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董事會主席(1 / 2)

草莽年代 北海一島 5119 字 2024-04-18

組建一家銀行是一件非常繁瑣的事情,所以這次會議連續開了三天,總算是將前期的大致框架與規劃落實了下來。

首先是股權結構。

民生銀行由56位企業家共同持股,第一大股東為李亞東,持有10%的滿股。

不知為何,大概因為是他吧,所有大家對此都欣然接受,沒有任何人表現出絲毫的不滿。

此事倒正應了那句老話——錢能生錢。

做生意如果沒有資金,那純屬扯淡,再好的商機擺在眼前,也隻能乾瞪眼。

結果比李亞東想象的要美好太多,早前他還真沒想到能成為唯一的大股東。

不怪他太富,隻能說這個年代的民營企業家們都太窮。

當然了,這個“唯一”的地位能保持多久,就很難說了,因為他很清楚,這群企業家裡有一部分人以後混得並不太好,很難說他們會不會轉讓民生銀行的股份。

而像某些人,譬如劉勇好,就混得很好。

現在一個億對他來說確實是一個大數目,但等再過幾年,也就是灑灑水的事情。

到那時,他如果不想想法設法的收購股份才有鬼。

所以大概早晚都會滿股。

第二大股東自然就是劉勇好,持股6.38%。

第三大股東則是盧致強,持股4.38%。

後麵其他人就不提了,基本都差不多。

另外,會議還組建成立了董事會。

沒有任何懸念,李亞東以全票支持率,當選為民生銀行董事會主席。

劉勇好和盧致強二人,則榮獲副主席的職位。

同時會議還探討通過了民生銀行的初期發展戰略,一致同意將總部設在上嗨,並以長三角為基礎,向四周輻射發展。

這倒是與上輩子有些不太一樣,如果李亞東沒記錯的話,上輩子民生銀行的總部應該是在首都。

這與他自然有些關係,因為他合理分析了上嗨的金融業優勢,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三天會議結束後,大部分企業家也就陸續離開,他們得趕緊回去“砸鍋賣鐵”,因為股份合同上已經明確注明:入股資金必須在一個月內全部到位,否則視為主動放棄協議的股權份額,董事會將商議後另行分配。

好容易才辦成的事情,成為新中國曆史上的第一批個人銀行股東,誰願意放棄?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也有人暫時還沒走,就譬如劉勇好和盧致強。

東方紅國際貿易公司。

李亞東的私人辦公室裡。

劉勇好和盧致強晃悠著二郎腿,坐在頭層小牛皮製成的沙發上,心情顯然都很不錯。

“盼了好幾年的事情,現在終於落實下來,有了民生銀行後,民營企業以後的發展肯定會輕鬆不少。”

劉勇好眼睛都快笑彎了,若論創辦銀行的積極性的話,56名股東中,當數他第一。

“是啊。”盧致強同樣感慨萬千,“民生銀行的誕生意義非凡,若乾年後或許能成為中國民營企業崛起的一個標誌。”

“那咱們豈不是都成了大功臣?”劉勇好嗬嗬笑道。

“我說兩位,你們是不是高興得太早了點?”李亞東親自沏了壺茶,端著紫砂茶壺踱步從小吧台旁走了過來,笑著說,“擺我們眼前的還有一大堆事情要做呢,單是基礎建設、建座總部大樓,至少就需要三兩年時間。”

他這麼一說後,劉勇好倒是突然想到什麼,連聲道:“對了李兄,你在上嗨那邊不是有那麼大的一個工程項目嗎,而且已經建好了幾棟樓花,不如勻給咱們銀行一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