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無論是日本航空產業罵騰飛集團傻,還是騰飛集團罵日本航空產業蠢,在人家美國航空巨頭麵前都是上不了台麵的小赤佬。
尤其是日本航空產業,自以為得到航發領域的關鍵製造技術,就能夠進威脅美國航發巨頭進而獲得美國相關部門在日本發展航空製造業的時候作出妥協;退可以為美國做全方位配套,把自己更加深入的嵌入到美國航空製造大產業鏈中,把美國爸爸伺候得無話可說。
日本航空產業想的到是很好,覺得除了這兩條路,美國彆無選擇,沒想到的是美國不但找到了第三條路,而且走的那叫一個橫衝直撞,霸氣的不要不要的。
而這條路不是旁的,就是明搶!
日本不是有航發領域的關鍵製造技術嘛?那就趕緊從日本的所有人哪裡出來吧,進入美國爸爸的懷抱,美國爸爸胸膛寬闊溫暖,還有安全感,過來的日本小企業用了都說好。
啥?死活不過來?
那要不要東京地檢署請你們去喝茶?放心,那地方一般都是站著進去橫著出來,保證讓人終身難忘。
日本的小細胳膊小細腿,怎麼能跟美國爸爸掰手腕兒?也不看看駐日美軍是乾啥的,所以美國巨頭們一耍橫,日本就得跟小媳婦一樣,乖乖的予取予求。
於是不少獲得航發領域關鍵製造技術的日本企業轉眼就送三菱、住友、三井等日係財團中剝離出去,被來自華爾街的美係財團所接管。
小林化學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上一任的社長死命不從,拒絕美資的介入,結果東京地檢署一個突襲,上任社長便被請去喝茶,然後……然後……然後就是機基步長迅速上位,小林化學78%的股份被摩根士丹利旗下的對衝基金以超越市場預期的底價收購,至此小林化學從一家純日資企業變成了如假包換的美資企業。
連企業都成為美資的,所屬的技術也就順理成章的被美國人拿去,至此日本航空產業界便出現這麼一幕吊詭的現象,明明是日本土地上的企業,用的也是日本的技術人員和工人,可無論是技術還是產品,想要應用在日本主導的MRJ支線客機項目中去,居然日本人自己說了不算,需要得到美方的點頭同意才行。
這讓日本不少有識之士是即憤慨又恥辱,於是一係列亞洲人要團結,驅逐美國鬼畜,日本要從過去的向西看轉變到現在的向東看等等言論便在日本國內流行開來。
隻不過這些隔靴搔癢的言論對美國爸爸而言連屁都不是,正所謂槍杆子裡麵出政權,有能耐日本的嘴炮先把駐日美軍轟成渣渣再說,不然瞎嗶嗶到死也沒啥卵用!
所以美國航空巨頭們理都懶得理日本國內的狗屁言論,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中國的騰飛集團,自然是想著複製下日本的模式,也把騰飛集團這個具備航發領域關鍵製造技術的企業收入自己的後宮。
問題是中國畢竟不是日本,美國可以瞥一眼日本來一句:“你愁啥?”日本除了畢恭畢敬的回一句:“我瞅你像我爸爸!”外也不敢說彆的。
美國要是跟中國這麼說,必然是毫不客氣懟回去:“瞅你咋地?”
然後……
所以剛正麵美國人還是有些忌憚的,畢竟在以前又不是沒吃過剛正麵的虧,既然如此,就隻能迂回了,反正中國為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熬了這麼多年,黑頭發都談成了白頭發,那就在加加碼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