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人民內部矛盾(1 / 2)

來人不能說熟悉,但莊建業也絕不陌生,《航空天地》雜誌社的副總編,向東。

說起來這個向東跟騰飛集團還有一段淵源,因為現如今騰飛集團的集團刊物《騰飛航空》,就是向東手把手幫著騰飛集團弄起來的。

可就是這麼一個跟騰飛集團頗有來往的航空界的名流,卻在騰飛集團與泰國合作後,給予騰飛集團最為嚴厲的批評。

用數十年後經典的表述就是騰飛集團事件的意見領袖,節奏黨魁,不顧安危的吹哨人。

之所以說是不顧安危,是因為他不止罵騰飛集團和總工程師林光華,矛頭更是指向集團總經理兼黨高官莊建業。

要知道前段時間莊建業剛辦了一大批人,這個時候向東把矛頭對準莊建業,著實是讓不少人捏了一把汗,生怕這位口無遮攔的知名航空媒體人被莊建業不管不顧的給弄得名聲掃地,生不如死。

於是一些與向東關係密切,且與莊建業熟知的兄弟企業領導和負責人或暗示,或明說,希望莊建業彆跟向東計較,都是集團老總了,要有宰相肚子能撐船的胸懷。

就連成功廠的總經理黃峰都親自過來好幾次,希望莊建業彆計較。

被這幫人各種苦勸的莊建業心裡唯有苦笑,都把自己當什麼了,邪惡大反派,無恥大魔王?

向東雖然罵的激烈,但出發點和角度都是基於如今國內航空工業的現狀,儘管部分論點有些偏頗,可總體上還是很中肯的,畢竟國內航空工業總體來說真的很薄弱,集中力量辦大事兒的政策自然不能動搖。

關鍵是怎麼集中,如何集中,向東給出的答案是沿用六七十年代的老路子,引進機型、仿製生產、然後逐步消化,並為此列舉了國內殲擊機發展過程和MD—82的總裝項目,兩相印證得出的結論是航空工業比較特殊,需要強有力的領導,而不是亂糟糟的市場化。

而莊建業的卻是國內航空工業市場化的積極倡導者和實踐者,這倒不是說莊建業反對集中力量辦大事兒,恰恰相反,他覺得這個政策不但要保持,而且在某些方麵還要強化。

可也正因為如此,部委下屬的企業圍繞這個政策要練好自己的內功,這就要借助市場化,將企業的技術水平,管理品質,生產效率一步步提起來,而不是等著部委用那點兒可憐的生產任務糊口。

畢竟航空器在神秘,在高端那也是產品,是產品就應該推向市場,發掘客戶,在賺取利潤的同時,一步步按照客戶需求提升品質,這樣的產品才能長久,成熟,而航空企業在這個過程中自然將自身的內功修煉精純。

一旦國家或部委有什麼新項目,一聲令下,成熟可靠的技術即刻就能拿出來運用到國家主導的型號中去,而不用為了某個新型號重新攻關,另起爐灶,如此不但浪費時間更浪費金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