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騰飛我的航空時代最新章節!
有了立項,就等於是納入國家層麵的研發計劃,經費、材料、資源就有了保障,這種減輕騰飛集團研發經費的事兒,莊建業曆來是舉雙手讚成,於是對d—30—z係列渦輪軸發動機的項目由原來的的佛係變為積極。
在小錢錢的激勵,自然要努力一些了。
不過備用動力如何定位,怎麼操作,國內的輕型多用途軍\民兩用直升機研製項目組還有些迷茫,彆說是他們,就是支持研製項目組的部委和部隊方麵也不知道具體怎麼操作,沒辦法,大家都是開天辟地頭一次。
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吧,結果剛弄出章程,就被幾個航空發動機生產廠給按下去了,原因很簡單,國外幾大航空發動機生產巨頭彼此之間的競爭人腦袋都快打出狗腦袋了,一個個恨不得把對方給掐死。
這一套要是搬回國內,啥意思?想搞窩裡鬥?
如今的產業布局是老一輩航空人根據國內實際情況製定的最優解,每一家都是花大力氣弄出來的,難道就這麼眼睜睜看著垮掉?國家花了那麼多資金就這麼打水漂?
更有人提出,要是引進國外的競爭模式,萬一哪一天發生戰爭怎麼辦?要知道他們這些航發生產廠可都是有戰備體製的,全都沒了,誰來保證未來的戰爭勝利?
一個個說的是慷慨激昂,拳拳赤城,實際上剝開表麵的光鮮亮麗,表達的就是一句話,那就是不想跟騰飛集團競爭。
事實上,在騰飛航空動力推出d—46l渦輪螺旋槳發動機,並用於改裝空軍和海軍的安—26飛機時,國內的航發生產廠就隱隱有種危機感。
如今騰飛航空動力有參與到渦軸發動機的研製,這種危機感立馬變得如實質一般,紮的心坎兒生疼。
如果騰飛集團是個安分守己的企業也就罷了,偏偏又是個路數非常野的存在,如果上級放開航發方麵的競爭,以如今幾個航發廠冷了怕凍著,累了怕餓著的嬌貴模樣,怎麼去跟一路拚殺過來的騰飛集團對抗?
估計一個照麵就得被打的七零八落。
都是吃這口飯的,誰也不想把飯碗給砸了。
所以上級提出的意見剛小範圍公布就遭到這些廠的反對,甚至不少老同誌也覺得上級這一步邁的有些大,還是需要加強其他廠的技術實力再慢慢開放的好。
當然這些老成持重的航空界元老對騰飛集團的作用還是給予肯定的,認為騰飛集團客觀上起到鞭策其他航空企業的作用,促進了航空航天工業的改革,今後還是需要這類企業的正向督促作用。
各界的聲音如此一致,上級對騰飛航空動力的d—30—z係列渦輪軸發動機的備用屬性就徹底的備胎化。
雖然經費與渦軸8相同,但卻把寶全部壓在渦軸8上,至於理由也很簡單,渦軸8前期采用的是法國的零配件和加工技術,與純國產的d—30—z係列渦輪軸發動機相比,可靠性與耐用性上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