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要在全球火箭發射市場保持靈犀那的優勢,就要儘快的把星艦搞出來了。”
這個時候,不需要曹陽去督促,趙思宇自己都知道星艦項目的重要性了。
啟明星科技能不能在高科技行業徹底的站穩腳跟,跟星艦的研發也是息息相關。
“獵鷹9號改進型的研究成功,確實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就以我們公司現在內部測算的數據來看,啟明星9號MAX的發射噸位雖然可以達到啟明星9號的三倍,但是成本其實是不止三倍的。”
“最終如果對一次性發射大噸位沒有特彆的需求的話,啟明星9號就夠用了。”
“放在美利堅那邊,也就意味著獵鷹9號改進型已經可以滿足八成的衛星發射需求了。”
曹陽自然也是很清楚獵鷹9號成功進行回收的意義在哪裡。
可也是,今天之後,獵鷹9號就算是全麵崛起了。
雖然性能參數上跟啟明星9號有一些差距,但是沒有數量級的區彆。
“確實如此,獵鷹9號的崛起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本來之前還有一些美利堅的用戶谘詢利用啟明星9號來發射自己的衛星的事情,今天過後,估計這些潛在的客戶都會慢慢的消失了。”
趙思宇看問題也是看的比較清晰透徹的。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這是民營太空探索企業的先驅者。
它也將會是啟明星科技在全球範圍內最大的競爭對手。
背靠各自強大的本土市場,不管是啟明星科技還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未來都是有許多人看好的。
但是這兩家公司之間的競爭會成為什麼樣子,不同的人卻是有不同的看法。
“沒有關係,國內的發射需求已經夠我們忙碌好幾年了。”
“幾年之後我們還有更加重要的任務要做呢。”
曹陽現在的心態是非常穩的。
隻要天不塌下來,一切都好說。
哪怕是天塌下來了,也還有高個子頂著呢。
……
相比啟明星科技這邊的淡定,聯合火箭航天公司那邊就淡定不了了。
格羅京回國之後,就在公司內部開了好幾場會。
本來是布局一些跟啟明星科技合作的事情,但卻是又聽到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那邊成功進行火箭回收試驗的新聞。
這讓格羅京的心情一下就變得複雜了。
為什麼美利堅和華夏那邊都那麼順利的開發出來了可回收利用的火箭,而它們卻是折騰了那麼久都沒有搞成功?
“德米特利,你覺得我們的可回收火箭項目,技術方向是不是錯了?”
華夏和美利堅那邊搞垂直發射的可回收利用火箭,這個方案跟聯合火箭航天公司的方案有著巨大的區彆。
之前格羅京一直都是認為他們的方案是最好的,幾乎可以全部重複利用火箭的所有零件。
但是眼看著對手的發展速度那麼快,它們自己的節奏卻是有點不理想,格羅京有點著急了。
“航天飛機這個方向本身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美利堅人也是搞了幾十年。”
“我們的可回收火箭跟航天飛機有一些相似之處,但是生產的成本會更低一些。”
“這個大方向是不能說有錯的。”
德米特利現在已經安排了大量的人手去搞可回收利用火箭的項目,這要是承認大方向錯了,豈不是全部項目都要取消?
這個事情他是絕對接受不了的。
“可是美利堅的航天飛機在2010年9月進行了最後一次發射之後,就再也沒有安排後續的活動了。”
“這些航天飛機不僅生產成本非常的高昂,安全性也不儘如人意。”
“我們的可回收利用火箭的設計要比啟明星9號和獵鷹9號複雜很多,這就意味著不管我們如何努力,最終的生產成本都會比人家高很多。”
“而零件多了,設計複雜了,也就意味著安全性會降低。”
“這對我們的項目發展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格羅京前幾天去華夏的時候,已經跟曹陽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聯合火箭航天公司那邊拿出一款火箭發動機出來跟啟明星科技共享。
而啟明星那邊則是把啟明星9號的發動機控製係統拿出來跟北極熊共享。
這個合作,雙方都比較滿意。
之前聯合火箭航天公司會選擇從檔案室裡頭翻出以前的可回收利用火箭項目來重新發展,那是因為找不到更好的方案。
但是現在如果有了啟明星科技的發動機管理係統,它們自己又有比較不錯的火箭發動機。
那麼隻要參考啟明星9號或者獵鷹9號,直接搞出來一個聯合火箭9號可回收利用火箭出來,難度就不是那麼高了。
甚至火箭的外殼都可以直接跟獵鷹9號一樣,使用不鏽鋼來生產。
本身北極熊在不鏽鋼上的利用就是非常有特色的,當年的超音速戰鬥機,就是有使用不鏽鋼作為蒙皮。
所以相關的不鏽鋼技術,它們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當然了,這些都隻是格羅京自己的想法,還沒有正式的拿出來跟大家討論。
本來他還要糾結一段時間的,但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那邊把獵鷹9號改進型都給搞出來了,順利的搞定了可回收利用火箭項目。
這麼一來,格羅京就覺得不能再等了。
要不然聯合火箭航天公司就要落後國際同行太多了。
這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結構雖然複雜了一點,但是我們有大量的現成資料可以供參考,明年就可以開始完成第一次發射的。”
德米特利這話,卻是有點刺激到了格羅京,他直接說道:“如果我們使用量產的發動機,跟啟明星9號和獵鷹9號采取類似的設計結構,那麼是不是也有可能在明年年底進行首次發射?”
火箭設計當中,發動機和發動機控製係統的研發是最耗費時間的。
這兩塊的零件都沒有問題的話,整體的設計反倒不是什麼大問題。
北極熊在這方麵的人才積累還是非常的深厚的。
哪怕是放血了二十多年,也比世界上九成九的國家要強大。
“隻是單純的把火箭設計生產出來進行試驗的話,問題不是很大,但是第一次發射,不一定就能成功。”
德米特利對格羅京也是很了解的。
聽到這裡的時候,他就知道對方已經心意已決了。
這個時候自己繼續堅持什麼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所以他也是很快的開始轉換思路,考慮對標獵鷹9號和啟明星9號來開發可回收利用火箭。
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這個項目不能取消。
如果隻是項目研究的產品稍微更換一下的話,還是可以接受的。
“現在的項目哪怕是明年能夠進行發射,大概率也是很難完成成功。”
“哪怕是成功了,按照現在預估的成本也是沒有任何競爭優勢的。”
“既然如此,倒不如痛痛快快的換一個研究方向,趁著這個項目的大部分零件都還沒有開始試生產,沉默成本比較低的時候進行變化。”
“要是繼續拖下去,預算都已經花光了,我們再想著變換研究對象的話,就太遲了。”
格羅京這麼一說,德米特利倒也是完全理解了。
聯合火箭航天公司每年的研發經費都是有預算的。
特彆是改革之後,成為了徹底的北極熊國企,預算就更加重要了。
如果現在的可回收火箭項目把預算用光了,然後又搞出一個比較雞肋的產品的話,那麼問題可就大了。
到時候繼續研發下去也不是,換一個方案來研究也不是。
左右為難之下,他這個火箭項目的負責人,指不定就要被推出來背鍋了。
這肯定不是德米特利希望看到的局麵。
“格羅京,還是您高瞻遠矚,看的清晰透徹。”
“我覺得趁著啟明星科技跟我們交流發動機控製係統的技術的過程當中,好好的學習一下啟明星9號的設計。”
“不過它們的碳纖維外殼,我們可能比較難學,除非對方願意低價銷售碳纖維產品給我們。”
德米特利顯然是準備結合獵鷹9號和啟明星9號的方案來形成自己的可回收利用火箭方案。
這對他們來說,問題不是很大。
並且這些方案已經被兩家公司證明是可行的,它們跟在後麵研發,風險就非常的低了。
模仿比創新需要承擔的風險是低很多的。
“低價銷售碳纖維產品給我們是不可能的,我們的火箭外殼就跟獵鷹9號一樣使用不鏽鋼吧。”
“其他的地方可以學一學啟明星9號,正好啟明星科技那邊也對外公布了不少啟明星9號的資料,我們拿過來對比一下,應該可以節約不少的時間。”
格羅京這麼一說,德米特利忍不住補充了一句道:“就是不知道啟明星科技那邊公布的資料,有沒有進行特彆的加工。”
“比如某個地方的尺寸,他們故意標注錯誤。”
“或者是一些零件的比例,他們故意搞的比較特彆,到時候我們可能就要走彎路了。”
德米特利的這個擔心,其實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的。
當年美利堅和北極熊都是做過一些類似的事情,彼此都吃過這方麵的虧。
“我們不是要把發動機技術跟對方共享嗎?”
“在這個合作過程當中,大家好好的溝通一下,獲得彼此的信任。”
“反正我們在這方麵沒有太大的競爭關係,啟明星估計也沒有把我們當成是它們的星鏈衛星係統最主要的競爭對手。”
“所以隻要溝通好了,我覺得一切都是可能的。”
不得不說,格羅京的這個分析還是很有道理的。
北極熊哪怕是搞出來了自己的星鏈,注定也是不可能在華夏使用,不可能在全球使用。
這對啟明星科技的星鏈來說,影響很小。
對於啟明星科技來說,最主要的競爭對手永遠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所以他們跟北極熊合作,完全是有可能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