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滑躍起飛一樣不差(1 / 2)

事實也的確如此,因為湯莉莉很快控製著遙控器在屏幕上打出另一串性能數據,並用激光筆點在其上介紹道:“我們的FC—23重型艦載機空重為1420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30890公斤,由於最大起飛重量超過30000公斤,因此FC—23屬於典型的重型戰鬥機。

整體的質量情況與美國的早期F—15差不多,略大於美國海軍最新的F—18E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但在尺寸上卻比這兩款戰鬥機更小,當然相較於俄製的蘇—33艦載戰鬥機更是在尺寸上縮小了20%。

因此如果按照一艘排水量6萬噸的中型航母配置艦載機的話,類似蘇—33這種由陸基重型戰鬥機改裝而來的艦載機隻能裝備24架,若使用FC—23重型艦載機的話,裝備數量將擴充到36架,緊急情況下甚至可以進一步提升到48架,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航空作戰旅,可以極大的提升艦載航空兵的作戰效能和多任務執行能力……”

“湯莉莉同誌,請稍等一下……”

就在湯莉莉準備繼續介紹FC—23重型艦載機的基本情況是,中評專家組的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專家突然出言打斷了湯莉莉,隨後與周圍的幾位專家交換了下意見,這才重新抬起頭看向湯莉莉,開口詢問道:“具體的指標我們大致已經了解的,不過想必你也應該知道,艦載戰鬥機不同於陸基戰鬥機,自身有著嚴苛要求的,具體的細節方麵我就不贅述了,現在我們就想知道一個問題,你們的FC—23在滑躍式起飛狀態下如何處理油、彈比例的。”

在起初麵對FC—23重型艦載戰鬥機在隱身和基礎數據的驚歎後,中評專家組的專家們也逐漸進入到自己的角色,相關的基礎數據對於這些在航空業內混跡多年的老專家們來說意義並不大。

就如同那些真正的汽車改裝大佬們一樣,紙麵上的數據對他們來說沒有多大的吸引力,讓他們癡迷的是實際應用中手裡家夥的爆發力。

中評專家組的專家們便是這類老鳥中的老鳥,因此在短暫的驚歎後,他們也逐漸找回自己的節奏,開始就一些實際的問題向湯莉莉發出質詢。

隻是讓在場的眾人沒想到的是,中評專家組第一個問題就這麼刁鑽,要知道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東北航空工業集團和成功航空工業集團一直刻意回避的問題。

沒辦法,無論是殲—10J還是殲—11改,麵對瓦良格號上那14°的滑躍起飛甲板都無法做到滿油滿彈起飛,因此兩款備選機型的紙麵數據在瓦良格號航母上幾乎被打了對折。

這就導致原本亮眼的性能變得十分難看,正因為如此,兩個航空工業集團若是麵對這個問題都會選擇打太極或者顧左右而言他,總而言之不可能正麵回答專家組。

當然了,專家組也不會太過為難,畢竟庫茲涅佐夫級航母最大的短板就是滑躍起飛體製,相較於可以滿油滿彈的彈射起飛在戰鬥力上差得不是一星半點兒,若非如此,蘇聯也不可能在兩艘庫茲涅佐夫級航母之後,上馬能夠彈射起飛的烏裡揚諾夫斯克級航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