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三 大院文化(2 / 2)

命運路口 袤一 3301 字 1個月前

而京城就不同了,這種大院和圈子,由來已久。不往前追溯,僅追溯到大清——四九城內被八旗貴族及其仆役和兵營占領的時期,八旗的人們就各各構建其大院了(有舊院改建,有新建等等)。內城原住民一律被趕走去了外城。當然這些人也隻好另營建其“大院”或“小院”(當時的京城有房就有院,儘管隻屁股蛋大小。無非是大的氣派些,小的寒酸些、簡陋些)嘍。

到了民國時期,隨著那個大辮子政權完蛋,旗人都“收縮了去”、消融了去,連姓氏都改成了漢姓,其原大院也幾乎全部一一易主。

但那種文化,並沒有消失,在不知不覺中,還是傳承了下來。

到了新世紀,這種大院文化得到了不斷的完善、修整和進步,並在些基礎之年,形成了圈子。

之所以說,圈子是一種進步,關鍵的是,圈子與大院比起來,內涵更加的細化了。

比如說,同了個大院裡的,可以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圈子。而圈子裡的成員,比大院裡的成員,更加的緊密了。

隨著時代的進步,這些大院和圈子,在老百姓心中地位越來越高。

原因就是,這些大院,越來越警衛森嚴,充滿神秘感和權威感。

之所以會這樣,這是因為,京城成為政治中心後,陸續從全國各地調集了人數龐大足可以和當時京城人口旗鼓相當的各路人員進京,這裡麵既有軍人、黨政乾部和事業單位的職工,也有技術工人、知識分子、科研人員和教育工作者。

這些進入京城的人們,並沒有和本地人混居,而是大部分住進了由政府規劃興建的各種機關軍隊和國家部委事業單位的大院中。

這樣的大院數量眾多,絕大部分分散在城市的西部和北部,往往集辦公、行政、教育甚至起居住宿為一體,形成了五臟俱全功能兼備無須與外界過多交流的“獨之立的社會”。

從而這些大院,就像小小的獨立王國,獨之立於社會,有著自己的秩序。

京城的老百姓,也心甘情願地覺得這些大院裡的人們,應有些特權。

這就是被後來大家所熟知的京城的“大院文化”的誕生地。

而在其中,來自五湖四海的這些進京城的各色人等們,都各操著自家的方言互相交流,而他們的子弟則在父母的方言和京城土話之中形成了帶有深厚色彩的新京城語言模式,甚至連說話的腔調和口音也有了變化,產生了吐字清脆悅耳腔調抑揚頓挫語速流暢利落的“大院口音”,它構成了現在我們聽到的京城話的基礎體係。

在京城的大院中之所以可以誕生出與眾不同的特殊文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乾部子弟們衣食無憂並在社會階層心理上高人一等的心態,同時由於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某些文化上的特權,在“信息封鎖”的年代,他們相比起普通老百姓可以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來自國外新奇而又具有相當反叛性的文化信息。網,網,,...:,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