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開考(2 / 2)

諸天替代 香椿葉鹹菜 7718 字 2024-03-12

說完將一個黃色的護身符放於薛宇手中。

齊天磊的娘則是歎息一聲:“可惜婚禮是在你考完試之後,要是在之前多好,剛好用這喜氣衝一下,興許更能夠祖先保佑。”

薛宇苦笑一聲道:“奶奶,娘,放心吧。”

站在後麵的各大主管以及家丁侍女更是齊聲聲的對著薛宇大聲道:“祝少爺高中案首,提名今日。”

薛宇笑著對他們還禮,隨後便邁步走出齊府,身後跟著一個家丁,則是提著飯盒緊隨其後,筆墨紙硯也是不可少。

大門之外劉思三人也是睡眼朦朧再次等候。

“不要告訴我你們三個都是來送我的,從我家到府衙也就是一盞茶的功夫。”薛宇一臉無語的說道。

劉思上前一步,絲毫不掩飾臉上的得意之色:“他們兩個是被我拉過來的,至於我,嘿嘿??,當然是來送你了。”

薛宇翻了翻白眼,一臉得無語。

“他就是來炫耀的,我們兩個也是被強拉來的。”

“不當人子。”王江也是笑罵一句。

“嘿嘿,我朋友不多,當然要找你們來炫耀了,天磊兄,勿要緊張,此次不中也無妨,且當增長經驗,來日方長,至於我嘛!已是童生矣,縣試、府試俱不用參加,隻待參加鄉試即可,嘿嘿。”劉思得意洋洋的說道。

三人翻了一個白眼,紛紛給了劉思一個中指,這個手勢還是跟薛宇學的。

“好了好了,剛剛都是逗你的,天磊兄,祝你提名今日,考場上不要緊張,儘力而為即可,待你結束後萬花樓設宴,不醉不歸。”

“去去去,彆瞎說,不知道天磊兄婚期將至,我們可是早已備好禮物了,就等著那一天將你灌醉入不了洞房,哈哈。”

“哈哈,是極是極,萬花樓等過段時間再去,我可是聽說那揚州杜小姐可是遠近聞名的美人才女,恭喜天磊兄抱得美人歸。”張童哈哈大笑道。

三人一路相送,一直到達府衙之前才各自散去。

設在縣衙不遠的一處集市,考試期間集市關停清掃乾淨,搭設了一個龐大考棚,坐北朝南。最南有東西轅門,圈以木柵,有一大院,院北為正門,叫龍門,龍門後為一大院,供考生立院等候喊名。再北有三間大廳,中間為過道,考官坐西間,麵東名。再北有很多簡易多排座位,供考生寫作。

考棚前有五隊衙役在正門前,檢查學子書生的證明以及隨身所帶行禮,檢查很仔細:被褥不能有裡,襪子必須是單層的,衣服也必須是有拆縫的,硯台都不能過厚,糕都得要切開......

檢查的非常嚴格,可以比知現在的高考,就是沒有高科技的手段而已,不過高考也不用在裡麵過夜,形式不同罷了。

即便是薛宇是這林州城有名之人也不行,數個朝代的不斷完善,科舉早已有自己的模式,夾帶舞弊之事懲罰之嚴格令人發指,沒有幾個人敢這麼玩兒。

進入正門後,就有略通文墨的吏檢查核對朱平安的身份履曆,薛宇其中也看到了劉秀才,做保之人自然也需要到場。

天快黎明之時,縣太爺身穿官袍前來,童子試自然沒有資格讓林州知府前來,縣太爺大體說了一番勉勵的話便離開了,真正的科舉考試也便開始了。

按照封卷中所給的座位號來到自己的位置,丙醜,一個不前不後的位置。

薛宇坐在座位上,將筆墨紙硯一一擺好,然後才打開試卷。

試卷有紅線橫直道格,共十餘張,每頁十二行每行二十字,另外還有兩張白紙是做起草用的。

至於考試的題目也早已有衙役舉牌告知。

縣試第一場為正場,四書文二篇、五經義一篇、五言六韻試帖詩一首,題目、詩、文寫法皆有一定格式,全卷不得多於七百字。

“嗯,題倒是不難,都是一些基礎性的題,而且,見過。”薛宇嘴角露出一抹輕笑。

第一題為《論語·裡仁篇》:苟誌於仁矣,無惡也。

第二題也《中庸》: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

第三題為《尚書》:靜言庸違,象恭滔天。

三道題薛宇都做過,也沒有搞什麼幺蛾子,小心翼翼的將這三道題抄於宣紙之上。

前世寫作文養成的習慣,首先就是用草稿紙寫一篇,雖然薛宇很自信自己的書法,但既然是科舉考試也要更加重視,先打好草稿潤色一番,然後再給予謄抄。

太陽慢慢從東方升起,將所有的題目全部用草稿紙列好一遍之後太陽也已經高照。

輕輕呼了一口氣,薛宇並沒有急著謄抄,反而拿起早已準備好的飯盒開始吃了起來。

早上起得太早,現在也已經有**點,肚子早已開始咕咕亂叫,首先要祭一下五臟六腑,吃飽喝足才能夠繼續接下來的試題。

吃飯期間薛宇抬頭看了一下考場的眾人,考場上呈現出眾生態,或麵露焦急、或信心滿滿、或一臉擔憂、或麵露微笑,當然也少不了呼呼大睡,恍若無人的考生。

不過隻要你彆影響彆人,也沒有人願意搭理你,都在緊張考試中,哪有時間去管你。

將最後一口果脯吃入口中,薛宇將飯盒隨意收拾一下便開始謄抄,一首優美的瘦金體悄然躍於紙張之上,讓人觀之隻感覺心神舒暢。

時間一點一點的流逝,日暮時分一聲鑼響著整個考場,將沉浸於思維之中的眾多考生驚醒,卻見不知何時早有衙役舉著兩個碩大的牌子在考場中行走。

木板上總共有兩題,其中一題為一句詩句,這也是考試中的一個項目:試帖詩。

棲野鶴籠寬使織。

試帖詩也算是簡單,是給你一個典故或者是一句詩,然後你根據這其中的特點自行做一首,內容大都是歌頌朝廷的,也沒希望通過考試寫一篇千古名篇,隻要音律平仄工整即可。

另一個木牌上也是考試內容,考的是《大梁律》,名為表判,主要是考察生源辨彆是非,撰寫各種公文行政的能力。

這個對於薛宇來說就更加簡單了,過目不忘之下早已將《大梁律》完全背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