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及自己利益的時候,看起來效率不高的企業,也是可以爆發出超出想象的速度。
該加班的加班,該聯絡的聯絡。
不過是張國義和哥爾摩見麵半個月之後,南車集團就正式的收到了聯絡。
由於環保方麵的要求,舍弗勒和斯凱孚等廠家的軸承鋼產能不足,沒有辦法保證供應。
為了激勵大家騰挪更多的產能給到高鐵軸承,相關零件的價格上漲30%。
並且他們會根據局勢的變化,進一步的保留追加上漲的可能性。
這個聯絡一收到,聶建就氣壞了。
搶錢也不是這樣子搶的啊。
原本一個高鐵軸承的利潤率就高的嚇人,現在還要漲價30%。
理由居然是那麼的可笑。
“聶總,我就說高鐵軸承國產化的項目,動靜不要搞的那麼大。”
“要不然舍弗勒它們肯定會有一些動作出來的。”
“現在好了,國產的軸承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用上,我們卻是要提前為進口軸承漲價買單了。”
“價格上漲30%的話,一年下來就多支付的外彙,就超過1億美元了。”
“這個責任,誰來承擔?”
聶建在公司內部,顯然也不是沒有對手。
副總工劉海華就是經常跟他作對。
跟舍弗勒和斯凱孚的關係都很是不錯的劉海華,對高鐵軸承國產化項目一直都是不大上心的。
要不然也不會過去折騰了好幾年,也不見什麼成績出來。
甚至劉海華的兒子,如今就在歐洲留學呢。
這當中的過程,也是讓人很是疑惑。
聶建可是知道劉海華的兒子,成績一直都不怎麼樣。
雖然不能說是學渣,但是跟學霸絕對是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可他卻是可以去到蘇黎世大學留學,還能獲得全額獎學金。
這裡麵要是沒有一點故事,打死聶建他都不相信。
“高鐵軸承是易耗品,並且零件是從國外訂購,周期比較長。”
“我們倉庫裡麵的庫存品,都夠3個月使用。”
“之前訂購還沒有交付的,也能應付3個月。”
“基本上他們的價格上漲,要在半年後才能真正的對我們產生影響。”
“隻要我們在這半年內搞清楚他們價格上漲的原因,找到相應的對策,這個損失不見得會實際發生。”
聶建此時的心情是非常惱火的。
他大體上也是能夠知道這個事情是怎麼一回事。
越是這樣子,他就越是堅定了要搞高鐵軸承國產化的決心。
“搞清楚了原因又怎麼樣?”
“你能解決成本上漲30%的問題嗎?”
“指不定再過半年,人家的成本上漲就不止30%了。”
劉海華這麼一說,聶建忍不住咬了咬牙,說道:“如果半年內我們國產高鐵軸承項目有重要的進展,那些進口廠家的態度肯定是會有變化的。”
“華夏是高鐵軸承最主要的市場,他們沒有辦法承受丟失華夏市場的責任。”
“要是讓他們的總部知道華夏市場丟失的原因是他們亂漲價,那些人也是絕對受不了的。”
聶建說完這話,就不想再跟劉海華多說話了。
道不同不相為謀。
他現在就想親自去一趟南山集團,看看他們的實力到底怎麼樣。
然後跟曹陽好好的聊一聊,看看有沒有可能在半年內搞出一些動靜出來。
哪怕是合格的高鐵軸承沒有那麼快量產,至少也可以釋放一些信號出來,讓舍弗勒這些廠家不要那麼的囂張。
而對於已經將高鐵項目列入到了2007年重點攻堅項目的南山集團,南車北車那邊跟高鐵軸承有關的消息,自然也是第一時間就傳到了曹陽耳邊。
“曹總,聶總明天來我們集團參觀,並且還專門安排了兩天的時間去參觀、交流,我覺得應該跟舍弗勒那些廠家的漲價聯絡有關係。”
“這種歐美巨頭,仗著自己上百年來積累下來的技術優勢,享受著遠超正常水平的利潤,結果還不知足。”
“這個吃相,實在是太難看了。”
“做事時候一點底線都沒有,完全就是衝著利益而去。”
戴漢彪此時的心情也是有點沉重的。
雖然這個事情受影響的主要是南車集團,跟他們的關係沒有那麼大。
但是甲方爸爸受到影響了,最終乙方的日子不可能變好的。
“看來我們高鐵軸承的研發速度要加快才行了。”
“隻要我們今年順利的研發出高鐵軸承,那麼南車現在麵臨的問題,根本就不算是什麼問題。”
“到時候反倒是可以進一步的促進南車、北車全麵的使用我們生產的高鐵軸承。”
“至於舍弗勒等廠家從中獲得的高額利潤,就隻能從其他地方去找回來了。”
曹陽倒是一點都不緊張。
一方麵,他對高鐵軸承技術是心中有底氣。
另外一方麵,這個事情短時間內確實是不會給南山集團帶來什麼特彆壞的影響。
所以沒有必要太過於擔心。
當然了,到時候聶建過來了,曹陽的態度肯定不能跟現在一樣淡定了。
“雖然高鐵軸承項目已經正式的啟動,但是各種準備都才剛剛開始。”
“要想那麼快就有進展,難度很大啊。”
“甚至一定程度上要看機遇,看南山特殊鋼那邊的軸承鋼,能不能有意外的突破。”
“也看高鐵軸承測試台架能不能在幾個月內就趕出來。”
“但是,哪怕就是這些都很理想,要完成幾百萬公裡的耐久測試,需要的時間也是很長的。”
戴漢彪顯然不認為半年之內南山集團在高鐵軸承方麵能夠有什麼顯著的成績出來。
這種零件,注定就是需要幾年時間,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取得突破。
“南車這些年應該也是積累了不少高鐵軸承相關的經驗,借著這個機會,我們正好讓他們把過往的相關信息全部都跟我們共享。”
“然後南山特殊鋼那邊儘快的冶煉一批軸承鋼出來,你安排人去開始準備試製高鐵軸承,看看差距到底在哪裡,到底有多大。”
本來曹陽還想著是不是讓戴漢彪他們帶著軸承團隊,按部就班的花費一兩年時間去把高鐵軸承給研發出來。
自己隻是適當的在背後推動一把。
現在舍弗勒和斯凱孚他們的吃相那麼難看,就不要怪曹陽放大招了。
不就是軸承鋼嗎?
配方有了,工藝參數有了,要想冶煉合格的軸承鋼出來,難度一下就下降了無數個等級。
許多事情,怕就怕在你連門都摸不到。
想要用力都不知道朝著哪個方向去出力。
“潘總那邊之前已經表態了,測試台架相關的設備,技術難度並不是很高,有個兩個月的時間肯定就能生產出來。”
“現在最麻煩的還是南山特殊鋼和我們的軸承工藝設計,包括特殊塗層和特彆的熱處理技術了。”
“這方麵我們雖然有一些基礎研究,但是如何跟高鐵軸承相結合,還是兩眼一抹黑的狀態。”
戴漢彪很是客觀的把現在麵臨的情況跟曹陽進行了彙報。
“我已經安排人去想辦法了,到時候很快就會有一些相關的圖紙數據過來。”
“你組織一批信得過的工程師,到時候好好的研究一下這些圖紙。”
曹陽故意讓戴漢彪覺得他是已經安排了商業間諜去收集舍弗勒等進口廠家的一些高鐵軸承技術參數。
這種東西,越是搞的神秘,到時候技術資料很誇張,也沒有人會追著曹陽問它們是怎麼來的。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那麼在半年內搞出一些動靜出來,還真是有可能的。”
“我們的量產高鐵軸承也許最快要等到年底才能生產出來,但是實驗室狀態的產品,半年內拿出來也還是有希望的。”
戴漢彪的信心指數,一下就上漲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