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一 引起懷疑(1 / 2)

命運路口 袤一 3260 字 2個月前

第三三一 引起懷疑

三點半的飛機,不到五點,就到達了四九城。

京城又稱“四九城”,這裡是有典故的。京城古都自明代後形成“裡九外七皇城四”的建設格局。“裡九外七皇城四”是指京城內城有九座城門,外城有七座城門,皇城有四座城門。內、外、皇城統一劃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區域。而到了清代,統治者推行民族歧視政策,將漢民全部驅至外城居住,騰出內城住八旗軍隊及所攜家眷(直至中後期,方有高級漢官被特賞內城居住,如劉墉劉羅鍋的父親劉統勳)。這樣,偌大的京城被人為地劃分成兩部分,內城成為軍事駐防地兼家屬區,外城則是單純的居民區。內城、外城涇渭分明,旗人、民人界限森嚴。當時的八旗很為自身的特權地位自豪,稱自己的所居地為“四九城”,來標明自己是拱衛紫禁城的高於他人的特殊群體,以區彆居住在外城的民人。

大清王朝把京被劃為十個城區,當然其中皇宮(也是一個城區)對老百姓而言是閒人免進的,所以清朝的老百姓對北京城稱“九城”。在清朝時候,因為人口增多了,城市越來越大也越來越熱鬨,從乾隆年開始,清政府把北京城劃為十個城區,內外城各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城個區,即京城出現了十個區。於是在京城老炮們的話裡就有了句“跑遍了九城也沒找著”。這話的意思就是“跑遍了整個京城也沒找著”。為什麼說九城?京城不是分了十個城區麼?十個城區是沒錯,可內城的中城是皇城啊,老百姓當然不允許進皇城,否則就要被殺頭。

到了民國時,對京城重新劃分,劃分為四個城區(皇宮也在四個城區內),所以京城就被老炮們漸漸地稱為“四九城”。

一出閘口,看到沈晨正站在閘口外對自己揮手呢。

“沈大助理親自接機,榮幸榮幸。”一看到沈晨,吳昊笑著說道。

“美的你,我是順道,明白嗎?不是專門來接你的。”沈晨斜了他一眼,接過他的包說道。

“得,還是我拎著,你瞧這些男人的眼神,我可怕惹眾怒。”

“算你聰明。聽說你最近過得挺瀟灑呀?”兩個人一坐到車上,沈晨眯著眼看著他問道。

“什麼意思?你怎麼也八卦了?緋聞你也信?”

“真的是緋聞嗎?”一看吳昊極力否定的樣子,沈晨拉著長聲問道。

“你還不知道我吳昊是什麼人?不思無邪,一身正氣……”

“噗”不等他說完,沈晨差一點沒笑得岔了氣。

“你笑什麼呀?我說的這些都是事實,沒有半句假話。”吳昊可不想給她懷疑的機會,趕緊爭辯道。

“應該說沒有半句真話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