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問他為什麼突然想出這幾個字,他也不知道,就是挺莫名其妙的想到了,估計是被前世的什麼精武啊、絕味啊、久味啊,這些字眼給影響到了,大家的名頭都挺牛氣,那他也來個牛氣點的。
“一品鴨脖?”眾人麵麵相覷,包括李亞軍也一樣。
“專門賣鴨脖子?”
李亞東嗬嗬一笑,“當然不是,鴨身上的東西全都賣,不過跟烤鴨不一樣,最大的區彆就是烤鴨趁熱才好吃,而我準備做的這個一品鴨脖,算是涼食。”
“吃涼的?這大冷天的……”眾人不由一陣無語,能有人會買嗎。
李亞軍也是微微蹙眉,這事就連他也是才知道,猶豫了一下後,還是提醒了一句,“小東啊,你可要想清楚。”
南方人本就沒有吃涼菜的習慣,更彆提在冬天,大家巴不得天天吃火爐子才好呢。
“放心吧,哥,我有分寸。”
“那就好。”李亞軍點點頭,他雖然同樣感覺這事不太靠譜,但還是選擇毫無保留的相信弟弟。
李亞東卻半點不擔心,怕個蛋蛋呀,已經有人做了先驅者,證明這事能行,還有啥好怕的?
當然,冬天的鴨脖子生意根本不及夏天,這是毋庸置疑的。
“房子好說啊,上次看過幾個地方,你要買的話,我就帶你去看看。”
張春喜手上果然有資源,於是等他吃完飯後,李亞東便騎著一腳踹,載著他和三哥倆人,按他指引的方向行駛過去。
他說的三處房子,李亞東都去看了一下,都還不錯,這年頭敢拿出來賣的,至少不是泥瓦房,因為土地不值錢呀。最後選了一處帶院子的小平房,也是一聯三大間的格局,原主人據說要去省城投親戚,估摸著也是去做買賣,讓張春喜這個有經驗的人跟他談了談,最後價格敲定在一千兩百塊,算是正常行情。
晚上肯定回不去了,上次已經推脫過,這次實在沒撤,晚上六點鐘,烤鴨店準時關門,一幫人步行來到張家的新宅子。
一幢兩層樓房,他們家畢竟人多,張會計也辭了工作,現在都搬到了縣裡,沒有兩層樓根本住不下,前麵也帶了個院子,聽張春喜說花了整整兩千大洋。
蔡小惠提前回來打了招呼,所以大家到的時候,飯菜已經準備好了。
對於李亞東,老張家和老蔡家的人是發自肺腑的感激,他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全仗人家傳授的手藝,滿滿的一桌子菜,雞鴨魚肉樣樣都有,豐盛得不得了,提出來酒也是好酒,市麵上不太好買的黃鶴樓。中國十三大名酒之一,4-5兩年,蟬聯“中國名酒”稱號第四位。
大家實在太熱情,不喝都不行,張會計是個酒菩薩,從沒見倒過的那種,再加上李家倆兄弟人單勢孤,最後全喝暈了,再騎車回去肯定不安全,晚上就乾脆在張家睡了。
第二天一早倆人回了家,在家裡休息一天後,接著繼續忙活,沒辦法,時間緊迫,再拖下去工商局都要關門了,得趕緊把執照什麼的都辦下來,戶名是用的李亞軍的。
前前後後忙活了三五天,一套個體戶的手續總算辦妥,但拿到手沒這麼快,紅包塞了一兩百,沒辦法,不塞都不行,社會風氣已經是這個鳥樣了。不然彆說三五天,三五個月都不見得給你辦下來。
越是貧窮的地方,越是黑暗。
店麵那邊,李亞東在縣裡的木匠鋪子訂了兩個櫃台,鑲玻璃麵的那種,原本想交給黃國棟來做,但看他實在太忙,現在基本吃住都在老李家,根本不用人使喚,一個人每天從早忙到晚,是打定了主意要把老李家裡裡外外的木頭疙瘩全部換個新樣。
臘月二十,臨近過年沒幾天,李亞東置辦好了縣城宅子裡的家夥什兒,在江中村那邊找了一輛拖拉機,從鴨廠抓了五十隻鴨子過來,又把他二姐和三哥喊上,準備手把手的教他們製作一品鴨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