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老牟同誌的回話,卻是這樣的……
“你有幾家商場?”
“兩家。”
“才兩家?那不夠,甚至遠遠不夠!江城可是一個大市啊,其麵積相當於4個東京、8個香港、12個新加坡。你如果想在這一地區發展百貨生意的話,光兩家商場能有什麼用?
“如果想把生意做大做強,就必須形成規模,讓老百姓說起買東西,第一個就想到你們的商場。在我看來,你如果看好這一行業的話,彆的先不談,至少要先把江城市的中心三個區拿下,每個區都建設兩到三家商場,如此一來,攤子鋪大了,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你的進貨價格會更低,知名度會更廣等等,會產生效應,賺錢自然也就更容易。”
現場眾人聽得頻頻點頭,但提問的老板卻犯難了,支支吾吾道:“可……牟總,這樣乾需要不少資金啊,我……沒有這麼多錢。”
“你沒錢嗎?”老牟同誌卻是反問道:“我感覺你很有錢啊,乖乖,兩家百貨商場呢,你這起點比一般人高多了。你以兩家商場向銀行抵押貸款,再貸出兩家商場不是妥妥的事情?而等到你擁有四家百貨商場的時候,相信我,銀行絕對願意再貸給你兩家商場。”
“是哦!”提問老板猛地眼神一亮,嘴巴都差點沒笑歪。
自覺經牟總這樣一點撥後,已然找到了一條空手套白狼、近乎可以無限發展下去的康莊大道。
整個現場,也隻有李亞東,在吃菜的空隙間,不留痕跡地搖了搖頭。
實事求是的說,老牟同誌的建議有一定可行性,可以乾,而且在政府鼓勵創業的大環境下,應該也可以乾成。
但關鍵,如果一家百貨公司的商品質量與服務上不去,單以知名度和規模就能取勝嗎?
如果不能的話,那就是兵敗如山倒,商場數量越多,敗得越快。
換成他來做,他會先將手頭上的兩家商場做好,等找到一個能有效吸引客流、並持續盈利的固定模式之後,再謀發展。
有時候心大,是好事,也是壞事。
正如老牟跌宕的一生。
在李亞東看來,他的心就太大了。
他的前半生算得上輝煌,正如現在,備受國人敬仰,但後來,當他提出“發射衛星”、“將喜馬拉雅山炸開一道口子”、“為中國海軍購買航母”等計劃均未實現後,他就成了騙子。
他是騙子嗎?
其實並不儘然。
歸根結底還在於心太大。
他的生意都做得很大,一心想乾大事,小打小鬨根本不屑一顧,而做大事哪有這麼容易,就譬如“將喜馬拉雅山炸開一道口子”這件事,得動用多少財富與關係?
而如果手頭上的資源不夠怎麼辦?
為達目的,有時候就不得不使用非正常手段。
所以……他入獄了。
就李亞東而言,他的生意經裡一直有句格言,叫作“萬丈高樓,始於基石”。
“李老板,李老板……”
老牟同誌的幾聲輕喚,將李亞東從思索中拉回現實。
“哦,不好意思,剛才在想些事情,走神兒了。”
“我敬你一杯。”
“不,我敬你。”
李亞東將杯中酒一飲而儘。
這杯酒不光是敬老牟,也敬在這個草莽年代裡野蠻生長的所有中國創業者。
他們之中,或許有些悲劇。
但他們在中國曆史逼進現代商業文明時的種種追求與幻想,甚至是浮躁與幼稚,其實……都應該值得被尊敬。
很簡單的道理,因為他們是先驅者,所遺留給後人的,無論成敗,都是經驗……,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