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上課提問(2 / 2)

同樣的,就連剛才說這句有一些玩笑話的曆史老師葉華,也差點笑了起來。但很快,葉華雙臉就已崩緊。楊老師說得果然不錯,這家夥,就是個老油條。批評他,他還不自覺。甚至,一直對著你笑。這種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德性,真不知道他是怎麼練出來的。

不過,想到之前這家夥居然考了個全校第三,葉華想有了試試他的想法。

“好吧,居然你睡得這麼香,我想,你一定複習的不錯。我這裡有幾個問題,你如果答對了,我就不追糾你剛才睡覺。如果沒答對……”

正考慮著沒有答對,怎麼處罰這家夥時。但想來想去,好像自己一般也不怎麼處罰學生。再一想,這家夥是老油條,恐怕處罰之類的對他也沒有什麼效果。而且,現在可是快高考了。無數的家長,包括社會都不斷的觀注高考。萬一這個時候傳出去,對自己影響也不好。

實在沒有想到怎麼處罰之後,便重重的哼了一句。然後,開始了提問。

“19世紀上半期,世界頭號工業強國是?”

“英國。”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原因是?”

“迫切需要對外開辟商品市場和掠奪原料產地。”

“嚴複翻譯《天演論》的主要目的是?”

“警示國人因循守舊就會亡國。”

……

一連問了幾個問題,張寧都全部答對。

這一下,葉華感興趣起來了。

這小子,不錯呀。

果然藏得夠深。要知道,自己問的這一些題可是一些選擇題,但張寧直接就給出了答案。雖然給的答案與選擇題提供的答案並不完全相同,但意思對就可以了。不過,當這一翻測試知道張寧的水平之後,葉華的提問並沒有結束。而是一個又一個問題,幾十分鐘之間,葉華連然連問了差不多一百多道題。

開始的時候,葉華隻是對張寧感興趣。認為,覺得終於試出他來了。可是問到後來,當張寧每一道題都答對之後。葉華突然有一些不敢相信起來……這是人還是妖怪,再厲害,也不可能這樣厲害吧。可是,張寧就是回答的完全正確。

如此之間,葉華又問了數十道問題,好像真要找一道題難倒張寧似的。

但很可惜,張寧仍然沒有找到這個機會。

“好吧,最後一題。”

實在無奈,葉華出了一道比較難的曆史題。

“諸葛亮一直被稱之為三國最聰明的人,但是,諸葛亮這麼聰明,但為什麼沒有幫助蜀國完成天下一統。甚至,最後還是被魏國滅亡了?”

這一道題,可謂難度不小。最起碼,不是現在高中生可以解答出來的。

這已經上升到了學術上的範疇。

出完這一道題之後,葉華有一些後悔。暗問,自己這是丟人呀,這樣的題,恐怕也隻有大學曆史係的學生才可能解答出來的。而且,哪怕就是這一些曆史係的學生,恐怕也解答的不完整。現在好端端的,怎麼卻問向了一個高中生?

難道,就想難倒學生麼?

自己這個當老師的,什麼時候品德這麼差了?

不過,就待葉華認為張寧回答不出來,有意放過張寧時,卻不想,張寧隻是考慮了一會,就已給出了答案。

“其實這個問題倒也容易,我認為是天下大勢不利蜀國。當時諸葛亮出山之時,水鏡先生就說過一句話,說孔明雖得明主,但卻不得其時。其中的時,就是大勢。當時漢室微弱,北方政權已經穩固。諸葛亮再怎麼會用兵,也無法幫助到蜀國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

張寧並不是什麼三國迷,但是,因為以前天天看網絡,三國一類的網絡也經常看。所以,看得多了,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分析。對於這一個問題,張寧胸有成竹。

“不過,我想,這應該是大家都認為的答案。但我覺得,也有可能是諸葛亮能力有問題,無法幫助蜀國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

“啊……”

葉華有一些驚呆。

張寧的回答大大超出了他的想像,沒想到,這家夥不但對高中曆史知識點掌握的清清楚楚,就連對曆史學術上的一些問題,也能分析的頭頭是道。正如剛才張寧拿天下大勢之說來解釋諸葛亮為什麼無法完成一統天下的理由,葉華就認為很有道理。可是,就在他認為很有道理的時候,張寧又說了一個令他大感不解的回答。

諸葛亮沒有這個能力?

這樣的說法,很鬼異呀,當然,也很新奇。

帶著非常大的興趣,葉華開始問了起來,“諸葛亮為什麼就沒有這個能力?當年他沒有出山的時候,都可以在家裡完成隆中對,可謂相當的有才。而且,他確實也做到了,至他出山,此後便天下三分,你怎麼說他沒有這個能力?”

“老師說得非常好,不過,這問題就出在隆中對上?”

“怎麼又與隆中對有關?”

“很簡單。諸葛亮在隆中對裡就說了,當時的曹操已經形成大勢,江東孫權又曆經三世,爭也爭不了。最多,他們隻能有三分天下的局式,並且,還說了三分天下的方法。也就是說,降中對說的隻是三分天下。這就好像大學生畢業的時候寫的論文題,降中對就是諸葛給劉備的論文。於是,他畢業之後,確實按論文要求做到了三分天下的局麵。可諸葛一但完成了他的論文,後麵一統天下的難題,已經超出了他的降中對,他當然沒有能力完成了……”

“這……”

這一刻,葉華徹底的傻眼了。

這一個解釋,可謂是天大的創新。

並且,還用大學生論文論題的方式,進行了闡述。

如果真是這樣,那看起來,諸葛亮不能完成統一大業,真的是與他的能力有關。

畢竟,諸葛亮從出山到分三天下之後,也一直沒有一統天下的方法。

哪怕日後劉備死後,諸葛亮一次又一次的北伐,也僅僅是借北伐來自保。

因為不北伐,他們隻能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