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科幻片(求訂閱)(2 / 2)

羅南的目標是北美發行版權,對於海外的情況也不怎麼在乎。

在他的記憶中,《臥虎藏龍》是部武俠片不假,但真正的營收大頭恰恰是在北美。

當然,能在北美拿到高額收入,也與包括奧斯卡在內的一係列運作有關。

“走吧。”克裡斯招呼羅南:“我們進影廳吧。”

羅南跟著他朝前走去,眼角餘光卻看到了一個大胖子,眉毛不自覺的挑了起來,這胖子怎麼也來了?

克裡斯注意到了羅南,也看向那邊,說道:“哈維-韋恩斯坦,戛納電影節的常客。”

羅南一副不在意的樣子,說道:“我們進去吧。”

這胖子滿世界找片子在北美發行,坑蒙拐騙樣樣精通,跑來看李安的片子也沒什麼奇怪的。

米拉麥克斯與母公司迪士尼之間一直存在問題,特彆是韋恩斯坦兄弟與邁克爾-艾斯納之間矛盾尖銳。

這種內耗之下,米拉麥克斯的吸引力未必強到哪裡去。

進入影廳,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羅南與克裡斯坐在了第三排,等劇組人員最後入場時,與其他觀眾一樣,起立鼓掌歡迎。

這也是包括戛納在內的一些電影節的例行程序,首映式的主創人員都會在掌聲中入場。

放映之前,還有一個簡短的媒體活動,徐立功和國際張在西方名氣不算太大,媒體記者的主要目標都放在了李安、米歇爾-楊和小馬哥身上。

羅南看了看那位身材飛揚的國家張,這位天生一張討鏡頭喜歡的小臉。

隱約記得,前世柏林電影節頒獎典禮上,國師專門囑咐她不要一起上台,可是她沒聽,緊跟著國師上台領獎,令國師相當不開心,也讓現場一片驚異。

因為國際間有默認的規則,凡是重大的國際電影節,電影得獎時都是導演上台,鮮有演員上台。

或許,正是這種抓住一切機會露臉的勇氣,還有那勃勃的野心,帶來了國際張的名聲。

李安開始接受采訪,羅南回過神來,認真聽了一下。

“我想拍武俠片,除了一償兒時的夢想外,其實是對古典中國的一種神往。武俠世界對我最大的吸引力,在於它是一個抽象的世界,我可以將內心許多感情戲加以表相化、具體化,動作場麵有如舞蹈設計,是一種很自由奔放的電影表現形式。”

李安侃侃而談:“一心向往的是儒俠、美人……的俠義世界,一個國人曾經寄托情感及夢想的世界。我覺得它是很布爾喬亞品位的。”

克裡斯疑惑的問羅南:“這武俠是什麼?我怎麼聽不懂?”

羅南沒法解釋,說道:“我也聽不明白。”

媒體活動非常短,很快就結束了,電影隨即開始放映。

羅南看了一會,或許是人生閱曆的增加,也或許是其他方麵的原因,能明顯感覺到,好像與前世年少時看到的並非同一部電影

並不是電影故事變了,而是看電影的人變了。

那時,他眼裡隻有玉嬌龍和羅小虎,隻有任性的自我舒張,對於李慕白和俞秀蓮的對坐論道,那真是當過場看,心中頗不耐煩小馬哥不標準的國語,恨不得他快點念完那些生硬的台詞。

這部電影,充滿了美麗風景之下的各種陰寒。

羅南看過李安的多部影片,知道這是李安電影的一貫底色,他在電影裡增加各種各樣的溫暖、柔情、突兀的情欲和情欲投射,但是擋不住每個人在長期自我壓抑下的永恒悲涼。

比如李慕白是壓抑的,他小心翼翼的壓抑著自己因玉嬌龍產生的情欲喚醒,臨終前終於可以經由坦然表白而釋放而解脫。

比如俞秀蓮是壓抑的,她隻能震驚地看一眼追著玉嬌龍必須收徒的李慕白,卻不能像傻白甜的美劇一樣問他“你這是什麼意思?”

於是對於玉嬌龍的隱秘的嫉妒和憤恨在那場打戲裡綻放得淋漓儘致——隻有通過正當的理由,才有可能釋放山岩之下洶湧澎湃的力量。

外表年少,心理卻已到中年,羅南所看的這部電影,儘管與前世極近相同,給他的感官卻截然不同。

或許,這部影片就是李安的理智與情感。

“這是科幻片吧?”克裡斯終於忍不住,壓低聲音問羅南:“人可以在天上飛來飛去,這設定太科幻了。”

羅南笑了笑,說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科幻片。”

飛來飛去的輕功,難道還不夠科幻嗎?

電影結束,製片方同樣有招待酒會,羅南自然不會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