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偏疼不上色(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6776 字 2024-03-22

本站 0zw,最快更新重返1977最新章節!

在兒女麵前發了一通火之後,王蘊琳心裡越來越彆扭。

進了廚房以後,她的眼淚始終不由自主地往下淌,根本就做不了飯,於是她便聲稱被灰迷了眼,把女兒支了出去。

說真的,她不能不落淚,因為她心裡的苦沒法兒對人言,哪怕是自己的丈夫,自己的親閨女也不行。

王蘊琳其實是出身於一個旗人貴胄家庭,家族老輩以武功起家,講究的是“勇猛精進,誌願無倦。”

祖先的精神自然是希望能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不走樣,不墮落,最好還能發揚光大,直到永遠,所以她的家訓曆來就是,以武功樹人,以“嚴”字立人。

她的父親過世早,自幼家中全靠母親主事,由於清末時局動蕩,旗人的地位一落千丈,她的母親曾一度專於生計的維持,這也就使她的哥哥允泰失於管教,變得頑劣不堪。

但她的母親也是個死板的旗族太太,在教育孩子上信奉一板一眼按規矩來,是個家族訓誡堅定的執行者。

所以到了適當的時機,這位旗族太太仍然用儘各種手段,硬逼著兒子像祖輩一樣去摜跤、練武、讀書,甚至不惜花費重金為其聘請名師,還開明地把他送進了洋學堂。

這些並非無用之功,最終還是把允泰培養成了一個文武全才,能夠任事的人,並沒有隨著清王朝的沒落,任由他墮落成了一個隻知道提籠架鳥熬大鷹,醉生夢死、紙醉金迷的旗大爺。

曾經有人說過,一個人自己小的時候受的是什麼樣的教育,就會用什麼樣的法子去教育孩子。

同時從情理上講,父母的價值觀和脾氣性格,也必然會部分地、或是完整地、乃至是變本加厲地遺傳給子女。

所以等到她也成為一個母親之後,這種早已潛移默化地融在了她血液中的教育理念,便使得她在對待孩子上,完全是有樣學樣地照做了。

她對待孩子絕不嬌慣,“子幼必待以嚴,子壯無薄其愛。”哪怕在洪家殷實的時候,她也很注意培養孩子頑強的忍耐力和吃苦精神,並沒有在物質生活上給予孩子們過多的享受。

像她的大兒子和二兒子,出生後都穿過用洪家老年仆人的舊衣褲改製的兒衣,飲食上除了年節,也很少有額外的滿足。一旦有了頭痛腦熱,除了吃藥看病,其餘的特殊照顧,不過是衝一碗藕粉。

而孩子們喝下了藕粉也就知道他們自己的病該好了,再也沒有躺下去的必要,否則如果再持嬌耍賴,得到的將是嚴厲的責備與懲戒。

就這樣,她一直嚴格地尊守著像自己母親一樣嚴格的管教法子,認為對孩子越不放縱、越不看重,越能使他們結實長壽,品性無虧。

隻可惜這一套她卻無法貫徹地堅持下去,根本無法使在她的三兒子洪衍武的身上。

洪衍武打小就愛在外頭胡鬨,各種奇聞逸事不斷傳入家中,但是她卻惟獨對這個愛惹禍的老三偏袒得要命,簡直把他視為心尖子一般。

和對待前兩個兒子不同,自幼以來,無論洪衍武闖了多大禍,她從來沒有追究到底過。而到了最後,反而是充當保護神一樣的說合者,使得丈夫也不得不遷就姑息。

並且事後,她往往還會將洪衍武抱在懷裡拍著、哄著,乖呀寶呀地親熱。這種過於親昵的舉止,與她相對洪衍爭、洪衍文兩個兒子對的嚴厲,實在是差之千裡的另一個片麵。

為此,不但她那兩個兒子心裡多少存下了芥蒂,就是她的丈夫也曾疑惑地問她,“你怎麼對待老三,就和其他兩個兒子不一樣呢?”

她記得自己是這麼回答的。

“老三和他們兩個哪兒一樣呀?我生他的時候是多麼地懸,小人兒差點就沒了性命,何況一落地就趕上了大災之年的起始,孩子缺吃少喝的,我這當媽的怎麼能不偏疼著點兒?”

是的,這就是她偏疼洪衍武的主要原因。

在她看來,與老大老二相比較,這個老三落生的年月實在不好,也實在很倒黴。

沒出滿月的時候,她的丈夫就常因為這個孩子夜裡哭,抱怨老三脾性擰巴不好養活,可她自己心裡明白,兒子哭鬨完全是因為吃不飽。

其實後來無論從哪方麵來看,也都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她的老三是屬於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孩子。

都快一歲了,還不會爬,細脖兒大腦袋,兩條小羅圈腿,抓著什麼都往嘴裡塞,一根兒白菜葉子都嘬得津津有味。跟他那兩個個正常年月長大的哥哥相比,身板兒至少要小上一號,據說是由於缺鈣的關係。

所以,她隻能堤內損失堤外補,格外疼愛這個瘦弱的小兒子。

而除此之外,其實還有著更多的理由,但卻是她哪怕在家人麵前也不太方便訴之於口的。

比如說,洪家的孩子們身上大多各有出挑兒的地方。

老大酷愛學習,喜好鑽研。老二天資聰慧,誌向遠大。女兒溫柔體貼,心靈手巧。

卻唯獨洪衍武不僅沒什麼優點,且生了一副老倭瓜似的容貌,一說話五官挪位,上竄下跳沒一刻安生。

因此,他也就成了最不受父親待見的孩子。

她這個做母親的看在眼裡,難免為了把兒子生成這個樣兒感到對不住他,也會更想在情感上多彌補一些。

另外,還彆看洪衍武行事無忌,但他也並非看不出眉眼高低,不珍惜骨肉至親。小時候他為了保護妹妹,跟這條街裡的野小子們打過多少次架就不提了。甚至在某一方麵,他也是最明白人心、最會知疼著熱的。

這並不是她空口白話,有一次,趕上中午就她們娘仨吃飯。她下了麵條,還把家裡的三個雞蛋全做了荷包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