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洛克希德·馬丁 VS 波音 VS啟明星,有趣的三方(1 / 2)

“曹總,波音最拿手的就是客機、戰鬥機、轟炸機、衛星和導彈,我們要給它們找難受的話,那麼就需要從這些產品上麵著手。”

“客機方麵我們已經在行動了,戰鬥機方麵公司暫時沒有涉及,轟炸機已經在努力,衛星和導彈方麵是不是可以好好的搞點動作出來?”

趙思宇肯定是想著集團能夠投入到更多的資源到啟明星科技上麵去。

隻要大力發展衛星和導彈業務,那麼就是在支持啟明星科技的發展。

不過一直沒有怎麼說話的米穎卻是提到了自己的一個想法,道:“單純從產品上麵去搞波音,估計短時間內是比較難見效的。”

“我覺得是不是可以換一個思路,從波音內部的一些違反亂紀的事情上麵著手。”

“波音跟FAA的關係密切,可以說是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有傳聞波音在這方麵的管理是比較混亂的,我覺得可以好好的下點功夫,搞出一點似是而非的新聞出來。”

“新聞剛開始可能是編出來的,但也許卻是事實。”

“有不少人都想要收買我們集團的員工來了解一些機密信息,我們也是可以通過類似的方式去了解到波音那邊的一些信息。”

“到時候指不定我們開了頭之後,波音的對手們自己就會撲上去把這把火給搞得旺盛無比。”

米穎完全跳出了剛剛大家交流的框架,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考慮對付波音的方法。

她這麼一說,曹陽還真是想到了什麼。

雖然記得不是特彆的清楚,但是印象中波音內部後麵是發生了不少醜聞的。

如果這個時候把它宣傳開來,絕對是夠波音喝一壺的。

“這個主意不錯,可以嘗試一下。”

“不能總是它們搞我們,也讓它們嘗試一下被人攻擊的感覺。”

幾個有點特彆的提案都得到了曹陽的認可,大家發言的積極性就更高了。

很快的,南山係的企業就動了起來。

……

波音、空客、啟明星科技和魔都商飛等公司都在為C919和啟明星777的事情在各種行動。

隔海相望的東瀛,MRJ項目卻是發展的越發不順。

三菱重工內部,不少人已經開始為MRJ的前途擔憂了。

“社長,全日空那邊不斷地在追問我們MRJ項目的進展,如果我們遲遲沒有辦法交付的話,它們可能要安排訂購波音的787飛機了。”

作為三菱重工MRJ項目統括,三菱飛機的負責人,犬養一郎這段時間的壓力非常的大。

按照最初的計劃,MRJ項目第一批飛機計劃於2013年開始交付給全日空進行使用。

但是現在都已經2014年了,飛機的首飛都還沒有開始,更加不用說交付給客戶使用了。

原本華夏那邊魔都商飛的C919項目也是一波三折,相比之下,三菱重工這邊倒是不至於太難看。

畢竟要開發大飛機,難度是非常大的。

但是這段時間C919項目有了非常大的突破,人家已經計劃三年後大規模量產了。

但是犬養一郎卻是一點都不敢保證MRJ項目在三年之後能夠國產,甚至五年之後能不能國產都還是一個問題。

“波音飛機的交付時間是比較長的,全日空那邊如果實在是等不及的話,先訂購一批我們也是理解的。”

“不過請他們務必相信我們的MRJ項目一定能夠成功,如果有新的大的訂購計劃,也跟我們商量一下。”

大宮英明知道這個時候強逼著全日空等自家的MRJ是不現實的。

除非他能給出一個準確的交付時間,並且這個時間還不能太久。

要不然人家不可能一直等著你。

作為東瀛最大的軍工巨頭,三菱重工牽頭的MRJ項目集合了富士重工、川崎重工、石川島播磨重工等東瀛大型重工企業配合,就連豐田汽車也參與了該項目的研發。

原本以為一切都會非常的順利。

畢竟這些企業有不少都給波音飛機提供了各種零件,甚至波音飛機上有差不多三成的零部件都是東瀛的廠家生產的。

但是真的開始自己設計飛機的時候,卻發現情況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東瀛的企業雖然能夠生產不少零件,但是想要把大部分零件都交給國內的廠家生產,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尋找歐美供應商供應一些核心的零件,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但是這些供應商基本上都是波音的供應商。

兩個客戶之中,自己應該更看重哪一個,大家心中都很清楚。

波音肯定是不希望MRJ項目成功的,但是為了不讓自己的吃相那麼難看,也為了讓東瀛徹底的死心,所以波音表麵上也是支持三菱重工的MRJ項目的,甚至還提供了一些幫助。

但是到了關鍵時刻,波音肯定會在背後給三菱重工捅刀子,讓MRJ的飛機沒有那麼快下線。

哪怕就是生產出來了,也彆想那麼快拿到適航證,甚至一直拖,找各種理由讓MRJ項目沒有辦法拿到適航證。

最終各種開發成本絕對可以拖垮三菱重工的耐心。

畢竟大家搞這個項目,除了情懷之外,也是要掙錢的。

如今掙錢的事情遙遙無期,各種投入卻是一年比一年多。

就算是三菱重工家大業大也經不住這樣子的折騰啊。

“我儘量跟他們好好的溝通一下,不過可能公司需要考慮安排更多的人員和資金,快速的推動MRJ項目的發展。”

借著這個機會,犬養一郎自然也是要找大宮英明要一些支持。

要不然他也確實是沒有信心能夠快速的搞定各種問題。

“你把預算申請報過來,下次董事會的時候討論一下。”

事到如今,三菱重工肯定是不能退縮的。

特彆是華夏那邊民航客機的進度似乎在加快,他們就更加不想落後了。

隻是最終他們會發現,有些事情不是努力就能解決的。

……

美利堅的互聯網上,關於波音的負麵新聞,就像是雨後春筍一樣的冒出來。

雖然這些新聞不是主流媒體的頭條內容,但是真真假假的信息,倒是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

洛克希德·馬丁作為波音在美利堅最大的競爭對手,自然也是注意到了這些內容。

彆看美利堅在打壓南山係的企業的時候,動作頗為一致。

但是其實它們內部也是有許多派係的。

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顯然是屬於兩個派係,矛盾很是突出。

作為美利堅數一數二的軍火公司,它們的不少產品都有競爭關係,這些年鬥爭留下的牙齒印算是很深了。

目前美利堅航空工業中,波音公司霸占了美利堅幾乎所有大型民航飛機型號。

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則是著名的戰鬥機專業戶,美利堅的3款隱身戰鬥機F-117,F-22和F-35全是它的傑作。

很少人知道,在上世紀70年代,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也是一個大型民航飛機的重磅選手。

它們開發的L-1011三星寬體客機,和波音公司的巨無霸波音-747和當時麥道公司的DC-10形成了三巨頭對戰。

隻是最終三巨頭血拚的結果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失敗,被迫1983年關閉生產線,從此退出民航飛機市場,三巨頭縮水變成2巨頭。

之後波音又把麥道給吞並了,成為民航唯一的巨頭。

這隻是洛克希德·馬丁和波音在民航客機上的鬥爭。

其他戰鬥機等領域的鬥爭,也是數不勝數。

這也意味著大家的矛盾已經非常的深了。

如今洛克希德·馬丁的人看到網上關於波音公司的一些不利新聞,自然不想錯過。

“羅伯特,我安排人專門打聽了一下,網上傳的一些內容,很可能是真的。”

“波音那邊的吃相有點難看,安排去做適航認證的有些人,完全是什麼東西都不懂就在瞎搞。”

“除此之外,它們內部的一些作假也是存在了很多年了。”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敗壞波音名聲的機會。”

作為洛克希德·馬丁的副總裁,沃倫斯基現在非常積極的想要搞波音一把。

隻要能夠讓波音難受,他的心情就很好。

畢竟他剛剛加入到洛克希德·馬丁的時候,所在的項目組正好就是負責民航客機的,結果卻是敗給了波音。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作為一個獨行特立的飛機製造商,在飛機研發上充滿了各種天才的奇思妙想。

當初在客機研發上,也遙遙領先於對手波音公司。

它們有更強悍的升力係統設計和航電技術,以及充滿了革命氣息的新一代三軸渦扇發動機:羅羅公司的RB211。

該發動機最大推力18.6噸,采用了大量高新技術,發動機非常省油。

當時各種評測都是業界一致看好L-1011三星客機。

但是誰都想不到,災難就埋藏在RB211發動機上。

由於該發動機技術難度太大,所以不斷發生各種故障,交付不斷延遲,最終洛克希德·馬丁退出民機市場時,飛機僅僅交付了250架。

而死對頭波音采用更低風險的CF6雙軸渦扇發動機,問題較小,取得了446架的好成績。

洛克希德·馬丁也是頭鐵。

當時某些航空公司特彆擔心羅羅公司革命性的RB211發動機帶來的不可知風險,處於避險考慮,希望在更先進的三星客機上采用通用電氣的CF6發動機,主要特點是工作穩定,安全可靠。

這些航空公司也承諾,假如洛克希德·馬丁能開發一款可以兼容CF6發動機的型號,它們將大力購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