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綠柳房裡出來後,謝南嘉沒急著回四小姐那裡,而是拐去了清楓院。
四姨娘和雪姨娘一樣,沒進侯府前都是花樓裡的姑娘,她打算去找四姨娘了解一些情況。
四姨娘聽聞她來,親自到門口迎接,態度恭敬又熱情,與以前判若兩人。
謝南嘉隨她進了屋,在廳中落座,發現伺候她的丫頭裡沒有了雲霞,便隨口問了一句:“雲霞去哪兒了?”
“她呀,嫌我這裡廟小,另謀高就了。”四姨娘眉開眼笑地指著正在沏茶的青衣丫頭道,“我正好也不想用她,就求侯爺幫我把以前的丫頭青紅找回來了。”
那個青衣丫頭就衝謝南嘉微微笑了笑,不卑不亢,也不多言。
原來她就是青紅。謝南嘉心說,怪不得四姨娘在莊子上還整天對她念念不忘,瞧著確實比素梅雲霞可靠得多。
她沒有過多地把注意力放在青紅身上,而是從四姨娘輕描淡寫的話裡聽出她如今的得意,笑著說道:“姨娘如今越發得侯爺喜愛了,我真為你感到高興。”
四姨娘掩嘴而笑:“哪有,還和以前一樣。”
話聽著謙虛,意思卻是說,以前怎麼得寵,現在還是一樣。
青紅沏好茶端過來,依次放在四姨娘和謝南嘉的手邊,含笑說道:“常聽姨娘提起袖兒,今兒個總算見著了,我不在的時候,多虧了你為姨娘周旋,我也沒什麼能謝你的,就以茶代之吧,你快嘗嘗,可還合你的口。”
謝南嘉微微頷首,並沒有去端茶,隻笑著說道:“青紅姐姐客氣了,等我與姨娘說完話,再好好品你的茶。”
言下之意就是你可以去門外守著了。
青紅稍稍一怔,繼而看了四姨娘一眼。
四姨娘點頭道:“你先出去吧,我和袖兒說說話。”
“是。”青紅便不再猶疑,帶著另外一個小丫頭退到門外,輕輕關上門。
小丫頭是新來的,在門外問她:“青紅姐姐,那個袖兒是什麼人,怎麼能和姨娘平坐?”
青紅也很納悶,她回來後,是聽姨娘說起過袖兒,知道袖兒對姨娘多有幫助,隻是沒想到姨娘會如此高看袖兒,那恭敬的態度,仿佛袖兒才是主子。
姨娘是什麼心性她比誰都了解,能讓姨娘心悅誠服的女人,她可是頭一回見,看來這個袖兒確實不簡單。
“主子的事,不該問的不要問。”她垂手侍立在門前,一臉嚴肅地對小丫頭說道。
兩刻鐘後,房門打開,謝南嘉從裡麵走出來。
四姨娘跟在後麵送她,殷殷叮嚀道:“得空常來看我,陪我說說話,倘或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隻管開口,不要拿我當外人。”
謝南嘉笑道:“我可從來沒拿姨娘當外人,姨娘放心,以後麻煩你的地方多著呢!”
這話說的未免太不見外,四姨娘聽了竟像是十分高興,仿佛巴不得袖兒能多給她派些活計,彆說是青紅,就連小丫頭在一旁瞧著,都懷疑她倆誰是主子誰是奴仆了。
“青紅,你替我送送袖兒。”四姨娘吩咐道。
青紅應了一聲,陪謝南嘉往院門口走去。
謝南嘉心裡盤算著自己的事,一路沉默不語,青紅走在她身邊,悄悄打量她,越看越覺著驚豔,袖兒這長相氣度,彆說在丫鬟當中難得一見,即便是在京城各家貴女中,也可算是出類拔萃的。
且她的美並非千金小姐特有的弱不禁風,而是明媚的,充滿生機與靈動的美,還有一種讓人無法忽視的聰慧和淡然,使她整個人看起來從容不迫,波瀾不驚。
難怪她能憑一己之力助四姨娘重回侯府,難怪四姨娘對她另眼相看,難怪下人們私下傳言說世子和二公子都被她勾了魂,都想把她據為已有。
青紅相信,這般與眾不同的女孩子,假以時日,定會飛黃騰達,成為人上人。
這樣想著,她便主動與謝南嘉攀起交情:“袖兒,你我雖然是頭一回見麵,但我一看到你就覺著特彆親切,以後你沒事要常來我們這裡玩,咱們姐妹之間也好增進增進感情。”
謝南嘉的思路被打斷,沒聽清她說了些什麼,便側首看了她一眼,笑道:“你茶沏得不錯,我很喜歡。”
青紅:“……”
顯然,袖兒並沒有打算和她攀什麼交情,也沒怎麼把她看在眼裡。
離開清楓院,謝南嘉又去了一趟大廚房,分明見了蔡大娘,韭兒,芹兒,素菊等人,與她們各自說了一會兒話。
素菊做菜很有天分,人也踏實肯乾,雖沒有謝南嘉心思靈巧,卻比謝南嘉多了一份忠心耿耿,把蔡大娘當成親娘一般孝敬,因此很得蔡大娘歡心,儘心儘力地培養她。
謝南嘉從一開始就認為她這樣的性子不適合單獨伺候哪個主子,如今見她在廚房做得順心順意,也為她感到高興。
素菊知道自己能來大廚房是因為謝南嘉的舉薦,對謝南嘉格外感激,表示但凡謝南嘉有需要她的地方,一定竭儘全力。
離開大廚房,謝南嘉又去了小公子的院子,見了馮倫小福小喜,隨後又和畫樓在裡間說了半天話,直到天色將晚,才回到四小姐的院子。
四小姐在學堂尚未歸來,珍兒和嬤嬤正忙著收拾院子裡晾曬的衣物。
二小姐趙蘭姝被罰去了祠堂,謝南嘉不再擔心學堂裡再有人找四小姐麻煩,這幾日便讓素荷跟著她,自己好騰出功夫籌劃事情。
天快黑時,四小姐從學堂回來,換了身衣裳便匆匆忙忙去了老太太院裡,伺候老太太用晚飯。
這是謝南嘉教她的,她在府裡原本沒有倚仗,任人拿捏,好不容易借著中秋宴的契機得以靠近老太太,須得牢牢抓住這個機會,儘一切可能討老太太的歡心,讓老太太越來越離不開她,這樣才能保障自己的前程不被夫人隨意處置。
素荷跟了四小姐一天,很辛苦,謝南嘉讓她在家休息,自己陪著四小姐去往老太太那裡。
老太太早已不拿她當外人,和身邊的嬤嬤說起為趙靖平物色的媳婦人選時,也不避諱她。
趙靖平雖然是二婚,又生性風.流,但侯府的門第擺在那裡,願意與之聯姻的人家仍然趨之若鶩。
媒婆幾經打聽,統計了有意與侯府結親的人家報與老太太,老太太收下名冊,賞了她豐厚的謝禮,後續的事便不用她再插手。
老太太從名冊中細細篩選,又暗中派心腹去外麵多方打聽,最終挑出五戶人家的姑娘,叫人記下來,送去給秦氏看,讓秦氏從中挑選自己中意的,明日備上厚禮去請禮部侍郎王明陽的夫人做媒人上門提親。
王夫人能言善道,為人熱心腸,最喜歡給人保媒,京中高門大戶的姻緣,有一半都是她說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