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東的提案令在場幾乎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蹙起眉頭,包括高台上的一眾領導。
但與底下的一部分人不同,他們蹙眉的原因更多的不是反感這個提案,而是在思索:為什麼民營企業家都如此迫切地希望開放金融業?
如果說劉勇好剛才提議成立一家新型銀行,隻是令他們略微上心的話,那麼此刻,當李亞東提出成立四家新型公司,就真的引起了他們的重視。
實事求是的說,眼前這個年輕人的國際商業視野,現場應該無人能及。
短暫的成功能歸結於運氣,但如果以不滿三十歲的年紀,一手締造出一家市值超百億的跨國集團,那就絕非偶然。
李亞東的個人資料現在就擺在他們的桌麵上,因此他們比坐在底下的人更清楚這個年輕人的背景。
他的初衷與劉勇好絕對不一樣,因為他根本不差錢。
“你為什麼會有這個想法?”有領導詢問。
坐在他旁邊的另一位領導補充了一句,“你有想過全麵開放金融業可能產生的後果嗎?”
“當然想過。”李亞東點頭道:“後果十分深遠,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哦?”
他的這個回答顯然於大家的擔憂截然不同,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豎起耳朵,表情中充滿疑問。
“你詳細說說。”有領導示意。
“好的。”李亞東笑著應聲,然後繼續說道:“先要申明一點,我的提案並非是‘希望國家徹底放開金融業執照’,這個不切實際,凡事都得有個過程,就譬如證券業,中國的證券業才剛剛起步,規矩都沒有完善,貿然降低準入門檻,並不是什麼好事。
“我的提案是希望國家先成立一家、在金融業的各個細分領域都成立一家民營公司,僅此一家。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我就拿剛才劉總提到的民營銀行來舉例,劉總其實已經提及到一點好處,那就是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民營企業貸款難的問題,這是毫無疑問的。不過,在我看來,此舉的好處還有一點,而且遠比解決民營企業貸款難的問題更重要。
“而這一點的好處就是,它能為中國的金融體製改革、銀行業的變革與創新,起到試驗田的作用。”
李亞東說到這裡頓了頓,眼神掃視過周圍齊刷刷地望著他的一眾委員代表後,繼續說道:“相信大家都清楚,中國想要發展,墨守成規是行不通的,當年清政府的閉關自守,已經為我們帶來了鮮血的教訓。
“黨和國家的決策無疑是明智的,改革開放才是中國的希望,而且我們也切切實實的嘗到了改革開放的甜頭,國家現如今的態度也很堅決,那就是要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那大家有沒有想過一點,當改革開放擴大到一定規模時,中國將進入一個怎樣的局麵?”
麵對李亞東的提問,現場絕大多數人都陷入了深層次的思索,因為這個問題他們從未考慮過,似乎……有些遙遠。
唯有高台上的一眾領導們,才顯現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狀態。
他們當然清楚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中國或將麵臨的種種局麵,如果這些事情沒有想透徹的話,計劃也不可能實施。
因此,約莫揣測到一些李亞東想要表達的意思。
因為是個人提案時間,李亞東自然不會希冀著誰能回答他的問題,自問自答道:“當改革開放擴大到一定規模時,中國必將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其中最明顯、也是肯定會產生的一個局麵,那就是中國將融入整個世界。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我們想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必須要經曆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