心切,又冒險去港口撈海參,結果因港警開槍,受傷死在了海裡麵。

為了這個,“飛蟹”的母親哭了整整一年。

“大將”這些“海碰子”同樣為此黯然,之後送錢送物探望過幾次,可每一次他們又都被“飛蟹”媽給拒之門外。

這個老太太怨恨他們,怪他們當初把“飛蟹”給引上了這條道兒,更怪他們又把“飛蟹”趕走了,對他放任自流,不聞不問。

唉,世間的事兒,有時確實是難以分辨得清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