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新式戰略運輸機(1 / 2)

對於國內的這次戰備突擊檢查,新德裡上下一片魔幻,但國內相關方麵卻是極為的嚴肅。

在藍軍旅僅用28個小時便完成在雪區高原海拔4500米的訓練場集結完畢並展開適應性的戰備訓練沒多久,莊建業便接到了京城有關方麵的通知,開始就這次戰備突擊檢查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開始進行總結。

起初,莊建業並沒在意,因為這麼多年類似的總結、評估會議他這位中國騰飛的一把手沒參加一百場,你那也有八十多。

通常都是大家夥坐下來扯點兒閒篇兒,然後在參加會議的大領導的引導下各自商業互吹一番,最後得出一個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完美結論,會議便可以勝利的結束了。

是以這類會議莊建業一聽就有些煩,也因為就算開也開不出個子醜寅卯,完全是浪費時間,還不如在家裡多睡一會兒呢。

可這一次莊建業走進會議室後,就發現情況有些不對頭,因為首位上以空軍首長為首的幾個領導都繃著一張臉。

果然在會議開始之後,負責主持會議的一位總部領導一開腔,就把包括莊建業在內的參會人員嚇了一跳……

“這次戰備突擊檢查在裝備方麵暴露出來的問題很多……”

“09式輪式裝甲車的基礎性能有待改進,特彆是高原環境下的持續作戰能力,相較於部隊的要求還有不小的距離……”

“一體化平台裝備的空運性能兼顧的很不好,導致部隊在裝機、離機時耗費大量不必要的時間……”

“綜合目前的演練情況看,單憑輪式裝甲車組成的突擊力量,戰鬥力依舊差強人意,所以我們建議要儘快開發用於高原山地作戰的輕型裝甲機械化部隊……”

……

這位總部領導一口氣說了二十多條相關裝備暴露出的問題,聽得相關企業負責人的老臉難看得都快成鬼畫符了。

但又一句辯駁的話也說不出來。

09式輪式裝甲車以及在其基礎上開發的各類配套裝備本身就帶著濃厚的試驗性質,畢竟美軍的“斯瑞克裝甲旅”概念真的很誘人。

加之國內的高原山地和南方的水網稻田更適合這種輕量化機械化部隊的展開和作戰,於是總部便將藍軍旅作為試點,探索這類作戰模式的可行性。

實踐證明,這種模式在南方水網稻田縱橫的區域的確擁有難以想象的優勢,但在高原山地,這類模式的局限性便令人不太滿意。

最突出就是突擊力量。

藍軍旅自身隻有一個營18輛100mm輪式突擊炮,除了機動力稍微過得去外,無論是防禦力還是火力都有些上不得台麵。

特彆是麵對反坦克導彈和大口徑無坐力火炮的打擊,100mm輪式突擊炮幾乎沒有任何有效手段確保自己的安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