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概念這幾天很熱。
特彆是相關部門的領導在好幾個場合都提到這個詞語,然後華夏台的新聞聯播之中專門播出了領導們關於互聯網+的發言之後,這個詞的熱度就更高了。
而真正的把這個詞推向年度熱詞的是《政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的發布。
這個指導意見主要圍繞“互聯網+”進行講述,旨在推動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進一步促進社會發展。
總體思路是順應世界“互聯網+”發展趨勢,充分發揮華夏互聯網的規模優勢和應用優勢,推動互聯網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拓展,加速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增強各行業創新能力,構築經濟社會發展新優勢和新動能。
這裡麵的不少理念都跟曹陽在華夏台的訪談很接近。
世界首富的發言,官方的背書,華夏大地再也沒有誰去質疑互聯網+的正確性了。
不說互聯網行業許多人都開始圍繞著互聯網+創業,就算是實體行業,大家也都想著如何把自己的企業跟互聯網+聯合在一起。
特彆是那些上市公司,更是恨不得能夠讓公司的哪個項目跟互聯網+扯到一塊去,這樣子可以刺激一下股價,指不定一個漲停就出來了。
至於這些項目的花費,在股價上漲麵前,根本就不算什麼事情。
“曹總,結合這段時候很熱門的互聯網+概念,各路企業都在尋找適合自己的切入點。”
“我們南山設備內部也開了好幾次研討會去商量著怎麼把這個概念跟我們公司結合在一起。”
潘金興讓人專門約了曹陽一個小時的時間去彙報南山設備的新想法。
這個想法他們已經醞釀了一個星期了,準備正式的推出來。
“看你這個樣子,似乎已經找到切入點了?”
曹陽還真是有點好奇潘金興會給自己帶來什麼驚喜。
設備行業也算是南山係起家的核心產業了。
哪怕是到了今天,南山設備也仍然是南山係裡頭非常核心的企業,甚至說它是最核心的存在也沒有問題。
“我們準備把工業4.0這個概念在華夏進行推廣,讓南山設備成為華夏工業4.0的急先鋒。”
潘金興直接拋出來一個重磅概念,那就是工業4.0。
這個詞,曹陽自然是曾經聽說過的。
不過想要真正的做到工業4.0,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這個工業4.0是你們自己想到的嗎?”
“它跟之前的幾個工業化階段有什麼關係,如何進行區分呢?”
雖然曹陽大概知道這個東西是怎麼一回事,不過這個時候肯定是要當做什麼都不知道。
“不是的,工業4.0的概念最早出現在德意誌,並在今年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
“它的核心目的是為了提高德意誌工業的競爭力,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占領先機。”
“我覺得把它放在華夏來,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潘金興倒是沒有沽名釣譽的把這個名頭安在自己頭上,畢竟以後這個概念推廣開來之後,大家肯定知道起源地是德意誌。
到時候南山設備反而要尷尬了。
“工業4.0的核心特征包括互聯、數據、集成、創新和轉型。”
“它強調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之間的緊密連接,以及產品數據、設備數據、研發數據、工業鏈數據、運營數據、管理數據、銷售數據、消費者數據的連接。”
“工業4.0通過物聯網、大數據與分析、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等技術,實現智能網絡,促進橫向、縱向和端到端的高度集成。”
“這些領域,有許多都是我們南山設備或者是集團兄弟企業比較擅長的領域。”
“我們完全可以把集團打造成華夏工業4.0的標杆,帶著華夏進入到工業4.0時代,實現新的工業革命。”
潘金興作為工程院院士,出手肯定都是大手筆。
這工業4.0的概念如果是一般的企業提出來,估計根本就沒有什麼影響力。
但是南山設備作為華夏最大的設備行業,潘金興又是新崛起的院士,情況就不一樣了。
更加不用說南山設備背後還有曹陽這個世界首富呢。
“南山設備準備怎麼在公司內部落實推進工業4.0的革命呢?”
對於潘金興的提議,曹陽肯定是不會反對的。
不過他也有點好奇對方準備做什麼。
畢竟如果隻是單純的提一個概念的話,那是沒有太大的意義的。
國內擅長搞理論研究的人有大把,人家可以提出各種各樣的新概念出來。
“我們公司出品的各種設備,準備從以下五個方麵來實現工業4.0的革命。”
潘金興顯然是有備而來,聽了曹陽的話之後,立馬開始了自己的陳述。
“首先就是設備的智能化與互聯性。”
“我們的生產設備需要能夠實現智能化操作,並具備與其他設備和係統進行實時通信的能力。”
“這可以通過設備內置傳感器、執行器以及通信模塊來實現數據的實時采集、傳輸和處理。”
“同時,設備上還可以和工業物聯網技術結合起來,以便與雲端平台、其他設備以及企業信息係統進行無縫集成。”
“然後就是自動化與柔性生產。”
“在我看來,工業4.0強調自動化生產線的應用,以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人力成本。”
“因此,生產設備需要具備高度的自動化能力,包括自動調整參數、自動檢測錯誤和自動執行維護等。”
“此外,為了滿足個性化定製的需求,生產設備還需要具備柔性生產能力,即能夠快速適應不同產品的生產需求。”
“這也是德意誌那邊的企業正準備打算推進的概念。”
潘金興一邊說,一邊看著曹陽的反應。
這個事情要搞起來,肯定是需要曹陽的支持才行。
小打小鬨也沒有意思,要搞就搞成轟動全國的新概念。
“再有就是我的設備要儘可能的實現模塊化與可擴展性。”
“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和產品更新迭代,生產設備需要具備模塊化的設計,以便能夠方便地添加新功能或替換舊部件。”
“此外,設備還需要支持可擴展性,以便在需要時能夠輕鬆擴展生產能力。”
“這方麵倒是跟未來汽車的OTA升級功能有那麼一點異曲同工之妙。”
“第四……”
潘金興花了十幾分鐘,洋洋灑灑的把自己對於南山設備如何進入到工業4.0時代準備做的努力進行了介紹。
不得不說,院士出手就是不同凡響。
曹陽之前雖然也對工業4.0的概念有一些了解,但是絕對沒有潘金興介紹的那麼全麵。
“潘院士,這個概念可以專門形成一個文件,報送給相關部門,先讓它們了解一下。”
“最好就是能夠讓他們來南山設備參觀一下生產線,把一些已經在朝著工業4.0時代進軍的技術好好的介紹一下。”
“我估計相關部門對這個概念的興趣應該是非常大的。”
曹陽很快就給出了具體的指示。
這種要在整個華夏推廣的概念,如果單純的依靠一家企業去推廣,效果肯定不是非常的好。
倒不如來一個自上而下的宣傳和推廣,讓各行各業都朝著工業4.0而去。
這背後對於南山設備來說,絕對是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其他的虛名姑且不說,各行各業要朝著工業4.0進軍,首先就要對各種設備進行改造或者導入一些更加先進的設備。
這對於南山設備來說,就是一個天量的大訂單。
隻要能夠吃下一部分,也能讓南山設備的規模再上一個新台階。
這個道理不僅曹陽明白,潘金興自然也是很清楚的。
所以相關的文件很快就被加班加點的搞出來,報送給相關部門了。
對於南山設備提交上來的資料,相關部門的重視程度肯定也是不一樣的。
特彆是那麼高大上,那麼適時宜的概念,立馬就引起了大佬們的關注和興趣。
一瞬間,工業4.0這個東西就成為各級機構和國企的學習文件。
而南山設備這個始作俑者,自然也都被大家關注到了。
“曹總,你們這個工業4.0的概念提的很牛啊,我們濟二也是一直都在想著如何提升自己的整體技術水平,提升我們的企業形象,讓大家不再把我們當成一家隻會生產鐵疙瘩的工廠想儘了辦法。”
“現在有了工業4.0這個概念,情況立馬就不一樣了。”
濟二機床廠的張盛跟曹陽是老熟人了。
所以他有什麼事情都是直接一個電話打到曹陽那邊。
濟二作為當初“華夏十八羅漢機床廠”裡頭唯一拿得出手的存在,曹陽也是比較重視的。
特彆是濟二的汽車衝壓車間使用的衝壓生產線,已經成為了它們的名牌產品。
華夏這幾年新修建的汽車工廠,七成以上都是在使用濟二的這一套衝壓設備。
當然了,在這個衝壓設備裡頭,數控係統等不少核心零件是南山設備或者是南山汽車零部件等南山係的企業提供的。
“怎麼,你們濟二機床廠終於準備衝在時代最前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