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七章 往死裡整(1 / 2)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最新章節!

莊建業說的沒錯,劉局長真的出名了。

第二天,已經調入省城的柏大記者便以碣石為筆名,在某內刊上刊登了題為《跟國際

接軌,我們還需要做些什麼》的評論員文章。

以上帝視角詳細闡敘述了騰飛廠此次外商巨額索賠的來龍去脈,最後得出結論,不是我

們的創彙企業不好,更不是不努力,而是國內長久以來積弊頗多的國營企業問題太多,拖累了創彙企業進一步取得優異成績的努力。

於是文章呼籲,在我們大力提倡創彙的同時,也要修煉好內功,克服國企長久以來等、靠、要的毛病,如此才能將改革推向一個新高度。

如果這篇文章如之前輿論風暴一樣,大罵騰飛廠質量問題一般,把夏皋廠罵得一無是處也就罷了,偏偏柏大記者沒這麼乾,而是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很客觀”的將這一事例當做一個典型在論述。

然後再節選外商出具的質量認證報告上的經典語句,與國內大部分企業的行為和想象作對比,找出差距的同時表明我們改革不能止步的中心思想,一下子就把整篇文章升華到改革攻堅的高度。

省裡的媒體主編和宣傳部門的領導一看,這文章立意實在太棒了,稍加修改就全文通過。

隻可惜他們隻想著這篇文章立意的深刻,卻沒在乎對夏皋廠的殺傷力,要知道拖累創彙企業,出現質量問題,等、靠、要的典型全是夏皋廠,雖然柏大記者後麵還寫了等、或者一類等代指。

問題是前綴的夏皋廠卻是實實在在的。

於是夏皋廠一下子就在各級黨政領導內部出了名,並很快傳到部委手裡,部委的幾個主要領導那叫一個氣呀。

騰飛廠的輿論風潮再鬨也沒捅到天上去,現在可好,夏皋廠直接一杆子戳到頂了,這麼多年了,部委下屬的廠子就沒被當過反麵典型,現在可好,夏皋廠創造曆史了。

部委那裡還能坐得住,很快由一位部委主要領導帶隊,連夜奔赴夏皋廠,開始對夏皋廠展開調查。

剛剛回到京城的劉局長聽到這個消息,腦袋嗡~~的一下就炸了,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消息會這麼快被登在內刊上,緊趕慢趕跑回來還想走走關係,把媒體這方麵壓下去。

哪成想人家動作比他還快,直接上了內刊。

這下他就是想捂也捂不住了,說來說去劉局長就是個普通的廳局級乾部,能量再大也摸不到天邊兒,如今到了天頂,劉局長除了束手無策,也隻能束手無策。

不過這還不算完,沒過幾天,全國各大媒體便轉發了柏大記者的內刊文章,吊詭的是正麵典型騰飛廠的字眼兒被某創彙廠所代替,但夏皋廠卻沒這個待遇,被完完整整的曝光出來。

之所以如此,很簡單,這是上級領導的批示,作為國企改革的典型文章,予以公開。

一夜之間,夏皋廠便成為落後,愚昧的代表,各種衍生出來的調查報告,批評文章簡直能把夏皋廠給壓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