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O五 不冷不熱(1 / 2)

命運路口 袤一 3666 字 1個月前

第一六O五 之不冷不熱

老婆於淼周末回來,所以,這三天,吳昊與孫非如魚得水一般。

這在轉眼之間,兩個人還沒有儘興呢,就過去了。

周一宋寧副書記在省委組織部長年少華的陪同下,到濱海走馬上任。

省委組織部長親自過來,不論是江書記,還是吳昊,自然要表現出十二分的熱情來。

但對於宋寧,因為對方是以副書記身份登陸濱海的,所以,吳昊並沒有表現出過多的熱情來。在年少華介紹給自已的時候,吳昊隻是象征性的與對方握了握手。

江書記心裡明白,吳昊的不冷不熱,他是要小火慢燉,表麵上不動聲色,其實是想借這個機會,給對方來一個下馬威,讓對方知道,濱海誰才是真正的老大。

大家都知道江書記馬上就要走了,所以,未來的濱海,誰當書記,不管你是空降也好,提拔也罷,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吳昊是市長,按著江湖的說法,是濱海的瓢把子。雖然江書記熱情不減,但吳昊這麼一不冷不熱情,(當然是對宋寧了,對組織部長,吳昊的熱情還是非常高的,把省委這位組織的老部長,逗得是相當的開心),其它領導,對這位走馬上任的市委副書記,也是不冷不熱了起來。

“看來這位吳昊果然是名不虛傳呀,竟然來了這一招,這是想殺雞駭猴。還真如李偉說的那樣,這家夥不好對付,是一個善於借勢的人,能夠利用形勢,把事態控製在有利於自己的範圍。”宋寧一看吳昊對自已的這個態度,馬上在心裡想到。

說起借勢,三國時代的孔明絕對可以稱之為善於借勢的高手。這還真的不是忽悠,比如孔明的孫劉聯兵,火攻曹軍的“萬事具備,隻欠東風”,就是最為典型的“借勢”的例子。

還有就是“草船借箭”也是巧在“借”字。事實上,在官場,早就有一種“拉大旗做虎皮”的說法。比如王金龍的那位老首長,就曾經在出事兒之後,帶在老婆坐飛機去見休養中的領導,雖然領導沒有見他們,甚至連電話都沒有接,但回來之後,還在到處釋放著領導對自已如何教導之類的瞎話,這也是一個典型的“借勢”。

在國際上,也有一位這方麵的高手,那就是M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這位世界知名的政治家博士,有一個慣例,那就是對下級呈報來的工作方案或議案,他的習慣是,從來不先看,而是壓它三、五天後,把提出方案或議案的人叫來,問他:

“這是你最成熟的方案嗎?”

他這麼一問,對方一定會思考一下的,一般不敢肯定是成熟的,隻好答說:

“也許還有不足之處。”

這個時候,這位老謀深算的博士,就會叫他拿回去再思考和修改得完善些。

這個時候,不管你有多大的才華,也不敢托大了,一定會點燈熬油的奮戰上幾天,然後,提案者再次送來修改過的方案。

直到這個時候,這位基辛格博士才把它看完了,然後問對方:

“這是你最好的方案嗎?還有沒有彆的比這方案更好的辦法?”

他這麼一問,又使提案者陷入更深層次的思考,又把方案拿回去研究。就是這樣反複讓彆人深入思考研究,用儘最佳的智慧,達到自己所需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