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新公司!南山集團的又一種戰略轉型(1 / 2)

嶺南省的動作很快。

就在華夏發布了《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和《關於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的第二天,屬於嶺南省的新能源車生產補貼政策就出台了。

羊城市對符合標準的車每輛補貼5萬元。

嶺南省也是同樣如此。

唯一的區彆就是嶺南省的補貼要求,適當的降低了續航裡程方麵的內容。

畢竟嶺南省不是隻有南山集團一家汽車企業。

對於現在的人來說,電動車從400公裡的續航降低到300公裡的續航,其實也已經不算少了。

而公交車從300公裡的續航降低到200公裡,勉強也算是夠用的。

這樣子的條件,算是充分的考慮了省內大部分的企業需求。

當然了,說的直白一點,就是這已經考慮了比亞迪的需求。

所以當看到這個政策正式公布的那一刻,比亞迪的人也算是鬆了一口氣。

“王總,省裡麵基本上還是按照我們提議的續航裡程來進行補貼,這樣子我們不僅可以去搞電動公交車,電動出租車也可以搞了。”

“至於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也明確了最低50公裡續航的要求,就可以同樣的納入補貼。”

“隻是補貼的金額從5萬元一台降低到了3萬元一台。”

“考慮到國家、省、市的幾級補貼,我覺得接下來重點推進插電式混合動力是比較合適的。”

比亞迪汽車銷售部部長吳華餅第一時間就跟研發負責人梁傳慶和呂發祥來到了王福的辦公室。

對於比亞迪汽車來說,他們現在重點攻關的是磷酸鐵鋰電池。

這種電池的能量密度相對比較低,用在電動車上,雖然勉強也能達到300公裡的續航,但是成本不低,沒有插混來的劃算。

考慮到補貼,那麼插混就顯得更有機會盈利。

最關鍵的是插混雖然可以充電,但是不充電也能跑,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電動車的裡程焦慮。

這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從培養消費者的習慣的角度來考慮,其實直接生產電動車是更加合適的。”

“不過你們說的也有道理,企業還需要考慮成本問題。”

“我們就先重點推進一下插混車,電動車就找一款進行改一改就行了。”

對於練富榮反饋的意見,王福還是比較重視的。

公司大了,不能什麼事情都靠老板一個人去判斷,得充分調動下麵的人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要不然老板累死了也是不夠的。

“從電池成本的角度考慮,如果能夠有專門的電動車平台的話,那麼電池包的成本可以至少實現10%以上的成本下降。”

“從長遠的角度考慮,油車改電車肯定不是辦法。”

“王總,我們公司是不是直接去研發一款電動車平台?”

“這樣子電池包就可以做的比較方正,將來也可以基於這個電動車平台,進一步的生產其他車型?”

呂發祥作為比亞迪電池負責人,對未來的發展也是有著明確的想法。

在他看來,專門的電動車平台,這是一定需要的。

無非就是你現在去搞,還是以後去搞的問題。

“現在全球搞電動汽車的企業非常少,大部分也都是基於傳統的某一款燃油車進行改造之後成為電動車平台。”

“如果要專門的去研發電動車平台,這個投入可能有點大。”

“我覺得是不是等電動車的發展情況比較明確了之後,再考慮這方麵的內容?”

梁傳慶作為整體的研發負責人,要考慮的問題有很多。

電動車平台好是好,但是那得花錢去搞啊。

直接抄襲某個平台,成本可能不是很高。

但是自己去搞原創,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指不定搞電動車平台的錢,都夠開發好幾款新車型了。

雖然這幾年比亞迪汽車的發展速度很快,去年的銷量更是上了30萬這個台階。

但是比亞迪汽車的單車利潤一直都不是很高。

生產一輛車,也就掙個3%點左右的加工費,有些車型甚至連3%的利潤率都沒有。

這種情況下,要花大價錢研發電動車平台,梁傳慶肯定是要比較慎重的。

畢竟,在這個地方花的錢多了,其他地方的研發投入可能就少了。

“這一次的政策公布,國內算是迎來了電動車發展的第一個階段了。”

“在這個階段,大部分企業應該是要依靠補貼才能生存下去,市場化購買的電動車估計也不是很多。”

“所以這一階段,我們確實是沒有必要去搞專門的電動車平台,消費者不會在意的。”

“等到三年之後,我覺得華夏的電動車發展應該就進入到了第二個階段了。”

“那個時候,不管是電池還是電機技術,應該都更加成熟了。”

“普通消費者也開始可以考慮接受一些電動車了。”

“我們在那個階段在投入資金進行電動車平台的研發。”

王福一錘定音,決定了電動車平台的發展事情。

搞,肯定是要搞的。

但不是現在搞,而是三年之後再搞。

對此,梁傳慶和呂發祥都沒有再說什麼。

……

在南山集團內部,針對前幾天華夏公布的兩項汽車政策,正在舉辦一場特殊的會議。

整個南山集團的高管,除了一些跟這個政策完全沒有什麼關係的人員,都出席了會議。

“林總,今天的會議主題到底是什麼呀?”

章京一頭霧水的坐在了林城旁邊。

今天的會議,像是南山特殊鋼、南山碳纖維等公司的負責人,就沒有被邀請參加。

作為南山半導體的負責人,章京覺得自己被叫過來參加會議,也是挺奇怪的。

不過是一個汽車政策的發布討論會,跟他有什麼關係嘛。

“我也完全不知道啊。”

“要不你問問曾部長?”

林城聳了聳肩,表示自己也是啥也不懂。

當然了,他順便把球踢給了曾婷婷。

“我知道的信息可能都還沒有你們多呢。”

“今天的會議主題是什麼,我還想問問你們呢。”

曾婷婷沒有跟大家說謊,今天到底要乾什麼,她還真是不知道。

當然了,既然是跟發布的政策有關係,那麼話題肯定是跟新能源車有關係。

這一點,倒是大家都知道。

但是南山集團現在其實已經在跟羊城汽車集團在搞新能源車了,難道曹總又有了新想法?

“聽說這個政策公布之後,各個車企都在積極的搞電動公交車,那個東西應該是最好搞的。”

“每一個被納入到新能源示範城市的地方,肯定都有對應的政策去支持相關的項目落地。”

“這種情況下,在公交車的采購上麵,朝著電動車去傾斜,應該就是最容易達成的目的。”

“要不然到時候作為示範城市,沒有達成上麵的目標,也是挺尷尬的。”

財務部部長董勝男在旁邊插了一嘴。

作為財務部部長,她對電動車的收益情況還是比較清楚的。

要是沒有補貼政策的支持,她覺得電動車根本就走不遠。

同樣的,她也是支持南山集團的電動車方案,儘可能的先朝著電動公交車和電動客車的方向去發展,這可以充分的利用羊城市的支持。

“我聽說美利堅那邊,特斯拉已經準備在今年上市了。”

“其實我覺得借著這一次政策的東風,集團可以成立一家跟特斯拉類似的企業,專門去研究、生產電動車。”

“指不定到時候也能給大家帶來意外之喜。”

林城這話拋出來,眾人沉默了片刻。

類似的話題,在南山集團倒也不是第一次有人提出來。

但是之前的時候,條件明顯是不成熟的。

現在的話,情況似乎有點不一樣了?

“我覺得林總的這個提議很好,我們現在已經有電池、電機、電控等相關零部件的技術積累,生產電動車對我們公司來說不是什麼特彆難的事情。”

“如果售賣的電動車是三五十萬的中高端產品的話,那麼考慮到了補貼之後,還是有可能實現盈利的。”

“當然了,如何讓消費者選擇我們的電動車,這可能是一個需要好好謀劃的事情。”

繞永祥作為集團副總,同時也主管研發工作,認真的考慮了一下林城的方案。

這一考慮,還真是覺得這個方案似乎可行呢。

“低端車依靠南山紅旗,主打25萬以內的汽車銷售。”

“高端車靠星辰和捷豹路虎,涵蓋50萬到500萬的所有產品。”

“這麼一來,25萬到50萬之間,我們集團還真是缺少一些車型。”

“偏偏這部分市場的空間還不小,值得好好的搞一搞。”

“之前我還想著是不是讓捷豹路虎或者星辰推出一款50萬以內的車型,不過曹總沒有同意。”

“現在看來,很可能這部分的市場,就是曹總給電動車預留的?”

曾婷婷很是大膽的給出了自己的“猜測”。

她的這個猜測,自然不是瞎說的,而是基於之前曹陽跟她的一些談話得出的。

一些討論的內容,當時可能隻是單純的討論,但那也是反映了一些曹陽的想法。

“現在雖然有補貼政策了,但是搞電動車的條件,可能並不是很成熟吧?”

作為南山發動機的總經理,程濤對新能源車其實是有一點潛意識裡頭的抗拒。

要什麼電動車?

大排量油車不香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