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F3的成功,讓更多的同行開始效仿(1 / 2)

2005年9月3日。

比亞迪的第三款車型F3正式上市了。

得益於4.99萬~8.99萬的超低售價,F3上市首月銷量就破了1萬台。

這個局麵,完全超出了大家的預料。

哪怕是還在放國慶長假,比亞迪內部也是有不少人在加班。

“王總,我們的F3這次是徹底的爆了,9月份銷量10653台,其中還有超過超過一萬台的訂單沒有交付。”

“如果不是我們的產能規劃之後10萬台/年,估計這個月我們的銷量直接就可以衝到2兩萬台,成為銷量冠軍。”

吳華餅非常激動的給王福彙報著F3的銷售數據。

雖然企劃的時候,他們就比較看好F3,覺得這款車應該會賣的不錯。

在這個年代,把一款車型的年銷量目標設定為10萬台,已經算是很有挑戰性的了。

誰知道消費者對F3的喜愛程度,遠遠超過了他們的預期。

“現在的產能瓶頸主要在哪裡?”

“能不能通過加班來解決?”

王福現在也是痛並快樂著。

還有那麼多的訂單沒有交付,沒有辦法創造新紀錄,讓人心痛。

不過F3熱銷,這必然是一個全所未有的大好事。

雖然這台車的利潤非常的低,但是隻要量起來了,一切都好說。

“最主要的瓶頸就是我們自己本身工廠的產能就在那裡,整個國慶假期現在就放了一天假,其他時間都在加班。”

“並且原本兩班倒的生產線,現在也是每個班次都加班兩個小時,相當於一天20小時都在生產。”

“除此之外,如果月銷量真的衝到兩萬台的話,那麼南山發動機那邊的產能也需要努力一下才能滿足。”

“羊城華強衝壓廠等一些骨骼零件的供應商,產能也還有一點課題。”

“主要是企劃數量跟實際需求的差異有點大,之前都沒有按照這個來準備模具、夾具之類的東西。”

“甚至個彆零件的設備也有瓶頸。”

雖然吳華餅隻是銷售部部長,不過這段時間他跟采購部的互動也是非常的密切。

所以對零部件的供應情況也是比較了解的。

汽車的生產涉及到幾百家供應商,上千個總成零件和幾萬甚至幾十萬個構成零件。

隻要缺了一點零件,都沒有辦法組裝起來。

這種情況下,如果生產台數比計劃的高很多,肯定是會出一些問題的。

“你們聯合采購部和生產工廠,大家一起努力檢討一下,看看能不能把F3的產能提高到每個月2萬台,甚至可以挑戰一下2.5萬台。”

“我們這款車搭載了南山1.0T發動機和4MT與4AT兩種類型的變速箱,動力不會比同級彆的合資車企要差。”

“但是價格卻是隻有人家的一半,甚至低配連人家的一半都不到。”

“之前10萬一年的目標太低了,20萬一年我覺得沒有問題,甚至可以挑戰一下25萬台一年。”

“再加上F6和S6的銷量,明年全年的銷售目標可以直接衝擊40萬了。”

王福說出這個數字的時候,自己都覺得有有點夢幻。

比亞迪才開始造車幾年?

現在就可以考慮衝擊年產40萬的目標了?

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吧?

“我等會就去安排!”

“其他的不說,把10月份的整體銷售台數做到3萬台,我覺得還是有希望的。”

吳華餅說完,就開始拿起了電話,約各個部門開會了。

與此同時,比亞迪也是非常積極的在官網上麵公布了9月份的整體銷量。

這在汽車行業,自然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

“老曾,這汽車之家上麵的報道說比亞迪9月份賣了兩萬多台車,其中剛剛上市的F3居然賣了超過1萬台。”

“關鍵是報道還說比亞迪手中還有大量的F3訂單沒有交付。”

“如果不是因為產能的原因,上市首月的銷量可以突破2萬台。”

“這個消息有點太誇張了,你怎麼看?”

羊城汽車集團已經在加速推進自主品牌車型。

汽研院現在是每天都在招募工程師,恨不得今年就把新車給開發出來。

偏偏在這個過程之中,他們還不斷地受到各種各樣的刺激。

這讓張家齊的心情變得浮躁了不少。

“這個新聞我也看到了,剛開始我還以為比亞迪是為了廣告效果,故意宣傳了這麼一個誇張的數字。”

“畢竟上市第一個月,給各個4S店壓庫存也能壓不少。”

“但是正好這段時間我們在跟南山發動機接觸,商討以後從他們那邊購買1.5T渦輪增壓發動機的事情。”

“比亞迪的F3上使用的1.0T渦輪增壓發動機也是南山發動機供應的,所以我問了一下他們。”

“上個月,南山發動機還怎是給比亞迪供應了超過一萬台的1.0T發動機。”

“甚至他們現在都開始加班加點的生產這個型號的發動機,要不然就會滿足不了比亞迪的訂單需求了。”

“在F3之前,1.0T的發動機的銷量並不是特彆多,南山發動機主打的事1.5T的產品。”

“現在F3火了,估計後麵也會有一些企業開始生產類似的車型。”

“南山發動機的1.0T產品,估計也要熱銷了。”

曾廣達這麼一說,顯然就證實了比亞迪發布的消息是真實可靠的。

那對張家齊的刺激就更大了。

一款車型就月銷過萬,還供不應求。

看這個樣子,莫非要衝擊月銷兩萬?

羊城汽車的自主品牌隻要有一款這樣子的車型,就算是搞成功了。

想到這裡,他變得更加急切了一些,道:“我們現在初步規劃的是開發一款跟雅閣差不多級彆的轎車,然後開發一款跟CRV類似級彆的SUV。”

“現在看來,也需要考慮開發一款跟F3類似級彆的轎車才行啊。”

“要不然到時候消費者有需求,我們卻是沒有產品,豈不是可惜了?”

像是羊城汽車這類型的企業,在推進自主品牌車型的時候,很容易冒進的同時開發多款車型。

這也是很難避免的。

畢竟這個錢不花出去,也到不了自己的口袋裡。

既然如此,還不如多開發幾款車型,到時候成績更加亮眼呢。

至於車型開發多了,會不會有些車型很失敗,這就不是他們會提前考慮的事情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