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呐,一準沒好事,八成還是惦記著我們雙職工的宿舍,已經說了八百回不止!”
有人突然說道,使得嘈雜的現場頓時安靜下來,每個人的眉頭都蹙得老高。
“我們要真搬走,該去哪裡住啊,拖家帶口的,十幾歲進的廠,家裡的老房子早就垮了。”有人喟然長歎。
“就是!我就搞不懂了,不講道理也就算了,怎麼還一點人情味都不講了呢?說是找人接手,這麼大的一家酒廠,哪有幾個人夠實力,那在沒找到買主之前,先讓我們住住怎麼了,反正房子空在那裡也是空著。”
“誒~老黃,按你這麼說,那如果上麵真找到買主了,你就心甘情願地搬?”有人問。
“我……什麼時候說過?”
“誒~你這人,你剛才明明……”
“好了!”這時,位於靠前位置上的一個濃眉中年人,突然低喝一聲,使得正在爭吵倆人紛紛閉上嘴巴。
幾十年積攢下來的威嚴,即便失去職位,但餘威猶在,剛才也就一直沒表露出來而已。
這是現場眾人中過去職位最高的一個,廠辦正主任。
“廠裡分配的宿舍,畢竟不是自己買的房子,以前是國家的,國家照顧我們工人,所以才安排給我們住。如果後麵工廠有人接手,變成了私有企業,那憑什麼再給你住?”
“誒~吳主任,您這話就不對了,我們幾十年的時間都給了廠子,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就是單間宿舍而已,應該有資格混一間吧?”
此人這話一出,許多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他的觀點。
“什麼叫你的幾十年都給了廠子?廠裡沒給你發工資還是咋的?老邵,你兒子應該快大學畢業了吧,沒廠裡的待遇你能供得起?”
老邵張了張嘴,終究無言以對。
“老夥計們,我說句掏心窩子的話,我們工人階級自始至終沒給國家添過麻煩,而當前的形勢大家都清楚,國家正處於重大轉型的節骨眼上,情況很困難。我們已經老了,幫不上什麼忙,但再不濟……也不能給國家添亂吧?”
吳主任這麼一說後,現場眾人紛紛低下頭,略感羞愧,都是伴隨著新中國一路走來的人,工人階級向來是社會主義的排頭兵,如今廉頗已老,乾不成大事,但正如吳主任所講,打死也不能給國家添麻煩呀!
“老夥計們,我們要體諒國家的難處,當年那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大家難道都忘了嗎?事實證明我們這樣做是對的,國家富強了,民族崛起了,我們的生活一樣比當年好了無數倍,起碼能吃得飽穿得暖吧?在座當年有幾人沒吃過樹皮?啊?
“既然這樣,還有什麼不能克服的呢?忍一忍,鄉下的空土地我相信大家手頭上都有,回家蓋兩間泥瓦房又有多難?隻要熬過了這個困難時期,等國家進一步發展壯大,我們能不能受益就無所謂了,但至少我們的孩子能過得更好呀。你們說呢?”
這種思想覺悟……李亞東也就是不在,否則肯定會將心頭排第一的那人——他大哥,劃去。將此人的名字掛上去。
或許後人無法理解和體會這種人的想法,但是,在這個年代,它卻是真實存在的。
這就與那些烈士們為了保家衛國、不惜戰死沙場是一樣的道理。
可歌可敬,並不迂腐,實際上他們的思想境界比任何人都高!
在座絕大多數人已經開始點頭,表情中原本的些許不滿,也變得無影無蹤。
大風大浪裡蹚過來的人,什麼事情沒經曆過,既然當年的大饑荒他們都挺過來了,也沒拋棄祖國遊到對麵去,還能被幾塊瓦片給逼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