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第 234 章 凶手(1 / 2)

晉國君的暗探們頗費了一些力氣才調查出純王的死因。

一開始, 他們查到的消息是純王是被他身邊的一個小太監給下毒害死的。

至於這小太監為什麼要下毒,就要從純王的特殊愛好說起了。

之前說過, 純王這些年養成了個偷腥的習慣,最愛背著純王妃在外亂來。

他身邊的人為了迎合純王的喜好,就在外遍尋美女。

這小太監的姐姐就是被那些人搶走獻給純王的。

而純王雖然享用了這小太監的姐姐,卻也不肯珍惜。

他像以往一樣,膩了之後,就把這小太監的姐姐賞賜給身邊的人了。

恰好,那得了賞賜的人又是個有特殊癖好的。

小太監的姐姐竟活生生的被他給折磨死了。

小太監和其姐相依為命多年, 他知曉真相後,就立誌要為其姐報仇。

他為了報仇淨身入宮, 並想方設法的買通宮中管事最後來到了純王身邊伺候。

在純王身邊蟄伏了數年後, 小太監終於找到了機會,下毒害死了純王。

晉國君第一次看完小太監的口供後, 就冷笑著對暗探道:“知曉真相?他當時壓根就沒進宮,是從哪知道真相的, 又是誰告訴他真相的?還有純王身邊伺候的人那麼多,凡是入口的東西都有專人檢驗,他是怎麼才能做到騙過那麼多人純王下毒?”

暗探們自然也知道這份口供並不能讓晉國君滿意,晉國君發話後, 他們也不敢反駁什麼,隻回去繼續查探消息。

暗探們走後,晉國君獨自躺在大殿裡。

他在心裡默默的思考著可疑的人選。

楚國君肯定是不可能的, 經過上一次的事情,楚國的探子基本上已經被他們淸的差不多了。

更何況楚國剛剛經曆了那樣的事情,楚國君忙楚國的事情都還忙不過來呢,哪裡有心情來晉國撥弄是非。

齊國君也不可能, 他沒有那個膽子。

既然排除了外界的乾擾,那凶手應該就是晉國內部的人呢。

最有嫌疑的人其實是皇後和太子,因為純王是他們最大的敵人。

可晉國君思來想去,都覺得皇後和太子不至於那麼蠢,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動手殺害純王。要知道康王可才剛剛去世沒多久。

再有就是他為了晉國局勢穩定,這些年都一力支持太子。

太子的地位還是很穩固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絕對不會主動出手害人,打破自己的優勢。

那會是梁王和恒王他們嗎?

晉國君又下意識的否定了這個想法。

梁王向來都是依附著純王的,他還跟著純王一起和太子對著乾。

要是純王去了,他就沒了靠山。

所以他絕不會動純王。

至於恒王……

想到恒王,晉國君的腦海中就浮現出他騎著白馬,帶著士兵們從城門進來的情形。

他縱然不是很鐘愛這個兒子也不得不承認,他這個兒子是個天生的英雄。

他那樣的人是不屑於做這樣的事情的。

更何況,就算拋開他的品性,從利益的角度去考慮,他也絕不會去做這樣的事情。

因為就算他殺了純王,他也不會登上國君的位置。

殺害純王對他來說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裳,並且事情一旦敗露,還會連累到恒王妃他們。

他這個兒子就算是為了恒王妃都不會做下這樣的事情。

那到底是誰呢?

想到這裡,晉國君的眼神變的犀利了起來。

不管是誰,他都要找出真凶。

這樣的人能輕而易舉殺死他的兒子,焉知他哪日不會對他動手。

他絕不允許自己身邊藏著這樣一條毒蛇。

晉國君又等了幾日,總算是等來了線索。

看完暗探們呈上來的口供和物證後,晉國君閉上了眼睛。

“你們出去吧。”他咬著牙對暗探們道。

暗探們大氣都不敢吭一聲,低頭離開了晉國君的寢宮。

暗探們走後,晉國君才再度睜開了眼睛。

他的神情變的十分的痛苦。

竟然是她?

他沒想到她竟然為了這樣的理由去毒殺他的兒子?

“什麼?德妃得了急病去世了?”

自從晉國君生病後,恒王就常駐在宮中,他已經好幾天沒回府了,而王元元見國都氣氛緊張,又擔心恒王不在府裡,自家宮人們隨意外出會引起紛爭,因此,她這段時間一直緊閉著門戶過日子。

聽到恒王帶回來的這個消息後,王元元忍不住睜大了眼睛。

她記得前些日子德妃還好端端的,還有力氣跟康王妃搶孩子,怎麼忽然急病去世了?

恒王其實不欲將這樣荒唐的事情告訴王元元,可他擔心王元元若是不知道這些事情,日後在宮中提起德妃會犯了忌諱,因此,他思襯了一下後,才斟酌著告訴了王元元真相。

王元元聽恒王講完這些事情後,嘴巴險些都要合不上了。

這……德妃的想法也太奇怪了吧。

僅僅隻是因為純王和康王是一塊去的草原,而康王因為楚國君的挑撥離間失了性命,純王卻一點事兒都沒有的回來了,德妃就覺得心裡不平衡。

她覺得既然康王都死了,那純王也沒有活著的必要了,所以她動用了藏在純王府的釘子,結果了純王的性命。

這個女人,她的心思也太可怕了吧,怎麼會做這樣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呢?

雖然皇宮內的許多人都知道德妃的真正死因,可晉國君不想傳出皇室內自相殘殺的消息。

所以德妃的葬禮依舊照辦。

這也就意味著王元元不得不進宮去守靈了。

“你知道嗎?貴妃也失寵了?”柔妃瞅著沒人的時候,偷偷的對王元元道。

什麼,貴妃失寵?

按理說,其實不應該呀。

貴妃剛剛痛失愛子,是最為脆弱的時候。

晉國君應該百般憐愛她才對呀。

柔妃見王元元不知道這其中的事情,就將貴妃失寵的原因告訴了王元元。

原來,德妃被晉國君賜死前,曾對前來審訊她的太監們說過,當初她原本有些猶豫要不要殺害純王的,畢竟此事暴露,她自己的家人也要受牽連。

可貴妃在康王去後三番五次的譏諷她,她對貴妃懷恨在心,便立誓也要貴妃嘗一嘗失去兒子的滋味。

聽完柔妃講的話後,王元元忍不住歎息。

怪道世人常說莫笑他人落難。

若是貴妃當初在麵對失子的德妃時,心中尚存一絲憐惜,隻怕純王今日就不會有此禍了吧。

晉國君也是這樣想的,他認為如果不是貴妃火上澆油的話,德妃也不會被對她懷恨在心。

也因此,晉國君雖然沒有懲罰貴妃,卻開始冷落起了貴妃。

而吸取了德妃的教訓,宮內的那些妃嬪們雖然在私底下看起了貴妃的笑話,但當著貴妃的麵,她們卻不敢說些什麼。

可即便她們什麼都不說,貴妃的日子也好過不過哪裡去。

不止是晉國君,就連她的娘家和純王妃的娘家都認為是她給純王帶來了今日的災禍。

但她們的態度並不是最擊垮貴妃的,最擊垮貴妃的是純王的去世讓她覺得人生毫無希望了。

她還能好端端的待在皇宮,不就是指望著自己的這個兒子能夠繼承國君的位置嗎?

可現下她的兒子卻死了!

貴妃幾欲發狂。

陽光透過樹影照到了地上,看起來美麗極了。

王元元帶著小蘋果和阿金從後花園走回積英院後,就放小蘋果和阿金自去玩耍。

她自己則一麵坐在廊下喝水歇息,一麵想這幾個月的事情。

距離純王去世也有幾個月了,這幾個月國都內部雖然表麵上看著平靜,可也隻是表麵上。

唯有身處其內的人才能感覺到這其中的波濤洶湧。

不知道是不是常年累月的辛勞導致積勞成疾,還是接連兩個兒子的逝去打擊到了晉國君。

他這幾個月的身子狀況時好時壞。

國君的身體出現異樣,下麵的臣子們自然也人心浮動。

她聽恒王說,這幾個月太子妃的娘家簡直是門庭若市。

眾所周知,太子平日裡都待在宮裡,尋常人也看不到他,大家都擔心拜神拜晚了,就退而求其次轉而去討好太子妃的娘家。

在某種程度上王元元是能理解那些朝臣的選擇的,畢竟良禽擇木而棲,可另一方麵,她又為晉國君感覺到悲涼。

他平日裡對那些朝臣們倒也不錯,可眼下他還沒死呢,那些朝臣們就開始想著另擇良主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