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五 博大精深酒文化(2 / 2)

命運路口 袤一 3365 字 1個月前

這樣說一點也不為過。正是在酒場上,每個人,不管是領導,還是普通的乾部,都是透明的:機關裡麵,或者更八卦點,上級領導,上級機關,誰和誰是什麼關係,誰在京城買了房子,誰和誰有一腿,誰馬上就要被雙規,誰家的子女考上了大學,誰的老婆是誰的紅顏知己等等。

這些信息,如果沒有酒做鋪墊,沒有喝到一定的程度,熱度不夠,怎麼可能有人說出來呢?

而如果有心人,想認識某個領導,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通過中間人,然後擺上一桌,幾杯白酒下去,自然從陌生到熟悉,甚至開始稱兄道弟。這是“國情”之三。

所以,你可以從喝酒上,非常清楚地看到一個人的關係網,因為你要想請人喝酒,一定是請和自己關係好的那些人陪酒,當然了,這裡麵請誰不請誰,也是有學問、藝術的,那就是一定要避免關係不好的人,在一個酒桌上。

當酒局湊成之後,你一看都是什麼人在場,你基本上就明白了,自己應該喝多少酒了。

如果酒桌上,有領導在場,你給領導敬酒的時候,總不能端著一杯水敬吧?那樣的話,你的仕途之路,就算走到了頭;也不能說“領導乾了我隨意”吧?那樣的話,今天當場不打你耳光,就算給你麵子了。

所以,現在的仕途中人,自己已經形成了一種奇怪心理:向領導敬酒時,如果領導一口乾了,他心裡會升騰起一絲暖暖的感動;而如果領導隻是隨意沾了沾,他心裡會有一種小小的失落。

當然了,喝酒也有可以“隨意”的時候,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自己坐主賓的情況下。

比如現在的孫娟,就可以隨意了。當彆人敬她酒的時候,她自己可以推脫身體不方便,不能喝酒;而敬她酒的人,不能因為她的不喝而自己少喝,那樣的話,就算孫娟不說什麼,對方也怕被孫娟誤會為誠意不夠——因為在酒桌上,有一句話,對下級的這些乾部們來說,就是真理: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夠;感情薄,喝不著;感情鐵,喝出血。

如果你要是采訪一些在仕途之中不是很得意的人士,十有**,對方會這樣總結的,那就是自己仕途不暢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自己的酒量不夠大。

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越是落後的地區,這種酒局越多,喝得越甚。

孫娟在大黑山當書記的時候,曾經與下麵比較落後的鄉鎮結成過對口支援的對子。自己每一次過去的時候,最愁人的事就是如何推掉這些酒局了。

後來,在沒事的時候,她曾經問過當地的一位領導,就這個喝法,一年得多少酒?對方告訴她,他們鄉還不算多,一年的招待費用也就三十來萬吧。這三十來萬,有二十萬是花在了酒上,因為鄉鎮的下酒菜相對來說要便宜的多,酒貴。

這個數字,還是嚇了孫娟一大跳。

關鍵是,對方說他們不算多,按著這話的意思分析,也就是中等左右的水平。

好在現在的孫娟,雖然身不在仕途了,但絲毫也不影響她的地位,反而是這些昔日的同事,看著她,眼睛裡的那份崇拜,讓孫娟不自覺的有一種飄起來的感覺。,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