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的這位首長顯得很激動。
說實話,自從坐過一次fb―220-300高級政務機,這位首長就忘不掉那種威嚴中不失大氣的感覺,因此很想讓海軍也搞個同款。
對此海軍上下並沒有多少阻力,畢竟這類公務機對海軍來說也算是剛需。
要知道海軍駐地從北到南橫跨數千公裡,這還不算南海島礁上駐守的海軍邊防官兵,若是都算上足有5000多公裡。
如果沒有專屬的政務機,隻靠著火車或者汽車的話,時效性差也就罷了,關鍵是想去海島上調研、視察怎麼辦?
坐船?
拜托,坐船更慢!
要知道海軍機關忙得很,每天要處理的東西可謂海量,根本就耗不起那麼多時間,再者說萬一遇到緊急情況還得立刻趕回總部,這要是坐船慢悠悠飄著,一旦有事可能黃花菜都要涼透了。
因此海軍老早就想要個像樣的政務機滿足這方麵的需求。
奈何家底兒實在是不厚,僅有的經費還得緊著作戰部隊使用,5.5億人民幣,相當於6800萬美元的單價著實的負擔不起。
無奈之下海軍上下就隻能因陋就簡,靠著現役的運―7、運―8已經一部分運―15plus運輸機執行南北往返任務是,趁機蹭個順風車而已。
當然,類似的情況不止是海軍,空軍、各大軍區都有類似的情況,除此之外像電力係統、林業係統、石油化工係統以及其他全國性大中型企業和職能部門都是如此。
總而言之一句話,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效率成為所有人孜孜以求的東西,而飛機作為現代化的快速交通工具,對節省時間,提升效率能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
當然也有不少企業和單位把目光投向國外,想購買國外品牌的政務機或公務機,可問題是這些企業和單位都掌握著相當重要的國民經濟方麵重要數據和資料,加之國外品牌的公務機或政務機的數據資料,特彆是通信頻率都是在外國製造商哪裡備份的,一旦發生特殊情況很難保證自身的東西不被泄露,因此即便有買國外飛機的心,也沒有那個膽量去嘗試,就隻能就這麼拖著。
而現場就有不少人為那些單位或企業就這方麵做過可行性報告的,因此他們很清楚這其中的價值究竟有多大。
連上層大領導都能安心乘坐的飛機,其他單位或企業自然就沒什麼可顧忌的,不但可以安心購買,而且還能有一份不小的麵子。
更重要的是他們這些牽線搭橋的人能少了自己的一份好處?
都是幾個億的大單子,稍微露出個0.1%都夠他們這些後半輩子安心養老了。
因此不但那位海軍首長一臉期待,就是現場其他人同樣目光灼灼,唯有綴在最後麵的黃峰是臉色愈發的難看,然後再看看身邊那幾個依舊七個不服、八個不憤的幾位核心技術領導,心中更是無奈。
這幾個貨腦袋被飛機膀子給刮了嗎?人家中國騰飛明顯再用自己的產品廣結統一戰線難道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