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皇後覺得心裡有點酸酸的。
她見王元元已經帶著大郡主和她行禮了,便又回神,揚起一抹微笑,對著她們說了句免禮。
待到王元元和大郡主站起來後,皇後先是對陳嬤嬤道:“去把公主們和郡主們叫過來吧。”
陳嬤嬤領命去了內殿。
皇後又衝著大郡主招了招手。
來之前,張嬤嬤和王元元都跟大郡主說過,進宮後皇後可能會拉著她的手和她說話。
她們也跟大郡主說了,她倒時什麼都不用想,隻要依著規矩行事,皇後讓她過去,她就過去。
皇後問她什麼,她就答什麼便罷了。
看到皇後衝她招手,大郡主挺直脊梁,微低著頭走到了皇後身邊。
皇後拉著大郡主的手,細細的打量著她。
皇後也是養過孩子的人了,更見慣了許多後宅婦人搓磨非親生子女的事情。
如那對非親生子女本就蠻橫的婦人,倒還好看出來一些。
可這世上還有一等婦人,在人前做出一副對非親生子女關懷的模樣,話裡話外也是一副為那些孩子著想的模樣,可私下裡,她們卻克扣孩子的份例,或是用言語打擊那些孩子。
那些孩子看著倒也和旁人無異,可神情卻總是怯怯的,身子也不大好。
此次這位恒王妃帶著大郡主進宮,她們都想看看這位新婦是如何對待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的。
在看清大郡主的模樣後,皇後知道恒王妃這一關是過了的。
去歲除夕的時候,她是見過大郡主的,彼時的大郡主剛剛一歲多,雖然已經會走路了,可卻不怎麼說話,看起來也是一副呆呆的模樣。
而現在的大郡主雖然看起來仍舊不是很活潑,小臉卻變的紅撲撲的,不像去歲那麼蒼白了。
她的眼睛也不像去年那樣無神了,而是變的亮晶晶的。
很明顯,這位恒王妃有在用心教養大郡主,而不是隻管她吃飽穿暖就算了的。
看來,恒王府裡的眼線確實沒說錯,她這段時間確實把心思放到了大郡主身上。
“這孩子被老三媳婦養的真好。”皇後就拉著大郡主的對柔妃道。
柔妃眼神複雜的看著大郡主,心中感慨萬千。
“是呀。”她看了一眼大郡主後對皇後道:“去年除夕我讓人把她領進宮時,她身上還是一點肉都沒有的模樣。現在看著倒是比去年圓潤了不少。”
正說著,就聽宮人來報說,太子妃和純王妃來了。
皇後聞言就讓宮人領她們進來。柔妃則止住了話語,趁著太子妃和純王妃進來和眾人見禮的時候,她再度打量大郡主。
大郡主仍被皇後拉著站在她的身側。
太子妃和純王妃向皇後行禮的時候,她就微微側了側身子。
柔妃見她如此知道禮數,眼中就閃過了一絲欣慰。
這個孩子到底是恒王唯一的女兒,她又怎能不喜歡她呢?
隻是她到底身居後宮,且國君又不是很喜歡大郡主的長相。
她縱然想要顧著她,也是有心無力罷了。
不止柔妃發現了大郡主的動作,皇後和太子妃等人也發現了大郡主這側身的舉動。
太子妃起來後就笑著問皇後:“母後身邊站著的是哪家的孩子?怎麼這麼小小年紀就如此知道禮數了?”
皇後拉著大郡主的手,對太子妃道:“這是你三弟妹家的大郡主。”
太子妃和純王妃其實看到王元元站在下首右側的時候就已經猜到了,不過是白問一句罷了。
皇後說完話後,她們就順著皇後的話誇了大郡主兩句。
皇後待她們說完後,便讓太子妃和王元元等人按照次序坐下了。
她們剛一坐定,就見貴妃說起了剛剛的話題。“小孩子圓潤些好。”貴妃笑著對柔妃道:“小孩子要長得胖一些,身子骨才能壯實。”
“是呀。”如嬪也加入了聊天,她笑著對柔妃道:“恒王妃對子女如此儘心照顧,姐姐可要好好賞她才是。”
皇後在聽到貴妃說話時,眼中已是閃過了一絲異色,如今見如嬪也如此說就笑了起來,她指著如嬪道:“你呀你,前些日子跟國君討賞也就罷了。如今竟也跟你柔妃姐姐討起賞來了。”
如嬪聞言也笑道:“那不一樣,我那是為了自己。現在是為了恒王妃。況且您也說一說,恒王妃這樣到底應不應該賞?”
“確實應該賞。”皇後和如嬪說完話後,就衝著剛坐下沒多久的王元元招了招手。
王元元連忙起身,走到了皇後右下首的位置後方才站定。
皇後從發鬢中拔出一根玉釵,隨後又將玉釵遞給了陳嬤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