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聚寶盆(1 / 2)

草莽年代 北海一島 6321 字 2024-04-17

東方紅廣場,寫字樓頂層,東方紅貿易公司總部。

李亞東比與軍委代表約定的時間早一些到了公司,特地把蔣騰飛、小猛,以及公司另外幾位高層喊到辦公室,準備開個非正式會議。

大家環坐在棕色的頭層小牛皮沙發上,一邊喝著茶水,一邊等待著東哥下達指示。

都是跟隨李亞東有些頭年的老人,倒也不顯拘謹。

李亞東看到人都到齊後,才從真皮老板椅上站起,隨手取過紅木辦公桌上的棕色檔案袋,踱步走到沙發前。

“先看看這個。”他示意道,將檔案袋交到蔣騰飛手上。

蔣騰飛能動手就絕不動腦的性子,也懶得去猜測是什麼玩意兒,直接繞開白線將裡麵的文件取了出來。

其他人趕緊抬起屁股湊了上來。

“臥槽!”蔣騰飛一看文件抬頭的那顆大五角星,再瞥到下方的一行“特許頒發《進出口貿易許可證》”的粗體字,眼珠子頓時瞪得滾圓,直接爆了粗口。

朝思暮想的玩意兒啊,就這麼來了?

其他人的表情比他好不到哪裡去,一個個“奸笑”不止,眼睛都綠了。

普通老百姓或許還不明白這份文件的價值,但身為貿易公司的員工,他們豈會不知?

毫不誇大的說,飛哥現在手裡握著不是一張紙啊,而是一方聚寶盆!

千金不換!

就眼下這個時代來說,全中國沒有一億,也有九千九百萬的人,做夢都想擁有這個玩意兒。

畢竟十億人民九億倒,而做倒爺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那就是倒洋貨啊!

可洋貨豈是那麼容易倒的?

甚至都不提倒,老百姓買都不好買!

雖然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有一部分老板姓從海外親友那裡得到一些外彙券,或通過將外彙賣給國家獲得一定數額的外彙券,開始有資格進入涉外商店購物,但友誼商店在這個年代依然不是全天對國民開放,隻是推出了一些例如:夜市券(晚上七點至九點,國人可憑券進入)、請柬(新年展銷時可憑單位介紹信或工作證進入)等之類的限時采購憑證,算是逐漸向老百姓敞開大門。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不難想象,洋玩意兒到底有多麼搶手?

不吹牛的說,倒騰洋玩意兒,在這個年代的中國,絕不比販毒利微。

不是倒爺們想不到這個好點子啊,隻是國家不允許。這個年代的中國也絕對不缺狠人,但你拿著錢去國外進了貨,卻壓根進不來,又有什麼用呢?

偷摸著乾的話,那就叫走私,抓住可是要坐牢的。

政策如此,就算再有實力的老板,也沒撤。

饒是李亞東這種,已是富可敵國的人物,但想弄點洋玩意兒到中國來賣,也必須找國外公司簽代理權,再以港資背景進入。

就這,東方紅貿易公司還不是什麼東西都能賣,隻能賣他們代理進來的商品。

由此可見,這個年代想做點洋買賣到底有多難?

普通老百姓根本不必指望。

“這下算是發了啊!”小猛吞咽著口水說道。

“可不是?有了這個紅頭文件,咱們把執照弄下來,然後再把百樂超市的貨架徹底翻新一遍,那還有京城裡的其他百貨公司什麼事?”有人附和道。

“毛線!”旁邊立馬有人提出反對意見,“要單單像你說的這麼乾,那簡直就是大理石壓菜缸,太大財小用了。肯定還得乾咱們的老本行,搞批發啊,那提貨的人還不得從王府井排到天安門?”

“是這個理兒!”

蔣騰飛手裡握著紅頭文件,感慨萬千道:“我老丈人現在要是在這裡,估計要羨慕得流眼淚啊。”

這倒不是一句假話,鐘文城也是打擦邊球倒洋貨的,與李亞東的模式基本相當,不過攤子鋪得要小很多,兜售的是什麼羅非魚和牛肉罐頭之類的東西,就這,也成就了一位百萬富翁。

“老板,您的意思呢?打算怎麼利用這玩意兒?”財務老黃老成持重,笑著問。

“該怎麼用就怎麼用。不過,咱們的經營方針最好彆變,既然決定做高端貿易,就儘量不要去碰柴米油鹽,彆一邊像阿飛他老丈人一樣賣牛肉罐頭,一邊又去賣勞力士金表,那樣會把公司搞得不倫不類。這事兒你們自己看著辦,跟香港那邊的業務團隊溝通溝通,舉個簡單例子,如果做食品的話,就儘量做蛋糕,彆做麵包。犯不著去跟友誼商店那些單位搶占市場,咱們量做小一點,做精一點,其實是一樣的道理,眼光往後看。”李亞東不緊不慢地說道。

他雖然拿下了《進出口貿易許可證》,但也明白“眾矢之的,群起攻之”的道理,去跟一幫國企公然叫板,實在不是什麼明智之舉。

還是繼續走自己的精品路線,儘量與他們錯開市場,為將來下一盤大棋。

老黃若有所思,點頭道:“明白了。”

蔣騰飛和小猛也托著腮幫子點點頭,顯然也聽出了東哥弦外之音。畢竟在場一群人中,他倆與東哥接觸最頻繁,也多少能揣測出一些心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