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順天府的時光過得飛快。
一轉眼, 芫娘已經領著了進鳳翔樓的第一份月錢。
芫娘撥弄著銀錁子和銅板,一時也不知要怎麼花,隻能支著下巴在大堂裡頭發呆。
鳳翔樓裡其他做活的娘子見了, 便吆喝道:“芫娘, 明兒休息,我們要去香凇山拜佛去。”
“如今有了銀錢,到佛前供個大蓮燈,日後才有福氣嘞。”
“都說香凇山的佛最靈了, 你跟不跟我們一道兒?”
芫娘聞言, 頓時眼前一亮:“我要去。”
大家聞言,便嘰嘰喳喳圍到芫娘身邊。
“你聽我說, 那個蓮燈你可得買好了背上山去。”
“山上廟在外頭的蓮燈請一盞要十文,南城的隻要五文錢一盞, 還是西番的酥油燈。”
“香我這裡有,就不用花冤枉錢了。”
順天雖然沒有紅芍和翠翠,但芫娘覺得自己好像也沒有那麼孤單了。
旦日一早,她便換上乾淨衣裳,同幾位娘子往香凇山上去。
香凇山位在順天城南,山上那智妙寺本是前朝建築,遺世而獨立於山頂,時至本朝已然頗有荒廢之景。
好在多年前永寧長公主出嫁時宮中大興佛事, 當今陛下親自下旨翻修,才有了如今恢弘氣派的智妙寺。又因著香淞山山林深靜, 景色怡人, 故而也漸漸成為了京中百姓們郊遊踏青的去處。
這一路上山,既有人賣吃喝,也有人編草螞蚱, 實在是好不熱鬨。芫娘看得流連忘返,直被旁的娘子們喚兩三聲才發覺掉隊。
芫娘隻好訕訕一笑,再三步並兩地追上大家的步子。
不過饒是大家千叮嚀萬囑咐不能在山上買東西,芫娘還是被那帶著露水的新摘荷花引去目光,最終買下三朵。
香凇山算不得高,坡度也一點都不陡,即便芫娘走走停停,小一個時辰便也到達了山頂的智妙寺。
敕修的寺廟滿共四進院落,東西配殿俱全,建築格外恢宏。廟中遍植銀杏樹淩霄花,每到如今這般夏日,淩霄盛放,便是燦若雲霞,美不勝收。
寺外人群熙攘,僧人沙彌,賞花遊覽之人往來不覺,一時比滿院子紅赤赤的淩霄花還要更熱鬨。
芫娘跟在大家後頭,望得目不暇接。
一過了山門同天王殿,迎麵便是供奉著佛像的大雄寶殿。寶殿中肅穆莊嚴,梵音陣陣,善男信女摩肩接踵。
芫娘忙將新摘的荷花獻到佛前,誠誠懇懇跪在蒲團上,雙手合十閉上眼睛,求菩薩一定一定保佑她——
定要當上掌灶,在順天找到爹娘和哥哥才好。
她默許完願望,還沒忘虔誠地磕三個頭,這才緩緩起身。
旁的娘子們早已經聚在燈架旁供起燈來,芫娘便也將帶上山的油燈放上燈架,一盞一盞挨個點亮。
“我一盞,紅芍姐姐一盞,翠翠一盞……”
直點到最後一盞,她方皺起眉頭來。
佛殿點燈,祈求長生,緣結善報。
她本要給陸懷熠供一盞的,可現下卻不知怎麼少了數,陸懷熠的那盞燈不見蹤影。
芫娘不禁有些懊喪。
若是她上山之前再細細數一遍就好了。
陸懷熠雖出身在官宦之家,但在錦衣衛裡成日來往辦差,聽到見到的免不得會是先前似胡三那般流血的場麵。那樣的場麵實在太嚇人了,她總想著陸懷熠也得平平安安才好。
眼見得前頭點亮的幾盞蓮燈燃得赤焰火舞,芫娘隻好作彆還要繼續往後山去遊玩的其餘娘子,獨自往山寺的流通處尋去。
鳳翔樓娘子們的話是誠不欺她,這裡的蓮燈又大又精致,蓮瓣做得栩栩如生,還描了金線,可一盞便要足足三十文錢。
芫娘看了看蓮燈,又望了望茄袋,終於還是咬咬牙一跺腳,將這盞大蓮燈請了下來。
畢竟她沒了錢還能再賺,六爺出入免不得刀光劍影,若是身上被人戳個窟窿,那可得疼死了。
芫娘小心翼翼地將蓮燈捧上燈架,寺中的小沙彌才又送來一張紙條和炭筆,請芫娘寫兩句祝福一並放在蓮燈上燃了。
芫娘稍加思索,隨即便歪歪扭扭地落下“平平安安,身體康‘見’”八個大字。
待到供完了蓮燈,芫娘算是了卻了一樁大心願。
她登時神清氣爽,興致勃勃地往寺外走去。
香淞山中雖不似智妙寺有成片的火紅淩霄,但山間小路崎嶇蜿蜒,四下裡不知名的小花也自成一景。
芫娘雖在智妙寺花了些錢,但是一想到為陸懷熠供了一盞又大又好的蓮燈,她便隻覺得到處都是美景,頓時連腳步也變得輕快起來。
沒了旁的娘子催促,她下山的路就自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