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無且受到稚唯的熱情相迎,有些摸不著頭腦,但對醫藥的熱枕與求知欲讓他顧不上去探究其他,甚至連在場的蒙恬和王離都被他忽略過去。
他當先對稚唯拱手,歉疚而著急道:“還望小友勿怪,老夫對你那藥丸實在是好奇,昨夜就把它揉碎、溶水,想要知道內裡成分……”
其實不是因為好奇。
昨日稚唯拿出驅蟲藥的態度實在是平淡,還給他們人手一份——彆說延年益壽了,誰家良藥不是藏於蘭室,而是隨便拿出來送人啊!
夏無且壓根沒相信稚唯的話,隻覺得她是在玩笑,藥丸初初拿到手,看到自己獨有兩份,還樂嗬嗬自以為懂了稚唯的暗示。
他好歹是秦王宮裡數一數二的醫家呢,縱然在軍營沒有表露身份,但實力比那些瘍醫高出一大截是顯而易見的,這必是稚唯隱晦表達想跟他切磋醫術的意思。
太醫丞也有自己的驕傲,他承認在夏稚唯口稱的“外科急救”方麵,她有她的獨特之處,但老夫一身所學也不是差的啊!
於是夏無且本著友好交流,又不能讓人小看的原則,選擇連夜解析藥丸。
然後就陷入了自我懷疑階段。
他怎麼辨不清這藥到底有什麼用呢?夏稚唯總不會是胡亂配的吧?
直到今早聽聞兩位近衛的事情,這才恍然大悟。
想到這兒,夏無且不禁抬起衣袖,半遮老臉,慚愧道:“小友的驅蟲藥配比精良,起效突出。而枉老夫半生從醫,竟是連成分都嘗不出來;明明此前見過腹中生蟲的患者,卻未能判斷出藥丸的效用……”
稚唯聽不下去,連忙打斷道:“夏醫莫要妄自菲薄!”
驅蟲藥並非她的創造,她隻是站在後世眾醫家的功績簿上,對藥丸進行了一些配伍加減。
醫藥領域的“文抄公”不要緊,若能救厄扶傷,改善民生,提前促進醫學發展,想來諸位仁者醫家心懷慈悲,不會在意這種事,說不定還會為之喝彩。
但她要是心安理得將此視為自己的功勞,還被捧得沾沾自喜,那可就過分了。
“夏醫,”在蒙恬和王離的旁聽下,稚唯認真說著似是而非的話,“我一身所學,涉獵廣泛,隻要有利於民,無不能示人、教人。”
夏無且怔愣。
蒙恬和王離亦然。
“所學”即代表有師承,這是夏稚唯第一次主動而明確說起此事。
可他們此前反複調查過她後,得到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夏家小女子於安豐縣被秦軍攻破前一直是個癡兒。
她哪來的師承?誰教的她?
蒙恬等人不會輕易將那隱隱的猜測說出口,但無一例外都認定那猜測就是事實。
因為隻有“天授”,才能解釋夏稚唯是如何一朝從癡兒變成精通醫術的女醫;隻有“天授”,她才能拿出那麼多珍貴的技術配方。
而且夏稚唯說的是“有利於民”,並非“有利於王”,是
直接將黔首置於帝王之上。
對於這種大膽發言,蒙恬三人並未有什麼驚慌失色的感覺,反而有種“果然如此”的確信。
概因現在還不是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時期,春秋戰國百家爭鳴,諸子們用來勸諫君主的思想多了去了,不乏有提出讓王侯像農戶一樣勞作的,還有說要君王對百民負責的。
但思想是思想,主張是主張,政治思想是政治思想,不能被君王采納的主張就是竹簡上的枯燥紋樣。
各諸侯王對此心裡門清,不會輕易破防。
當他們聽到振聾發聵的言論時,能直接挺直上身,跽坐正色來句“先生教我”;聽到並不認同的理念也能很淡定,會敷衍,會無視,會好聲好氣表示拒絕再把人送走,被氣到了最多就是將人趕出國門,沒有要打要殺的。
然而真要論起“眾生平等”“眼中無帝王黔首之分”,還有比那至高無上的天外飛仙更有資格的嗎?
所以,經過天人教導的夏稚唯有類似的想法,這很難理解嗎?
稚唯還不知道在場三人已經邏輯自洽,但在合適的時間透露自己的“破綻”,誤導他們將她的變化歸於“非人間凡力”,本就是她打算要做的事,見夏無且麵露了然、複雜,不再一味的慚愧自謙,她覺得目的八成達到了。
蒙恬代表蒙家,王離來自王家,夏無且出身宮廷,當三方勢力都認定同一個事實,便是秦王政再多疑,也由不得他不相信。
畢竟,總不可能是因為她的人格魅力大到能讓這三個人同時撒謊、背叛秦王政吧?
自負的帝王肯定不會考慮這個可能。
如此一來,稚唯以後行走大秦便不會再有人質疑她的本事從哪兒來。
而她要把控的是天、地、人之間的“度”。
要在不經意間劃出“無論天上地下哪一方都不能肆意乾涉人間”的底線,要讓她手裡的“天外來物”從此落足大地,要證實所謂的“仙跡”是人類能夠靠腳踏實地創造、實現的。
不能由她加劇神鬼巫祝的風氣,更不能讓人覺得她能隨意溝通什麼神鬼。
——她真的不是女巫!
係統哭笑不得:“你對這個稱呼真的是耿耿於懷。”
稚唯並不覺得計較這個有什麼不對。
[世人慣來'先敬衣裳後敬人',這不單是稱呼的問題。
等日後我們愈來愈接近秦始皇,巫的身份太容易被人利用,一旦攪進政局裡……你看秦朝的方士、漢朝的巫祝,哪有什麼好下場?
而且,若是被限定在巫的身份上,我無論做什麼事都會被扭曲地合理化。]
見夏無且拿出昨晚記錄研究所得的竹簡,稚唯暫時中斷解釋,起手請他隨她去藥房,一同商討配置驅蟲藥的藥材,示意蒙恬和王離自便。
被打發的蒙恬不死心地問:“阿唯可否先給我們幾l顆驅蟲藥?昨日那種。”
他都聽見了,夏稚唯要和太醫丞一起研究讓大多數黔首也能服用得起的驅
蟲藥,可他要給秦王政去信順便送東西啊……
總不能讓王上跟黔首吃一樣的吧?
?想看辛吉拉萊奈寫的《如何讓秦始皇壽終正寢》第 24 章 欲鴆殺熊啟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等太醫丞回頭配藥不如直接問夏稚唯要現成的。
稚唯假裝不知道蒙恬要給誰,從藥房取出備用的驅蟲藥,道:“隻剩餘這些,不要濫用。”
蒙恬打眼一掃數目,欣然道:“多謝阿唯贈藥,放心,恬不會胡來。”
稚唯隨意“嗯”了一聲,在心裡對係統繼續解釋。
[你看,蒙恬會千方百計想著如何從我身上薅羊毛;而我婉拒韓媼時,明明以夏、韓兩家的關係,她多問一句又不會有什麼壓力……]
知道係統聽不懂,稚唯給它舉例說明。
在她的設想中,她跟韓母的對話應該是這樣的——
韓母:阿唯,藥丸還有嗎?
她:藥丸有些難做……(巴拉巴拉)……以後會有的。
韓母:啊?好可惜,真沒了嗎?
她:(巴拉巴拉)再等等吧。
[這麼對比你是不是就明白了?韓媼並非不相信我,但我既然沒有明確肯定'藥丸沒有了',那韓媼在期待落空的情況下,言語不經過大腦、下意識追問一句是人之常情,可她沒有。]
“明白了,”係統吐槽道,“你們人類說話好費勁。”
[嗐,都是社會逼的。]
稚唯半開玩笑道。
係統:“那麼,造成韓母這樣的原因,就是阿唯所說的'扭曲地合理化'嗎?”
稚唯索性說得更明白些。
[韓母信任我是一方麵。但大多數黔首對神鬼心懷敬畏,若我是能引動神鬼之力的'巫',他們就會覺得,我製出什麼都是理所當然的,而其他人不行也是理所當然的。
一旦形成這種觀念,還要怎麼引導大家去主動學習,搞自主創新?
我得讓他們知道我是'人',隻是好運接觸到了高階知識,但真正學到多少是我自己的能力。
如此,我能學會的,彆人也能學會。]
稚唯這般想著,一口氣拿出三個版本的驅蟲藥擺在目瞪口呆的夏無且麵前,笑容滿麵道:“夏醫,以你的經驗來看,哪個更適合黔首使用?”
原來還不止一種嗎?
夏無且恍恍惚惚,本著嚴謹的專業態度,下意識道:“這得待老夫仔細看過才能知道。”
“夏醫請。”
稚唯將藥丸和所用藥材全推過去,和顏悅色道:“若是三種都不適合也沒關係,我將驅蟲藥的配比原則說給夏醫聽,夏醫學習研究過後,說不定能配出更好的藥丸來!”
剛開始分辨藥丸成分的夏無且:“。”
他努力繃住表情,語氣誠懇地道,“承蒙小友慷慨教授,老夫——”
稚唯捧著臉,滿臉信任,大聲鼓勁道:“夏醫一定可以!”
……儘力而為。
夏無且木著臉,默默咽下這四個字。
係統咳咳兩聲:“莫
要欺負老人家。”
[開個玩笑啦。]
稚唯收起頑皮的心思,指著一桌子的藥材,正經請教道。
“夏醫想必知道,家中小叔父四處經商,我的許多藥材都是靠他收集得來,而阿唯從未離開過縣城,對如今諸醫家的常用藥材,以及各種草藥的生長分布都不甚了解。還得煩勞夏醫教我,看這三種藥丸所用到的藥材中,哪些是能廣泛獲取的?”
不管是驅蟲藥還是彆的,想要大多數黔首都能用上,其原材料必須量大便宜,但在這基礎上,又得保證藥效或質量才行。
她並沒有告訴夏無且的是,她拿出的三種驅蟲藥藥丸,其藥物的配伍組成都是缺胳膊少腿的。
化蟲丸和肥兒丸都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但前者中的白礬是工業產品,她做不出來;後者中的檳榔現在還在馬來西亞,稚唯也不太想讓這種有癮的東西過早出現。
張仲景的烏梅丸相對而言藥材最全,但也是製作步驟最複雜的一個,且它針對的主要是蛔蟲寄生,不如驅殺諸蟲的化蟲丸適用範圍廣。
至於她小時候吃的寶塔糖……它當中含有效成分的主藥現在在北極圈。
韓信等人服用的驅蟲藥,是她綜合三種配方,對藥物組成進行加減後製作的,這並不是她自詡方劑水平有多高,而是不得已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