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各人心思【2合1】(1 / 2)

草原牧醫[六零] 輕侯 16854 字 2024-04-04

樸舊的瓦屋桌上點著一盞油燈, 照亮了書寫著密密麻麻字跡的紙張,也照亮了圍在桌邊一張張專注麵孔。

這些麵孔有男有女,有中年有青年, 還有15歲衣秀玉這樣的少年。

他們第一次深入傾聽林雪君的講解, 望著她指點江山般的嚴肅模樣,幾乎忘記了她是那個跟他們一起吃喝聊天的夥伴。

原來那些青澀、爽快、貪吃、愛聊天麵貌的另一邊, 是這樣聰明有乾勁的樣子。

連陳社長也常常在聽課時走幾秒的神兒,端詳麵前這個年輕人。

優秀的勞動者們,都是複雜立體而可愛的人啊。

分享會的最後, 陳社長將今天聊的內容分了三個大類:第一個大類為【防疫和常見疫病的緊急應對】, 第二個大類為【防病和常見畜病的應急治療】,第三個大類則為【科學喂養放牧】。

將筆記也按此拆分後,分彆交給了站在屋內的三位中青年,當場便交代了要這三個人回去把這些內容做好二次整理。然後就要開始走訪公社下轄的所有生產隊,將這些知識傳播開去, 目標是給每個牧民都講至少一遍這些東西。

再將這些知識與走訪得來的牧民土法結合,做一次知識彙總討論, 到時候再來找林同誌等有相關專業的年輕人一起商討更科學更進步也更利於牧民掌握的各種方法。

到這裡, 陳社長臨時拉著林雪君開的這個養殖會議總算到尾聲了。

屋子裡眾人的肚子都開始唱交響曲了,每句歌詞都是“餓餓餓餓餓”。

陳社長站起身伸了個懶腰,“走去吃飯了。”

王小磊也跟著站起身,有些遲疑是不是真去趙得勝家吃飯。

作為大隊長, 他深知大隊裡每個牧民和社員們的不容易。

趙得勝雖然很勤快,冬天放牧, 春天開荒全能上手,賺的工分多不說,動不動狩個獵打個魚之類賣給供銷社還能多賺點, 也給家裡多弄些吃食。但那都是辛辛苦苦操勞換來的,多也多不出去多少啊。要一下子請這麼一屋子人吃飯,老趙家裡麵缸米缸都要見底,接下來就得紮緊腰帶過日子了。

他望著陳社長遲疑於是說點什麼攔住這幫子人,還是乾脆下半個月自己掏腰包給趙得勝補貼些。

陳社長卻先開了口:

“走吧,去大食堂吃個飯,咱們再住上一宿,明天也該回公社了。”

“那,那不去趙得勝那吃魚了?”大隊長如釋重負,又有些赧然。

“這麼多人,彆說2條魚,20條魚都未必夠。你幫我謝謝趙同誌的慷慨,魚就不吃了。”陳社長說著便帶人往外走。

“我陪著您一起去吃大食堂。”大隊長忙追著出門。

陳社長在小院門口作彆了林雪君,仰頭看看天,聽了一下午課,這會兒腦子都鏽了。

可拐上小路後,他還是忍不住轉頭與大隊長交代:

“王小磊同誌,到了夏天,就來場部開單子,給林同誌正式登記下加一下日工分,工資也提一提。”

“真的嗎?會不會太急了?”大隊長將雙手插進袖筒,因為個子高,與陳社長講話時便不自覺佝了背,“她才來幾個月,工資就漲這麼多,這樣合適嗎?”

“做事要看的不是合適不合適,而是能耐高低。

“國家正處在百廢待興的時節,為了進步和建設,不得不借助鄰國的力量,現在欠鄰國的錢也越來越多。

“煉鋼還錢,煉鋼強國。挖礦還錢,挖礦強國。務農還錢,興農強國……你看,各行各業都背負著不小的擔子。

“咱們這裡既是牧業區,也是林業區,許多好樹要長幾十年才能成材,把壓力都壓在林業上肯定是不行的,山再大也會被砍儘。”

陳社長講話時步速不自覺放慢,仰頭看向第七大隊靠著的鬱鬱蔥蔥的大山,忍不住歎氣:

“牛羊生長隻需要一兩年,羊毛更是每年都能剪,咱們得把最大的壓力壓在牧業上。那這擔子都扛在牧民們的肩膀上了啊,你想一想——”

“嗯。”大隊長聲音也沉了下去。

“咱們現在緊緊巴巴的才能完成任務,心裡還總害怕來一場病把希望都屠殺了。

“你們大隊今年留存率比一些運氣不好、工作不夠謹慎認真的大隊,能高出一倍不止,王同誌,如果林雪君能一直留下來,未來10年你們生產隊能有多少出欄量?

“如果林同誌讀書讀出來的知識傳播開去呢,如果咱們呼倫貝爾大草原上所有生產隊都像你們生產隊一樣……”

想到這一點,陳社長咬了咬上唇,仰頭看向黑沉沉的天,駐足陷入自己的暢想。

許久後才轉頭對大隊長王小磊道:

“是我們需要林雪君同誌,牧民們需要,咱們國家也需要,需要更多這樣的人。

“可她很需要咱們草原嗎?那就不一定了。

“咱們這又冷又乾燥,偏遠落後,你們大隊更是連電線都沒拉過去呢。

“城裡來的年輕人們吃得了這個苦嗎?能吃多久這個苦呢?你看看其他生產隊那些鬨著想回城的年輕人,要是能離開,要是回城了也能有工作,他們會留下來嗎?

“城裡有商品糧吃,在城裡當工人,穿得好、吃得飽、睡得暖,醫療、學習啥的資源都有。更不要提首都了,什麼都是最好的、最先進的。哪有人不渴望那些?

“剛才看炕上那些郵包的時候,我瞅著了一個還沒拆開的,是林雪君父親郵寄來的,落款的單位是國家核心單位啊。你懂不懂?林同誌家裡人恐怕是有能力將她調回城的,我記得你來時路上也說過,林同誌是發著燒送到大隊的,剛開始一直寫信說要回北京吧?

“這些有條件的知識青年們之所以會來這裡……是為了建設邊疆的偉大理想,為了一份工作。

“可要是太苦了,或者林同誌覺得自己的誌向沒能很好的達成呢?

“那就不好說了。”

更何況,千金買馬骨啊。

陳社長捋了捋自己尚烏黑茂盛的短發,兩條過分濃密的粗眉毛下壓時顯得尤為威嚴。

他點到為止,沒有再說更多,相信這些話也足以給王小磊巨大壓力了——公社需要林雪君,必須將她好好地留在草原。

公社需要不止一個林雪君,第七生產大隊要站在第一線上肩負起培養林雪君任務的同時,還要幫助林雪君把她的知識和經驗傳播開去、落實出去。

“多支持她的工作,多給她積累經驗的機會,幫助她成長。同時,也要保護她成長、鼓勵她成長。”

陳社長見王小磊一臉壓力山大的表情,又和緩了自己的表情和語氣:

“不過不管怎麼樣,你乾得很好,林雪君來你們生產隊這麼短時間內,能做這麼多事,也一定有你的支持,你是個好隊長。”

王小磊猛漢臉紅,轉而又急性子上頭,在踏進大食堂時問:

“那要不現在就再把工資提一提吧,直接一步到位。”

“……”陳社長才掛起來的慈和笑容抽了抽,“那倒也不能這麼快,你也得讓其他人服氣吧。再讓林雪君做幾件事,多積累一下。”

“好吧……”王小磊歎口氣,強行壓下情緒,長歎一口氣。

剛開始吃飯時,他臉上都掛著擔心林雪君跑掉,恨不得現在就去盯梢林雪君的急躁模樣。

陳社長一直知道他們公社這個第七生產隊的大隊長性子急,但也沒想到能急成這樣。

可是晚飯吃著吃著,陳社長忽然發現王小磊竟漸漸平靜下來了。

“你怎麼不著急了?”陳社長忍不住問。

“就…這也急不來嘛。”王小磊訕訕笑笑,躲閃開了視線。

漸漸的,原本急躁的大隊長不僅不急了,反而還有些憂傷。

原本他隻是想著草原,想著他們這些牧民,想著他們生產隊的出欄率……可忽然之間他的念頭閃到林雪君身上,想到了她不是個工具,她也是個人。

就像當年他明明可以留在外麵,去城裡工作,那時他的團長也希望他留下,表示需要他。但他心裡惦記內蒙的姑娘薩仁,這才毅然拒絕了團長的挽留,千裡迢迢來到草原,找到薩仁,與她成為夫妻、同誌,一直走到現在。

那林雪君呢?

她將來想留下嗎?

如果她也有自己更想去的地方,想找的人呢?

在王小磊這個急躁的糙老爺們心裡,悄悄生長著一顆溫柔細膩的心。

當他意識到林雪君也會有自己的想法,自然就急不起來了。

想到她自己有腳,他就算再怎麼看著她,再怎麼好好關照,她仍有可能會想走,他當然也就憂傷起來了。

房簷上雪化成的水流在晚上又結成薄冰,有的掛在房簷變成冰錐子。

王小磊望著冰錐子,想:回頭要好好跟林雪君同誌聊聊她對未來的規劃。

能不能把公社聊進她的未來呢?如果,如果她想找的人,就在公社就好了。

可是一個男人,能留住她嗎?

王小磊陷入深思,咀嚼的速度都慢了下來……

……

……

另一邊,陳社長等人離開後,一直繃著神經的知青們終於鬆懈下來。

大家站在院子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傻站了好一會兒才忽然不約而同哈哈大笑起來。

分彆了這麼長時間,他們這些同甘共苦過的知青們終於又見麵了。

王建國總算又活潑回來,他像歡迎解-放-軍的老鄉一樣雙手握住林雪君的手,憨態可掬道:“林同誌,可把你盼回來了!”

大家又是一陣笑,衣秀玉猛拍了下王建國的背,他這才鬆開林雪君的手,不再耍寶。

六個人折返瓦屋,林雪君在毛衣外套了件前身從首都家裡帶來的小棉襖,圍上圍巾,又拎了一張從草原上帶回來的、準備送給趙得勝的黃羊皮,這才跟其他人一起出門去趙得勝大叔家吃飯。

“你的袖子都短了誒。”衣秀玉牽著林雪君的手,注意到對方棉襖袖口根本遮不住她手腕。

“是長高了,林同誌,在草原上吃得好嗎?”

“每天早中晚三頓都吃啥啊?”

“草原上的氈包好住嗎?保暖嗎?”

大家嘰嘰喳喳問東問西,林雪君開心地跟大家分享自己去春牧場的趣事,也聽大家聊他們在駐地的事兒。

快走到趙得勝家時,她忽然想起阿木古楞來,便要折返去把自己在草原上最好的朋友也喊上。

穆俊卿原本一直含著笑跟隨他們,眼睛安靜地、悄悄地注視林雪君,忽聽到她這樣講,便抬手一攔:

“你剛回來,大家有好多話要跟你聊。你們繼續聊吧,我去喊阿木古楞。”

王建國目送穆俊卿折返的背影,忽然回頭彆有深意地掃了眼穆俊卿,隨即若無其事地嘀咕:

“怎麼穆同誌今天話這麼少呢。”

……

……

穆俊卿到阿木古楞氈包時,小少年正蹲在爐灶前煮從草原上帶回來的牛奶。

他說明來意後,阿木古楞點點頭,指著牛奶鍋道:

“等我煮好奶,把奶帶過去一起喝吧。”

“好。”

兩個人於是都蹲在了爐灶邊。

他們不很熟,一時也說不上什麼話,便隻望著爐洞裡的火焰搖擺。

許久後,阿木古楞才率先打破安靜,用日益熟練的漢話問:

“林同誌說,穆同誌在跟陳木匠學木匠工作,你將來也要做木匠嗎?”

“嗯。”穆俊卿點點頭,兩個人於是再次沉默下來。

又過了一會兒,穆俊卿轉頭看看阿木古楞,他們尷尬地對望幾息,穆俊卿想,這回該輪到他來打破安靜了,於是認真想了想話題,開口道:

“咱們國家現在和平了,將來肯定是要發展的。百廢待興,就是說各行各業都需要發展呢。

“我之前隻學了各種文化知識,沒學到什麼能用於發展國家的技術。來這裡後,我認真思考過,也衡量過咱們生產隊的情況,覺得學習木匠工作是門不錯的技術。

“木工工作不止是跟木頭打交道,這裡麵其實蘊含著許多科學,比如怎麼讓幾根木頭拚接後支撐得住一個200斤男人的體重;怎樣的結構可以使木頭變成堅不可摧的房子、堡壘……

“這些如果學會了,就不止能做桌子椅子和獨輪車,連高樓和大橋也能造,那將來就大有作為了。”

還可以離開這裡,去更好的城市裡去。

而且,有作為,有成就,那麼就無需隻沉默地遠遠仰望高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