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十四章 自動化設備(1 / 2)

儘管心裡對莊建業這種明貶實褒的新套路是各種的腹誹,但也的的確確是被震驚到了。

要知道前不久盧卡斯克綜合體準備拿來推銷的飛行員頭盔重量可是超過了2.5公斤,並且根據選裝的設備不同,重量還會提高,最高的頂配版本,號稱可以用眼神殺死敵機的全新一代飛行員頭盔重量更是高達2.84公斤。

當時老牟帶上去就跟頂一個鐵疙瘩沒啥區彆。

問題是,這麼重的玩意裡麵的設備並沒有盧卡斯克綜合體宣揚的那樣,真的具備指哪兒打哪兒的,頂多就是比原版的蘇—27戰鬥機所使用的飛行員頭盔提高些許的識彆精度,使得配屬R—73空空格鬥彈的命中概率提高了幾個百分點而已。

至於盧卡斯克綜合體宣揚的顛覆性的能力,老牟是半點兒沒發現不說,頂著2.84公斤的頭盔飛了十來分鐘差點沒把脖子給累斷嘍。

性能沒怎麼提升,卻讓重量成倍提高,由此可見盧卡斯克綜合體在材料、微電子以及係統集成方麵已經明顯跟不上時代了。

與之相比,騰飛集團的“狙擊手”頭盔完全是另一個位麵的存在,老牟雖然之前隔著比較遠,但也看得明白,“狙擊手”頭盔相較於一般的飛行員頭盔集成了不少飛行要素上的東西。

因此已經遠遠超過單純的目標指示,而是朝著多功能綜合顯示方麵發展。

但就這一點,就把盧卡斯克綜合體的同類產品甩了十萬八千裡。

正因為如此,老牟覺得這樣的頭盔重一點無妨,畢竟集成了那麼多的東西,俄國人提高些許精度就把頭盔的重量弄得飛起,自家的東西中嵌入的更多,造成重量超標也屬正常。

畢竟是一款試驗性頭盔,距離正式定型還有不少的路要走,最起碼也得有個提高的空間吧。

所以老牟上前體驗時都已經在心裡放寬對“狙擊手”飛行員頭盔的評判標準,哪怕高達10公斤,隻要顯示的性能優異,整個視覺模式、目標顯示等基本情況符合未來戰術發展方向,那他老牟就會舉雙手支持,畢竟代表未來的東西是可以迅速現階段有些瑕疵的。

結果老牟將“狙擊手”飛行員頭盔拿到手裡後這才發現,不但比盧卡斯克綜合體的產品重量低多了,更比自己預想的最好結果還要好。

不過2.05千克,集成了那麼多東西,還能保持在這個重量水平上,很明顯騰飛集團在這方麵下了大功夫。

於是老牟完全無視莊建業全新的裝13套路,舉著頭盔問道:“你們是怎麼做到的?”

“說來慚愧,本來我們想用凱夫拉作為頭盔的主材的,可惜這種材料重量實在大了點,沒辦法我們就隻能采用T800碳纖維複合材料作為主材,使得整個頭盔在不假裝其他電子設備的情況下重量控製在0.64千克。”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莊建業這話剛說完,還沒等老牟說話,另一側的軍事科學院的領導便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似的:“T800碳纖維無論是材質還是特性的確是輕量化飛行頭盔的立項材料,問題是以這種頭盔的用量,想控製在0.64千克……”

說著這位軍事科學院的領導再次搖頭:“根本不可能。”

“我說老韋,事實就擺在眼前了,怎麼就不可能?”不等莊建業說話,老牟不乾了,手裡頭盔重量幾何他心裡比誰都有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