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按照李亞東的意思將他們送到了一家飯店門口,規模不算大,也就兩層小樓,一樓是餐館,二樓才是住宿,約莫能有十來間房的樣子。
好處在於在它的斜對麵500米不到的地方,就是短短一年之內迅速發展起來的汽車市場,周邊的空地上到處停放著嶄新的車輛,即使在夜色中都能看見漆麵上反射出來的陣陣微光。
倆人在一樓簡單用過餐,實在是舟車勞頓已經沒了胃口,於是就拿著鑰匙回了房間,令人意外的是,這家小飯店居然還挺有內涵,客房裡乾淨整潔不說,竟還配備了獨立衛生間。
如此來講的話,一晚上四塊錢的房費倒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
想想也是,能來這一片的人做的都是動輒幾萬塊的大生意,總歸對生活品質有所追求,過於廉價且寒酸的房間,隻怕不太好售。
需求決定市場,市場引發競爭,競爭產生質變。一家海島上的小飯店,其實已經率先遵循了市場經濟的規則。
這一天下來可謂折騰得夠嗆,倆人洗洗也就睡了。
第二天早上起來,先在樓下餐館用過早餐,新鮮的椰汁倒是彆有一番風味,隨後就前往了汽車市場。
由於昨晚天色較暗看不透徹,今天近距離一觀,才發現這個市場大得出奇。主要是麵積大,商鋪倒不足為奇,甚至很簡陋,有些幾塊木板隔出來一塊空地,頂部再用茅草蓋嚴,就算一家商鋪。
汽車都停在門口,各種樣式都有,饒是李亞東都無法叫出具體每款車的名字,頂多通過車頭上的標誌,確認這是“豐田”的某款車型,或是“日產”的某款車型,反正90以上都是日國車。
由於時間尚早,市場才剛開門,除了商鋪裡的工作人員以外,過道上的客人並不多。
這些銷售老手一眼就能瞧出李亞東倆人是從內地來的,有些人甚至眯起眼睛盯著蔣騰飛胸口的那隻舊皮包,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倆位老板,看看吧,咱們家的小轎車都是剛剛到港的,生產日期近的很,都是國外最暢銷的車型,質量那是杠杠的。”
“二位留步,隻要在我們這裡買車,保管手續一步到位,安全出島,怎麼樣?”
“老板彆急著走嘛,看中哪款,價格好商量。”
“……”
商販們都很熱絡,哪怕他們的汽車其實並不擔心銷路,隻是生意人嘛,現金流十分重要,能早點出手誰還願意等?奈何李亞東卻不是來買車的,也就隨意瞅瞅,不好給人家太大希望。
這些商鋪一家挨著一家,多不勝數,李亞東以前在一篇報紙上看到過,據說海藍進口汽車的閘門一打開後,全國各地的投機者蜂擁而至,短短幾個月時間,島上就出現了800多家大大小小的公司,也不知道真假。如果是真的話,那他們這個市場恐怕還不是唯一的一個。
李亞東之所以來汽車市場,自然不是看車的,而是找倒車的門路,他心知肚明,這樣的大市場肯定有這樣的機構存在,不然總不能大家都自己倒吧?沒幾個人有這樣的能耐。
而且人家汽車廠商也不是傻子,這邊的銷量這麼高,能不設個銷售點?再不濟也要派幾個銷售人員過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