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這小子是誰(1 / 2)

草莽年代 北海一島 6818 字 2024-04-15

李亞東提出了三個條件。

第一,按教師家庭狀況,規劃幾幢公寓式宿舍。

第二,每個禮拜給全校師生發放一張肉票。

第三,給學生們統一製作兩套校服,給教師每人置辦兩套職業裝,包括學生的運動鞋,以及教師的皮鞋。

“這……小李同學,此三項條件,未免有些浪費啊。”

丁時孫微微蹙眉,臉上甚至還有幾分詫異,他原以為對方會提出什麼捐款表彰,或是建築物冠名權之類的要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然而,對方卻提出了三點對自己毫無益處、且在他看來,完全可以克服的事情。

“是啊,李同學,這三個想法好是好,但開銷著實不小。就說公寓房,學校師資力量可足有幾百號人,按家庭每戶分配一套住房,那得花多少錢?還有什麼校服之類的,你要知道學校可有上萬名學生,如果每人兩套校服加鞋子,至少需要四五十塊,單是這筆費用就得花好幾十萬,老師的西裝皮鞋就更貴。再一個,肉票,國家其實也有安排,隻不過是每逢節日一次而已。這些錢如果能省下來,運用到教學中,天知道能新添多少教學設備,以及開展多少項實驗研究?”劉鮮明也提出了反對意見,如丁時孫的想法如出一轍。

張老師下意識地摸了摸光光的腦門,補充了一句,“還有一點,這幾件事一旦實施起來,時間一長,恐易形成慣例,若是……日後資金告罄,新來的老師沒有房間分配,新來的學生沒有校服發放,隻怕……會出亂子啊。”

就連一旁始終沒怎麼說話的趙無衣,也點頭道:“李亞東,我覺得張老師說得有道理,這樣不是長久之計。”

“那就讓它變得長久。”李亞東嗬嗬一笑。

他為什麼提出這三點要求?

教學方麵的事情他不會插手,也不宜插手,但這三件事情,關於生活方麵的,則是他在北大兩年半的時間裡,察覺到學校急需改善的地方。

老師的住宿環境就不再多言,為祖國辛勤培育下一代的他們,理應得到更好的生活條件。

退一萬步說,即便他們不在乎現在逼仄的生活空間,那他們的家人呢?

有這樣一位父親或母親,孩子們的青春不應該被禁錮在陰冷、昏暗的小房間裡。

還有服裝問題,不信你去燕園轉一圈,看看有多少學生身上還穿著打補丁的衣服,作為高級知識份子的他們,難道不愛麵子嗎?

家庭所迫罷了。

正如當年的蘇姑娘,李亞東第一次在學校禮堂見到她時,很清晰的記得她那條青布褲子的膝蓋處,就打了一塊黑色補丁。

彆說學生,老師們也好不到哪裡去,他們雖然不至於穿打補丁的衣服,但你總能看到大多數的老師們,一年到頭、甚至是幾年時間裡,換來換去也就那幾件衣服。

至於肉票。是,國家每逢節假日的時候,會發一張免費餐卷,可一年才幾個節假日?

這也就意味著,絕大多數的窮學生,一年也就能吃那麼幾次肉。

而肉食品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你再看看燕園裡的學生們,十個有九個中都是麵黃肌瘦,胖子更是比校領導還罕見。老師們也一樣。

這三件事情看起來似乎都是小事,或許也都能克服,但在李亞東看來,卻是一件大事。

北大畢竟是我國第一學府,不應該這麼寒酸。

他本不是一個好麵子的人,但在這件事情上,他確實感覺麵上無光。

所以,必須改變。且他也有這個能力。

“李同學,你這話……什麼意思?”對於金錢嗅覺最敏銳的張老師,兩眼放著光問。

“張老師剛才不是說……這樣一來會形成慣例嗎?那好,就讓它變成慣例!”李亞東嗬嗬一笑,“至於錢的事情,後期不夠,我再追加。”

“這……”現場幾人你看我,我看你,一時間都有些傻眼。

捐了一個億,還準備追加!

這是準備以一己之力,養著整個北大師生嗎?!

“各位老師,反正我話儘於此,一點小小要求,你們如果不答應,以後我也不會再捐贈。”李亞東一本正經地說道。

“那必須答應啊!”

張老師也是急了眼,完全無視校長的存在,直接拍板道。

“這些要求……”鄭鮮明苦笑。

他第一次從一個學生身上,讀懂了兩個字——偉大。

“我北大育人如此,夫複何求啊……”丁時孫深深地看了李亞東一眼,無限感慨道。

……

臨近中午。

張老師早早的來到學一食堂,把那間往常隻有德高望重的學者來燕園做學術交流時,才會啟用的一號包廂,給打開了。

吩咐食堂阿姨打掃乾淨後,又跑到後廚,親自擬起菜單。

大廚陳師傅湊過來一看,嚇了一跳,“油燜大蝦、紅燒武昌魚、粉蒸肉、醬板鴨……我說,張老師,是不是哪位首長來了?”

不怪他這麼驚訝,張禿子那可是出了名的摳門,什麼時候見他這麼大氣過,足足寫了十二道菜,而且幾乎全部是大菜。

“差不多吧……”張老師嗬嗬一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