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血脈傳承(2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4133 字 2024-03-22

特彆他年輕的時候,偶然在海邊救了一個來闖關東的“白猿通臂拳”武師,還因此蒙傳絕技,學了一身的真功夫。

所以借著入海和拳腳上的雙料本事,他也就在“海碰子”中久負盛名,是和“老刀魚”同屬一代的佼佼者,人送外號“黑石礁”。

在現代社會,美國人的超級英雄電影裡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應該說,蔣啟盛早在數十年前就很好的詮釋了這句話。

因為他這個人性情豪爽,極願意打抱不平,為朋友兩肋插刀。隻要他認為不公平,麵對多橫的人、多大的惡勢力也要插手管一管。

舊社會的時候,他曾為漁船主當短工,為了大夥兒的利益,就屢次和雇主打起來,好幾次都把那些家夥扔進了海裡。後來他在碼頭當工人,也打得工頭滿地找牙,叫來的十幾個幫手都被揍趴下了。此外,他還在城裡打過欺負小販的巡警,打得五六個巡警恨不能長八條腿逃跑。

這可是蔣啟盛的豐功偉績,屬於反抗舊社會壓迫的典型事跡。這不但讓他廣受窮哥們的信賴,甚至解放後政府也因此讓他當了個漁業大隊的小頭頭。

可不幸的是他這人性情太直白了,永遠性如烈火,眼裡不揉沙子,到了新社會,他也照樣為了看不慣的事兒打。

就因為不讓禁止私自“碰海”的事,他和大隊書記打,因為“出漁”計算工分的事,他和水產公司領導打。

結果卻是一敗塗地,不但自己的職務被擼了,甚至在漁村裡被村裡的領導們擠兌得都待不下去了。最後,他隻能進城在一個“起重社”(過去的稱謂,即現在的物流公司。由於過去汽車還不多。幾乎所有零散的貨物,都要靠三輪車運輸,所以當年才會有這種以三輪拉貨為主業的經營載體)裡蹬車拉貨,變成了一個靠蹬三輪車吃飯的“苦大累”。

於是從此,蔣海潮全家也就不得不遠離了大海,在城裡兩間密不透風的小房子裡重新安家落戶了。

可即使這樣,父親在蔣海潮裡的眼中也是永遠無人能及的偶像。蔣海潮每天最愛乾的事兒,就是放學後去“起重社”和父親一起下班回家。

這不是因為他離不開父親的身邊,而是因為隻要路上遇見不平的事兒,他的父親就會立刻瞪起眼,象發現不要錢的貨物似的,撥開看熱鬨的人就往裡鑽。

一旦問明情由,當場就會主持公道,揮拳動腳地打起來。有了他的相助,弱小者便會得到保護,正義也得到了伸張。

當然,蔣海潮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為父親自豪的同時,他也會恪儘職守,按母親交代的話,把父親的飯盒子好好拿著。否則要像過去似的無人保管,父親每每管完閒事,昏天黑地打完之後,飯盒子多半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

就這樣,帶著對父親無比的仰視和崇敬。蔣海潮始終如一跟著父親學潛水,練拳腳,並且從他父親“黑石礁”的身上,也繼承下來了一些俠肝義膽。

所以儘管他不愛學習,成了著名的打架大王,也時不時弄點兒惡作劇,但他跟著父親有樣學樣,從小到大,卻從沒走過邪道兒。

而且還有—樣兒,他也像他父親一樣,為了親朋好友總喜歡把事攬在自己頭上。在學校裡每次捅了什麼婁子,老師一旦追責,他往往都會自己擎著,護著彆的同學。這便使他在同學中,產生了一些真正威望。

這麼一來,即使完全脫離打架無敵的威名,他也是人人皆服氣,貨真價實的“孩子頭兒”了。以至於像班裡有點什麼事,班長都不敢做決定。怎麼乾得先去問他,經他批準之後,才能讓彆的同學去乾。

為此,老師們簡直把蔣海潮視為了的眼中釘,肉中刺。因為隻要有他在,班級乾部便都成了擺設,再也沒辦法無條件地貫徹老師的命令。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