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諾頓是在1991年5月一個不算太炎熱的下午見到那個女孩的。彼時他剛剛從學校畢業,正因為被家裡派到日本些微地生著悶氣,又無所事事,誰都不認識,隻找了個鄉間野營地,釣魚發呆。說是釣魚,其實隻有一根釣竿,一個臨時湊數的桶和一把釣魚椅,以及用來遮擋陽光的幾本日語雜誌。
他遇到的那個女孩看上去隻有16、7歲,穿著簡單的體恤和一條破洞背帶褲,皮膚在陽光下白得發光,還有一頭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橙色長發,打著卷像瀑布一樣披在她耳側。離近了看,他才發現她的頭發沒有遠看那麼像橙色,顏色更偏紅棕一些,他以為是某種染發劑,後來才知道居然是天然的。
諾頓有點想開口打招呼,但是又不知道會不會太突兀。不過沒關係,這女孩先來搭理他了。
“你釣到幾條魚?”女孩站在他身旁,饒有興趣地探頭看他的釣桶,可能看他是白人,便用英語跟他搭話。
這姑娘有點自來熟,諾頓心想,回答道:“沒有,今天魚看起來不餓。”
頓了頓,他接著說:“你是遊客?” 這是個相對偏僻的日本鄉鎮,很難遇到跟他一樣的白人。
這姑娘蹲坐下來,離得他很近,近到他能看清楚她左眼眼尾有個針眼差不多大小的痣,很可愛。
她抬眼看了一眼諾頓的臉,沒回話,諾頓也不在意,隻覺得那顆痣在她蜜色眼睛的映襯下更可愛了。
“我是愛德華?諾頓,你可以叫我艾迪,我暫時住在這附近。你呢?”諾頓忍不住繼續跟她搭話。
“我叫喬琳。我家在這裡。”這女孩終於肯繼續剛剛的對話了,“你知不知道這個池子其實是私有的?”
聞言諾頓有點驚訝,但他不知怎麼覺得這女孩說話時的態度太輕鬆了,讓他懷疑是在開玩笑,“不知道。如果是私有的,也許這裡會有塊牌子。”
喬琳發出一種嗤笑聲:“那是因為所有本地人都知道這是私有的,從遠處的那座山到門口的那座亭子都屬於清水家。跨過那條石橋才是公共的野營地。你是不是美國人?”
諾頓顧不上被嘲笑,闖入私人領地的尷尬先襲上心頭,讓他不安地抬了抬腳:“你說你住這兒?你是個清水?你怎麼知道我是美國人?”可她明顯是個白人女孩兒,最起碼是個混血姑娘。
“彆擔心,幾條魚的主我還是能做的。我養母是個清水,我不是。我也是美國人。”喬琳明顯看出來了他的慌張,笑嘻嘻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