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 0zw,最快更新重返1977最新章節!
這一頓飯吃得爽利,酒也喝得痛快,後來又上了八瓶白酒,一直喝到六點才撤桌子。
於是當天,除了沒人灌酒的“老刀魚”,和“小百子”、“海狗子”這兩個年紀最小的半大孩子以外,其餘的“海碰子”們全都喝多了。結果誰都沒走成,集體在“老刀魚”家過了一夜。
要說喝酒這事其實和潛水一樣,差不多也是遵循著身體素質的準則。所以彆看“大將”和“洪衍武”、“陳力泉”都是挨灌的首要目標,但洪衍武卻是第一個趴下的,大將緊隨其後。
所幸的是陳力泉總算堅持到了最後,光榮地與幾個灌酒的小子“同歸於儘”了,終究也沒讓他們落著好。
這一晚上,“三戧子”和“巴蛸”醉得連床都待不住了,第二天一早醒來,發現彼此都滾落在了地上。
“飛蟹”更是抱著一棵院裡的泡桐樹不肯撒手,一邊狂吐還一邊猴兒一樣地往樹上爬,非說自己是神仙要上天去會嫦娥。
就連自控力最強的“蝦爬子”都完蛋了,他半夜醒來就要回家,結果自己繞著院子爬了一個小時也沒找著院門,最後還是被半夜出來撒尿的“小百子”發現,叫醒了“海狗子”,倆人一起才給他重新架回了屋。
總之,第二天一早起來,幾乎人人都宿醉未醒,頭痛得厲害。
不過儘管是身體不適,“老刀魚”兩口子也是盛情挽留,但由於大夥兒想媽的想媽,想家的想家,還是在吃過早飯後就各奔東西了。
走之前,洪衍武也沒忘了給住在附近漁村的“海碰子”們,人人墊付了一份“工資”,以作為他們收海參的先期費用。
這可把那幾個小子都高興壞了,拍胸脯保證會多收些好參乾帶去。
而洪衍武、陳力泉和“小百子”,也與大將”、“三戧子”、“蝦爬子”這三個住在城裡的人,一起分擔了那六百斤的鮑魚殼,帶上了“老刀魚”上次“碰海”得來的勞動果實,踏上了返回濱城的路。
至於“老刀魚”,因為他還要留下來繼續照管晾曬海參,這次就沒跟著進城。
不用說,洪衍武他們這次的主要任務,自然是要把這些鮑魚殼和“大將”手裡“海碰子”們的存貨海參先給賣掉,以換取炒賣海參的啟動資金。
而談到鮑魚的價值,那還得先多說兩句。
鮑魚對於現代社會的人們幾乎沒有不知道的了。誰都清楚,這玩意不是魚,其實是貝類,是能與魚翅比肩的海珍品。
可現在的人卻並不清楚,鮑魚之所以如此聞名遐邇,名氣如此之大,主要還是因為在建國以後,它曾隨著一次重大曆史事件出過一次天大的風頭,這才是他能獲得今天如此地位的起因。
那是在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鬆訪華。這是冷戰以來中美兩國第一次打開堅冰的超級外交。我們的總理親自布置交辦給******的任務,就是要求招待外賓的國宴上要用遼東半島的鮑魚。因為北緯39度的海水不冷也不熱,最適於鮑魚的生長。
任務下達到黃海的獐子島後,當地人們備感光榮和自豪,儘管鮑魚在冬季都深藏到礁石深處“冬眠”,很難尋找足跡,但年輕的潛水員王天勇鼓起勇氣,在零下20多度的嚴寒中,潛進砭骨的海水裡尋找和捕捉質量高檔的鮑魚。
每一次浮出水麵,他的潛水衣就被凍成一層玻璃狀的明盔亮甲,用棍子一敲,就哢嚓哢嚓地往下掉冰碴兒。就這樣,他先後奮戰多天,下潛一百多次,終於捕捉到一千多公斤高質量的鮑魚,火速送到京城。
於是《華美聯合公報》發表之後,總理為此致電,特彆表揚為這次重大外交成功奮戰過的勞動者是“幕後英雄”。至今,王天勇的照片還高掛在獐子島英雄譜上。同時,全國人民也就都知道了海裡的這種玩意。
之後,隨著經濟浪潮的騰飛,人們的口袋裡有錢了,餓怕了的國人第一件事就把錢花在了吃上,來彌補長期虧欠的脾胃。而一旦大魚大肉膩味了以後,順理成章,“生猛海鮮”的熱潮便隨之湧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