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有利怔住了,或是說被嚇到了。
講道理,是他有求於李亞東,想跟著他混混經驗,學習一下發財致富的技巧,躊躇著人家日理萬機,“收徒弟”的可能性應該不大,這才打算當個免費勞動力。
也不算什麼稀奇事,社會上拜師學藝,沒見過徒弟還有工資拿的,逢年過節甚至還要貼進去一些孝敬錢。
死都沒想到人家答應得這麼乾脆,而且還直言不諱對他的讚賞,並委以重任、著重培養、許以不菲的薪資。
十萬年薪是個什麼概念,潘有利都有點不敢想象。
他走南闖北這麼多年,從未聽聞誰能拿到這麼高的工資。
這樣的薪資待遇在當下的中國是不切實際的!
他突然意識到一點:一個人倘若能拿到這樣的工資,何必要勞神費力的去做買賣?
就跟著這樣的老板好好乾,未來飛黃騰達也不是夢啊。
不得不說,李亞東的糖衣炮彈取得了顯著成效。
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在這個國民人均工資不破百的年代,十萬年薪,是一筆天降橫財,能拒絕的隻怕沒幾個。
日後的社會體係中會形成一個很古怪的現象:高學曆人才通常隻有打工的命,而真正的大老板,大多文化程度不高。
究其原因,不外乎的一個道理:優越的待遇消磨了高學曆人才的野心和抱負。
在衣食無憂的生活壞境中,他們漸漸地習慣於安逸。
而老祖宗早就警示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他們的那顆奮鬥之心,也就泯滅於安樂的人生之中。
反之,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沒有人會許以他們高薪厚祿,他們如果想要獲得優越的生活,就必須不停地奮鬥。
此消彼長,社會地位完全顛覆。先天條件好的,做了小卒,而先天不足那些人,最後卻當了將軍。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對於某部分人而言,高薪厚祿,其實是一記毒藥。
就譬如潘有利,他現在已然將這杯毒藥放到了嘴角,且有一飲而儘的衝動。
“那個……李老板,十萬年薪是不是太多了點?”可憐的老潘同誌甚至有點心虛,感覺自己不值這個價碼。
他是個聰明人,深知“拿多少錢辦多少事”的道理,然而隻有初化水平的他,對自己需要搬上台麵那部分能力,始終不太自信,所以就尋思著先將某些事情攤明,以免到時讓人感覺名不符其實,令老板失望。
“多?”李亞東笑著擺手,“不多。切莫自謙,你是個人才,當值這個價碼。我剛才不也說了嗎,工資隻是一部分,隻要你好好乾,我相信以你的能力,未來遠不止這個價碼。”
李亞東斬釘截鐵的一句話,落在潘有利耳朵裡,又是一番彆樣滋味。
不都說“士為知己者死”嗎?這一刻,潘有利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這句話的真實含義。
這輩子還從未被人如此重視過。
此恩此情,無以為報,便將自己往後餘生,雙手奉上,隨君沉浮。
一杯毒藥,一飲而儘,病入膏肓,不可救藥。
潘有利內心中咬牙堅持了二十載的創業熱情,此刻,轟然崩塌,屍骨無存。
毫無疑問,李亞東這個罪魁禍首的“坑人計謀”得逞了,甚至比想象中還要順利。
從此,上hai灘注定要少一位汽車大亨,而東方紅集團旗下,也必將收獲一枚彪悍大將。
……
一個小時後。
龍騰基地後門。
“我去……終於出來了!”
“我就說了嘛,應該先去吃個飯的,看吧,一等就是兩個小時,肚子都快餓扁了。”
“哎呀,一頓不吃又餓不死,還是買賣要緊。看老潘這走路帶風的模樣,八成有什麼好消息。”
“哈哈……那可不?老潘是誰啊,飛機場掛茶壺的人物,沒有空手而歸的道理。”
椰子棚下的三個人,頓時起身迎了上去。
“怎樣了老潘,跟那個李老板有沒有談談?”
“是啊,進去待這麼久,不可能光吃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