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七章 團隊(1 / 2)

草莽年代 北海一島 6166 字 2024-04-15

酷熱難耐的八月,李亞東與何詩涵二人,卻沒有時間待在空調房裡,成日為了組建團隊的事情而奔波。

何詩涵是扛著一把鋤頭到處挖牆角,而李亞東則是置辦工作場地,配置硬件設施。

在過去的時候,傳統的股市交易,都是由專門人員在交易所裡的交易版上,按順序寫下股票的報價,購買者再通過股票經紀人了解行情,予以買賣。

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這種傳統的交易模式在八十年代發生了變革。個人計算機被大規模推向了市場,它不僅運行速度更快,錯誤率也遠低於人腦,因此,備受業內人士喜愛,各大交易所開始普遍使用電腦交易軟件,進行股票交易。

計算機改變了傳統的股票交易模式,也改變了這一行業的發展形態,人們不再需要進入交易所,便能從事股票買賣。受此影響,一些從事股票交易的金融機構、基金組織,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眼下,李亞東就準備打造一個自己的金融機構,專門從事資本市場的運作。

為了節省開支,暫時一切從簡,沒有注冊新的公司,就歸於東方紅影業旗下。至於辦公地點,同樣設立在港灣大廈,十二樓,位於東方紅影業的樓上。

租賃的辦公室麵積不大,隻有一萬兩千尺,也就是一百二十平方,一個辦公大廳,還有三個房間被李亞東弄成臥室,全都配備獨立洗手間,再有一個茶水間,裡麵咖啡機、微波爐等設備一應俱全。

看起來倒不像一個公司,反倒更像一個家。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不久之後,這裡將變成一片戰場,而戰機稍縱即逝,免不了要在這裡吃喝拉撒。

最大的開銷還要數電腦、傳真機,以及相關通訊設備,花了李亞東近百萬港幣。

沒辦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而且,就算是這樣的配置,都不算什麼頂尖貨。

真正的高端微機設備,怕是隻有那些股票交易所,以及國際性質的大投行裡才有,有錢都不一定買得到。也隻有利用那玩意兒,才能實現真正的高頻交易。

什麼叫高頻交易?

所謂高頻交易,就是指從人們無法利用的短暫市場變化中,尋求利益的計算機操作行為。

譬如,一位香港投資者欲要購買一手道瓊斯的股票,在計算機裡輸入一個指令,與此同時,美國的某家交易所裡,一名高頻交易員會在瞬間獲得指令,並搶在這位香港投資者買入這隻股票之前,先將這手股票買入,然後在幾毫秒之內,將其加價,繼而轉售入那位香港投資者,以此賺取差價。

當然,這個年代或許還沒有這麼快,高頻交易的時間或許會有幾秒鐘。

隻有這樣的高端微機,再被好的操盤手使用,那才叫一個如魚得水,厲害得一P。

不過這玩意兒實在不好搞,退一萬步說,就算能搞到,其價格也不一定是目前的李亞東可以承受的,也隻能退而求次,湊合著用,反正他手中握有底牌。

洞悉資本市場的發展趨勢,顯然要比最快的微機都頂事。

忙忙碌碌了一個月,公辦場所總算是置辦好了,而何詩涵也不負所望,揮得一手好鋤頭,替李亞東挖來了四位資深的操盤手。

加她一起,一共五人,團隊規模不大,但已經夠用。

五人齊聚的這天,李亞東請大家吃了個飯,地點位於中環的一家高檔餐廳,這幫人的都不是什麼窮人,太過寒酸了可不行。

飯桌上大家也互相認識了一下,團隊中三男兩女。

另外一個女人,名叫王珊珊,據何詩涵介紹是她的閨蜜,倆人當初一起入行,這之前也是在一家私人投行工作,何詩涵私下還透露,水平比她隻高不低。

都說美女的朋友是美女,約莫有些道理,帶著一副黑框眼鏡,皮膚白皙,表情卻很冷漠,自從落座後,還沒有笑過,有點冰山美人的意思。

三個男人,兩個帥小夥,看起來年齡相當,二十七八歲的模樣,都是西裝筆挺,一看就是年輕有為的類型,一個叫阿華,一個叫阿文。

最後一位算是團隊裡年齡最大的,估摸年近四十年,也是五人中最資深的一位,算是何詩涵的半個師父。

之前就業於波士頓銀行,像這樣的大銀行,並不局限於存取借貸,大多也有自己的金融投資部門,不算什麼稀奇事。

這次跳槽過來,可謂冒了極大風險,若非徒弟對眼前的這位李老板極力推崇,並且告知對方在之前的大酒店狙擊戰中的算無遺策,令他有些動容,否則肯定不會拋棄金飯碗。

何詩涵尊稱他為羅叔,李亞東也就跟著叫。

在場六人中,反倒是他這個老板,年紀最小。

他在打量其他幾人的時候,其他人同樣也在審視著他。

表情之中都有些異樣,顯然並未從他身上,看出什麼特殊之處。

“李老板,我聽小涵說,你這邊不光待遇比我們以前高,而且接下來還有一個大動作,隻要成功拿下,將有一筆不菲的獎金,是這樣嗎?”羅叔含笑問道。

此言一出,其他四人皆是眼神明亮,饒是冰山美人王珊珊也是一樣。

說到底他們都是打工的,說得天花亂墜,也不如實際利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