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無疑是一件震驚世界的大事件。
然而,它宏觀層麵的曆史意義,與它在本國範圍內所產生的影響,是完美不匹配的。
沒有戰爭,沒有硝煙。
有且僅有的,隻是一群遊行示威的人們,還有遊蕩在街頭的幾輛坦克。
甚至那些遊行人們手中所持有的標語,也並非是為蘇聯解體而感到惋惜,隻因盧布大幅貶值、物價不停上漲,他們的生活難以為繼。
僅此而已。
據說隻有兩名倒黴蛋在擁擠中被坦克壓傷了腿,沒有造成大規模的流血事件。
這實在不好說是好事,還是……一種悲哀。
李亞東親身見證了這些事情,直到這一刻,他才明白,蘇聯解體的罪魁禍首,其實並不是戈爾巴喬夫,也不是葉利欽,甚至都不是美帝和北約。
而是……蘇聯人民自己。
他們太向往西方的民主和自由了,潛意識裡,已然對社會主義感到厭惡。
所以,蘇聯的解體速度才會如此之快,令人驚訝,一個超級大國的崩塌,幾乎隻在轉瞬間,無比的順利,沒有哪怕半分的阻礙。
因為,這是民心所向。
蘇聯人民如願了,他們成功獲得了民主和自由,但俗話說的好:有得必有失。社會雖然沒有大的動蕩,但所付出的代價,依然不菲。
想要瞬間拋棄舊有的社會主義製度,以及計劃經濟市場,哪有那麼容易?
這意味著幾乎所有基業,都將重新構建。
一場大洗牌,波及整個原有的蘇維埃聯盟。
無數工廠、企業、事業、機關、單位,一夜之間,紛紛關閉。
數不清的人也在這一夜之間,丟掉了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普通的勞工反而得以幸免,因為他們是基礎事業的構建者,沒有了他們,國家將瞬間陷入癱瘓。
丟掉工作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原來的國家棟梁,工程師、機械師、科學專家、技術專家……等等,這些人。
畢竟冷戰早已結束,國家也正在向西方列強靠齊,目前人民連飯都吃不起,還研究、製造什麼勞什子國之重器?
沒那必要。
國家倒是想養著你們,也知道日後必定會再有用處,隻是現在,恕國家實在養不起。
這並非一句玩笑。
蘇聯的財富早已被圖謀不軌的人瓜分一空,早在幾月前,戈爾巴喬夫率隊前往西班牙參加會議,臨時竟改變了行程,提前一天回國,這種舉動令當時與會的其他國家領導人們,紛紛摸不著頭腦。
原因講出來是令人心酸的,因為偌大的一個蘇聯,竟付不起那家豪華賓館的房費。
大師在流浪,小頭在殿堂。
原蘇聯境內如今僅有一撥衣食無憂者,就是那幫從很多年前開始,便中飽私囊的特權階級。
沒事,他們積累的財富是一個天文數字,即便蘇聯解體之後,物價上漲了162倍,他們依然消費得起。
而普通人,就沒那麼幸運了。
162倍是什麼概念?
就是說一塊奶油麵包,在蘇聯解體之前,售價4.8盧布——這已經是一個很昂貴的價格。而現在,則需要777.6盧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